金管會維護市場秩序 非分配資源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常替企業解決難題,被稱爲保險業的智囊王、點子王,也被市場視爲對金融業「最友善」的主委。(鄧博仁攝)

《臺灣銀行家》第176期 創新行動DNA 專訪金管會主委彭金隆

臺灣金融業近年來的表現可謂亮眼,營收和獲利屢創新高,金融業在臺股市值的比重僅次於半導體業。然而,十幾年來,臺灣金融產業在國內生產毛額(GDP)中的比重始終維持在6%左右。爲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直球迴應,金融業與臺灣GDP是同步成長,並非外界解讀的零成長。

彭金隆認爲,單一數據往往會誤導我們對事物的真實理解。他指出:「這個數值應拆成分母與分子來觀察,假設分子是金融業GDP,臺灣整體產業的GDP在分母,多年來這個比值都沒有太大變化。」換言之,臺灣的金融業其實是在隨着整體經濟同步成長,只是因爲缺乏超額成長,纔會給人佔比不動的錯覺。

看似賺大錢的金融業、實質產值比重卻不動,在金融產業的發展上透露出什麼訊息嗎,又或目前金融產業發展遇到了什麼問題。彭金隆進一步以臺灣與香港、新加坡的數值差異甚大爲例,他分析是因爲分母結構不同。新加坡和香港的產業型態較單純,而臺灣產業發展多元化,除了金融業,還有半導體、AI人工智慧和資通訊等科技產業,以及士農工商等傳產。

新加坡和香港的金融產業佔GDP比重大,數值自然亮眼,究其原因就在於分母構成的不同。換句話說比重若相對下降,並不代表金融業沒有成長。主委認爲,目前應該做的是我們自己跟自己比,也就是說,金融業相對於臺灣整體產業結構中,能不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探討臺灣金融市場的發展現狀時,銀行數量過多和市場競爭激烈常被視爲阻礙發展的主要問題。然而,彭金隆強調,單從銀行數量來看無法完全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過度競爭多是因爲大家都在追求相同的目標和客戶,但若每家銀行看到的市場機會不同,發展策略與客層更有專擅,銀行數量的多寡就不是重點。」他指出,臺灣市場的多元化發展,爲金融機構提供多樣化的市場定位和服務對象,每家銀行應該要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彭金隆認爲,金融市場當然有其一定的胃納,但整並應由市場自行決定,金管會的角色是市場秩序的維護者,而非資源分配者。「整並數量目前並非金管會的KPI,重點是市場機制的建置,當業者因應環境需要進行整並時,可以有一個公開透明的整並法制架構。」這一觀點無疑爲臺灣金融市場的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要讓臺灣的金融市場更加壯大,各國都有不同的策略。有人主張臺灣的金融市場應減少銀行數量,但彭金隆認爲,目前市場上雖然有多家金融機構,如果它們都能維持一定的績效與獲利,這就證明了其存在價值。並非每家銀行都需要擴展至全國甚至打國際杯,每家銀行有自己的市場定位,比如一些地方性的金融機構,專注於服務特定的客戶羣,同樣也能長期穩定運營。如此多元化市場生態其實是一種優勢,而不應簡單地以數量來評斷其好壞。

換句話說,不能僅以金融機構的數量多寡來作爲金融市場是否壯大的標準。大銀行固然有其優勢,但小的金融機構也有其靈活和專注的特點。彭金隆認爲,成功與否不僅在於規模大小,更在於呼應目標市場需求和應變外在經營環境的變化。(五之一,摘自第176期《臺灣銀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