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母雞也能吃好蛋!動物社會研究會陳玉敏為動物爭福利
針對臺灣蛋荒,是長久以來蛋雞產業落後與雞蛋產銷失衡導致,引起社會紛擾及民衆食不安全問題,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長期深入畜牧、蛋雞產業,推動廢除格子籠,爲母雞發聲,並蒐羅國內外論述研究,用證據說話。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指出,臺灣人口約2,300萬,母雞在養量卻高達4,500 萬(2022年底)。 圖/張皓婷攝影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指出,臺灣人口約2,300萬,母雞在養量卻高達4,500 萬(2022年底),其中約八成母雞一輩子被關在只有約莫A4紙張大小的格子籠裡,小小的籠子塞進3到4只母雞,超越世界各國人、雞比。
「當歐盟等國早已陸續於2012年開始禁用格子籠,避免母雞長期處於緊迫、免疫力低下的狀況,以及各種用藥風險,纔不會使體弱的動物成爲人畜共通傳染病的載體,增加病毒變異與傳播的風險。」陳玉敏指出,臺灣因爲飼養環境及技術落後,長期陷入「雞越養越多,污染越來越嚴重,蛋卻依舊不足,甚至還要靠進口的惡性循環。
「我們如此漠視動物的自然天性與需求,用極端剝削經濟動物的方式飼養,以爲會得到高產量又廉價的畜禽產品,但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不斷強調:人與動物的健康是一體的,我們讓動物活得如此痛苦,疾病的爆發與死亡率就很高,我們也得不到安全的畜禽產品,最後對整體產業與人類的永續是不利的。」陳玉敏表示。
動社新聞剪報。 圖/張皓婷攝影
針對蛋雞轉型友善飼養,臺灣土地是否足夠、蛋價是否飆漲等的質疑聲浪,陳玉敏表示,若依據農業部110年糧食平衡表統計,國人一年蛋類產品食用20.37公斤,每顆雞蛋以60克計算,每人每年約吃339.5顆,約一天1顆雞蛋,若全部以善待母雞的「平飼」系統飼養,只需408公頃土地,遠少於現行蛋雞場所佔800公頃的面積,土地使用完全足夠!
陳玉敏也指出,當政府轉型策略越具體明確,在產銷各個環節做好各種準備,就越能減少轉型過程的衝擊。以歐盟爲例,2012年起即全面禁止以格子籠飼養蛋雞時,市場因消費者以爲會缺蛋而產生預期性恐慌,平均價格上漲34.1%,但很快的在2013年雞蛋生產平穩,價格就回到原有水平。
而在臺灣若一味強調低廉雞蛋,強迫蛋農不能反應其飼養成本,牧場只能想方設法將成本控制在最低,以各種剝削蛋雞的方式生產,餵養品質不好的飼料,最後的結果就是蛋雞不健康、產能低落,持續拖垮蛋雞產業,重複發生缺蛋危機。
動物福利不能規避
動物福利的倡議與推動,需結合政府與學術、產業力量,同時不斷從各角度進行。陳玉敏解釋,如同一張桌子,透過政府政策、NGO倡導、學術支撐以及產業改變,四隻腳站穩了,就能讓產業提升與進步。
與周遭利害關係人一起攜手,是落實動社願景的一大關鍵,其中,消費端的力量更不容小覷。以籠飼雞蛋爲例,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不僅建立「友善雞蛋聯盟」和「動物福利標章」,協助蛋農開拓通路,支持蛋農轉型,更遊說企業使用非籠飼雞蛋,積極推動政府改善臺灣蛋雞的飼養條件。
作爲倡議的一部分,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在2018年與家樂福合作,建立了「非籠飼雞蛋專區」,並將店內的自制熟食產品全部轉爲「非籠飼」;此外,家樂福還制定了自2025年起全面停售籠飼雞蛋的政策,以確保對人類和動物的健康安全負責,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我們不去做這些事情的更動,就不可能往前走,我們邀請像家樂福這樣的商業力量,一起讓消費端的力量進來,讓公衆力量進來,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科學研究證實,動物福利絕對不只是道德訴求,當動物承受各種不當對待、緊迫折磨,絕對會影響畜禽產品品質,因此從消費端着手,不只讓一般民衆關注議題,更是讓人們學會替自己的健康把關。
陳玉敏指出,人與動物的健康是一體的,我們讓動物活得如此痛苦,疾病的爆發與死亡率就很高。 圖/張皓婷攝影
站在對立面的倡議漫長路程
同樣,動社也長期關注其它動物議題,其中賽神豬祭祀是歷史悠久的信仰民俗,把豬養得肥大以敬神、祈福,然而神豬在飼養過程中,往往爲了增重而被限制行動並強迫灌食,除了無法正常站立及行走,內臟也因此扭曲肥大,骨骼軀幹完全變形。
爲了呼籲停止不人道的神豬飼養,動社歷經了多年的漫漫長路。陳玉敏表示,動社曾製作一頭插滿了鮮花的「花神豬」,要獻給清水祖師廟的祖師爺,卻被廟方認爲是挑釁行爲,將他們憤怒趕出。
「我們當時只是想表達,虔誠祭祀這件事不應變成一種殘虐他者生命的金錢遊戲,虔誠的敬意勝過一切。」陳玉敏說明,20年來動社雖遭遇重重障礙,但一步一步都在慢慢改變,例如今年新竹北埔鄉公所舉辦的創意神豬比賽,由鄉長髮想的「賽神豬撲滿」活動,融合現代化元素,顯現出鄉民與時俱進的精神。
爲了呼籲停止不人道的神豬飼養,動社歷經了多年的漫漫長路。 圖/張皓婷攝影
「挑戰許多既存的利益與不當的剝削結構,一開始一定免不了要站在對立面,當我們提出一個異議者的聲音後,同時也要面對社會的挑戰跟對話,但我覺得社會的進展永遠都是這樣,必需要有人針對不當的事情提出質疑發聲。」挑戰社會根深蒂固、難以撼動的結構,雖恐遭受噓聲嘲諷,卻也喚醒許多人的思考與支持,成爲推動社會前進的必要途徑。
正如面臨一堵巨大高牆,動社不得不先敲磚,打破既有構造,並進而與所有利害關係者一起建構一個更好的系統。陳玉敏強調,動社的角色從來不會盲目敲磚,面對公共議題,需要提出紮實的研究、論理分析、負責任的建言,才能以理據與說服與大衆對話。
調適自己才能改變
投入動保這一路走來,歷經艱辛,推動改善動物處境時,陳玉敏也親眼見證無數不堪入目、難以忍受的畫面,還因此生了一場大病。1998年,陳玉敏從人道屠宰開始,調查了全臺灣公立肉品市場,目睹屠宰牛豬等殘酷恐怖的畫面,成爲她當時揮不去的夢魘。
「調查豬被屠宰的時候,屠宰者把豬的後腳用鐵鏈綁住,讓豬慢慢升到半空中去,任期在空中哀嚎扭曲擺盪,直到擺盪到屠宰者面前,在直接割喉放血,而牛則被用鐵絲穿鼻,再用粗麻繩控制牛的行動,接着拿斧頭直接往牛的頭劈下去。」
陳玉敏回憶,慘不忍睹的屠宰畫面,令她難以忍受,認爲動物用牠們一生去供養人們肉、蛋、奶,人們實在不應該連基本的尊重善待都沒有。
「屠宰牛的事情,讓我生了一場大病,我無法入睡,每天都很焦慮爲何無法立即改變此事。但後來只能與自己對話,如果我無法調適好自己,我要怎麼去改變這件事。因爲有動物受苦,所以我必須更堅定爲改善動物處境努力。」陳玉敏化悲憤爲力量,找來英國最頂尖的科學家,他們專門研究如何讓經濟動物「好走」,提出科學研究讓產業知道,不人道屠宰動物,對肉品品質的影響。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怎麼去克服人們無法尊重善待動物,用殘忍的方式剝削動物,我的信念是,生命沒有不一樣,人們想要趨樂避苦,動物也和我們一樣。」面對動物保護及動物福利議題,陳玉敏強調,感性和理性的平衡非常重要,兩者相輔相成,才能促進人們對動物的尊重、理解、參與和支持。
面對動物保護及動物福利議題,陳玉敏強調,感性和理性的平衡非常重要,兩者相輔相成,才能促進人們對動物的尊重、理解、參與和支持。 圖/張皓婷攝影
延伸閱讀
>> 別吃血汗雞蛋-貨架上「保障雞權」的臺灣蛋農!
>> 別吃血汗雞蛋-瑞士最嚴養雞標準,保障「雞權」
Take action!加入《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