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非遺會客廳迎來“獨門秘方”,百年技法聯合海派中醫圈粉年輕人

穴位敷貼、中醫膏方如今不僅僅受到老年朋友的關注,還"圈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今天進博會的非遺會客廳裡,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帶來的諸多"獨門秘方"就引發圍觀駐足。

百年"穴位貼敷劑製法"首亮相

穴位敷貼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爲理論依據,把藥物研成細末,用水、醋、或凝固狀油脂等,調成糊狀製成軟膏、丸劑或餅劑,再直接貼敷穴位和患處的一種無創痛療法。

穴位敷貼發端江南、興起滬上,至今已經100多年曆史。龍華醫院藥學部潘宇炯藥師現場展示了古法手工製作穴位敷貼劑,帶大家領略非遺"穴位貼敷劑製法"的百年發展歷程。該製法傳承創新至今,作爲重要載體,伴隨着各海派中醫流派學術發展,涌現了諸多造福病患的"獨門秘技",這些特色瑰寶在此次進博一併與大衆見面。

龍華醫院此次共攜帶適用於肺病科、兒科、骨傷科、心病科、腦病科的多款敷貼劑。徐氏兒科第三代傳人周昕表示,敷貼治療如今已不侷限於特定季節、特定科室,而是實現全年常態化、個性化診療服務。以細芥敷貼爲例,是該院兒科自上世紀60年代就廣泛應用的哮喘治療外用藥。該方基於徐氏兒科結合臨牀實踐,在《張氏醫通》中白芥子塗法基礎上加減製成,藥物低過敏性,患兒配合度佳,內病外治,藥物直達病所。

石氏傷科第六代傳承人、龍華醫院骨傷科夏燁醫師介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石氏傷科療法傳統特色製劑品種、劑型豐富。如三色膏等油性物質較多的膏藥,稍有不慎容易污損,造成不便。考慮到現代人生活、工作需要,聯合"穴位敷貼劑製法"能進一步優化劑型,形成"三色敷貼",更方便患者日常治療。

"養生小物件"飽含非遺養生魅力

在非遺客廳中,養生小物件也廣受關注。由龍華醫院研發的泡腳方、中藥洗髮液、養生茶飲、龍醫正氣系列香囊一字排開。正值秋冬季節交替,天氣漸冷,不少人會選擇泡腳養生。夏燁表示,足部是人體經絡匯聚的地方之一,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部穴位和反射區達到調整臟腑功能、平衡陰陽的效果。不過,夏燁建議,一是水量最好沒過腳踝,二是38至40℃爲宜,不宜過燙或過涼,時間上也以泡15至20分鐘爲佳。

龍華醫院副院長李屹表示,龍華醫院是多項國家級非遺傳承基地,非遺資源豐富,包含中醫診法、鍼灸、中醫傳統制劑方法等,場景化、生活化的體驗方式能讓更多市民近距離接觸非遺技法,領略海派中醫的診療特色和健康理念。

作者:唐聞佳

文:唐聞佳 圖:受訪方供圖 編輯:唐聞佳 責任編輯:姜澎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