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弗裡·薩克斯:世界正步入多極化後霸權時代

參考消息網6月11日報道 美國“共同夢想”網站6月6日刊登題爲《新興多極世界的危險與希望》的文章,作者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傑弗裡·薩克斯。全文摘編如下:

世界銀行5月30日發佈截至2022年的各國產出最新估計數據,提供了一個反思新地緣政治的機會。這些新數據凸顯了美國領導的世界經濟向多極世界經濟的轉變。

實力格局已發生變化

世界銀行的數據表明,西方的經濟主導地位已經不復存在。1994年,七國集團國家佔世界產出的45.3%,金磚國家佔18.9%。形勢發生了變化。金磚國家目前佔世界產出的35.2%,七國集團國家佔29.3%。

隨着世界產出的佔比發生變化,全球實力也在發生變化。以美國爲首的核心聯盟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歐盟、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1994年佔世界產出的56%,現在只佔39.5%。因此,美國的全球影響力正在減弱。最近的一個生動例子是,以美國爲首的集團2022年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時,核心聯盟以外的國家鮮有加入。因此,俄羅斯毫不費力地將其貿易轉移到了以美國爲首的聯盟以外的國家。

世界經濟正經歷一個深刻的融合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曾經在19世紀和20世紀的工業化中落後於西方的地區現在正在追回失去的時間。經濟融合實際上始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歐洲在非洲和亞洲的帝國統治走向終結。它是一波一波進行的,先是在東亞,然後是大約20年後的印度,最後是20年至40年後的非洲。

新興經濟體大力趕超

這些地區和其他一些地區的增長速度遠超西方經濟體,因爲它們有更大的“空間”,可以通過迅速提高教育水平、加強工人技能和建造現代化基礎設施來提高GDP。新興經濟體往往能夠用最先進的基礎設施趕超富裕國家,而富裕國家仍然受困於老化的基礎設施和昂貴的改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未來五年,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年均增長率將在4%左右,高收入國家的年均增長率則低於2%。

正在發生融合的不光是技能和基礎設施領域。包括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在內的許多新興經濟體還在迅速推動技術創新,無論是民用技術還是軍事技術。

中國在全球能源轉型所需的尖端技術製造方面明顯處於領先地位,包括電池、電動汽車、5G、光伏、風力渦輪機、第四代核電等。中國在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等方面的快速進步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作爲迴應,美國荒謬地宣稱中國在這些尖端技術領域存在“產能過剩”,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美國在許多領域存在嚴重的產能不足。支撐中國創新和低成本生產能力的,是巨大的研發支出及其衆多且不斷增加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勞動力。

美試圖維持“首要地位”

儘管面臨新的全球經濟現實,但美國仍然奉行“首要地位”的大戰略,也就是說,渴望成爲全世界所有地區的經濟、金融、技術和軍事主導力量。美國仍然試圖通過北約在黑海地區包圍俄羅斯來保持其在歐洲的首要地位,但俄羅斯在格魯吉亞和烏克蘭都通過軍事手段抵制了這種做法。阿拉伯世界一致呼籲承認巴勒斯坦爲聯合國成員國,美國因爲拒絕這一呼籲而失去了在中東的地位。

但全球經濟廣泛融合的趨勢意味着美國的霸權不會被中國取代。事實上,中國在世界產出中的佔比很可能在未來十年達到20%左右的峰值。世界其他地區——尤其是印度和非洲——各自在全球產出中的佔比很可能會大幅上升,隨之大幅提升的還有它們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因此,我們正在步入一個後霸權時代的多極世界。它也充滿挑戰。這可能會引發新的“大國政治悲劇”,也就是幾個核大國徒勞地爭奪霸權。這可能會導致脆弱的全球規則崩潰,比如世界貿易組織下的自由貿易。或者,可能會迎來一個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裡,大國遵循《聯合國憲章》,相互容忍、剋制甚至合作,因爲它們認識到,只有這樣的治國方略才能在覈時代維護世界安全。(編譯/葛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