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高質量發展看山西:山西大學,讓非遺傳承火在大學校園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山西大學淵智園中,同學們齊聲誦讀久經積澱的太極拳口訣要義,在一招一式中盡顯以靜制動的魅力,詮釋以柔克剛的靈氣。

“真是神仙老師神仙課!”老師在課上表演翎子功、水袖功等各種絕活的畫面被大量轉載圈粉600萬人次,山西大學晉劇鑑賞通識課一時間成了“別人家的網紅課”,網友紛紛表達豔羨之情。

火熱進行的“非遺正青春”校園演說大賽,運動會上威武風生的龍獅表演,衣着大褂、手搖摺扇的相聲社團,非遺傳承人指導下的傳統拓印技術體驗……

在山西大學校園,當青春遇上非遺,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非遺文化浸潤校園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所綜合性大學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研究和傳承是高校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要指示的生動落實。”正如校黨委書記王仰麟在山西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成立儀式上的講話所述,學校致力於打造集非遺保護、傳承、研究和利用於一體的校園文化,藉助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引導大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家國情懷和正確的價值觀,讓非遺文化火在大學校園。

在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展廳,300餘件由來自山西省的50名剪紙、布藝、刺繡、草編、結繩、堆綾等專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所創作的作品吸引了衆多師生前來觀賞。師生們被色彩豔麗的作品所吸引,剪紙、布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生動鮮活地躍然於展示牆上。同學們駐足於非遺作品前,或觀賞實物,或聆聽講解,或交流觀感,通過各種方式,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初民學院2022級本科生牛菲感慨道:“每一張剪紙作品都是一段故事,一幅畫,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非遺傳承大師們憑藉着巧妙的手藝和無盡的創意,將普通的紙張轉化爲驚豔的藝術品。這些精緻細膩的非遺作品不僅展示了藝術家們的技藝,更反映了中國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和歷史,我爲燦爛的中華文明而自豪。”

這樣高品質的作品展設在校園內,讓師生可以近距離地體驗瞭解非遺文化。物理電子工程學院學生白雨梵的專業是電子信息,她平時與藝術的交集不多,之前對剪紙的瞭解僅僅侷限於過新年時窗戶上的樣式,展品中剪紙的多樣元素讓她眼前一亮:“原來剪紙的形式是多樣的,古老文化的藝術魅力呼之欲出,非遺文化入校園,讓我更深入地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作品中有將剪紙融入布藝的新嘗試,有利用皮革與刺繡進行深度結合的時尚作品,呈現出了與時俱進、迸發新生命的活力。“看到了展覽中的許多創新元素,我意識到非遺藝術在時代改變下要不斷創新與突破,傳統文化才得以穿過時間長河以這樣的形式與我們對望。”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胡文慧有着這樣的感悟。

除此之外,學校近年來還舉辦了數十場面向全校師生的文化藝術展覽,讓學生在參觀展覽中用心去感受藝術作品,感受其帶來的情感共鳴或衝擊。有“瓷韻九曲——新時代中原名瓷精品展”“黃河流域巡展”“國色丹青中國畫山西教育名家作品邀請展”還有“表裡山河晉印象國際版畫精品展”“縱橫仟墨—趙社英書法藝術展巡展”等等,在一場場展覽中,師生深切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能更好地在學校普及傳承。

山西大學是文旅部最早進行非遺研培的院校之一,培訓與展覽依託山西大學獲批的古代壁畫山西省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基地。非遺培訓與作品展讓在校學生可以近距離了解非遺傳承的故事,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生記者原紫璐和朱福平是在採訪中和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統工藝”代表性傳承人楊秀玲相識的。這位61歲奶奶多年來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故事讓她們收穫頗多:“在聽非遺傳承人講述故事時,我感受到了非遺傳承人對於技藝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不斷精進,我想正是他們的這種熱愛賦予了這些作品生命。我們在深入瞭解歷史文化、傳統技藝時,也增強了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考古文博學院,一場“承古拓今——走近傳拓技術”的活動正在舉行。同學們在太原市非遺傳承人龍真指導下體驗傳統拓印技術。龍真邊講解邊指導,從拓印種類講起,用專業工具展示溼拓與幹拓區別。他時不時走下講臺,幫助體驗者解決拓印不平、宣紙破裂、墨色過重等問題。棕刷、墨包、噴壺……大家每人1份材料,與非遺傳承人零距離交流,感受非遺靈韻中的手藝與匠心,以指尖觸碰歷史的溫度,用心靈感受文化的力量,待宣紙晾乾後揭下,一份非遺作品完成。

校園裡這樣的非遺技藝體驗活動還有很多,“掐絲塑山河,盛世繪華章”活動中,同學們親手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的傳統美術類項目——掐絲琺琅畫。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精雕細琢,每一位同學都擁有了自己的掐絲琺琅畫,雖形態各異,卻都栩栩如生。同學們表示在此次活動中不僅提升了審美能力,陶冶了生活情趣,更感受到了掐絲琺琅畫的獨特之美,對美術中古典工藝的現代傳承有了更爲深刻的理解,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有了更強的責任感。

豐富多彩的活動,拉近了青年學子與非遺文化的距離,他們沉浸式地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魅力,他們探索傳統技藝,發現非遺之美,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念在心底越扎越牢。

非遺之花悄然綻放

校園裡,老師成爲非遺傳播的“點燈人”,打造立體的“沉浸式”非遺教學與實踐空間,非遺之美在青年學子心中悄然綻放。學校依託晉劇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古代壁畫、山西民間舞、形意拳和射藝等山西省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基地和相關課程,引導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精神內涵,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一聲梆子傳承千年,一股深情貫穿古今。山西大學音樂廳內,一陣鑼鼓琴瑟,身着蟒服、頭戴裝飾有紅絨球盔帽的唐王與皇后粉墨登場,他們和着嗩吶咿咿呀呀地念詞唱曲,引得臺下觀衆紛紛叫好,掌聲不斷。這是學校“祝福祖國”百花獎美育作品展演《打金枝·坐宮》晉劇選段的一場演出。

晉劇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中華藝術瑰寶,豐富校園生活,保護國家傳統劇目的號召下,山西大學獲批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晉劇藝術傳承人王愛愛等多位晉劇藝術家受聘爲基地的客座教授。引入名家爲學生授課,帶動青年學子近距離感受中華藝術瑰寶,關注傳統文化發展,在網上走紅的晉劇鑑賞通識課正是以此基地爲依託開展起來的。“我們得以近距離觸摸精美的戲袍和道具,甚至可以親身感受不同行當的絕活兒,原本具有距離感的東西突然跨越時空觸手可及,這是一種非常神奇的體驗。”董宇欣同學說道。

山西作爲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風水寶地,有着200多種民間舞蹈,其中晉中左權小花戲、晉北踢鼓秧歌、晉南花鼓等代表性的非遺舞蹈流傳千年,形成鮮明的藝術風格。怎麼能使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專業的角度被保護和傳承下去?山西大學“山西民間舞”課程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從醞釀到初具雛形再到精心打磨,結合山西非遺舞蹈特色,總結提煉出系統化的民間舞理論,將山西非遺舞蹈獨特的動作元素提煉整合爲具有訓練價值的組合動作,最終成爲國家級一流課程,在多所高校舞蹈專業中推廣使用。

專業課之外,山西大學還設有內容涵蓋文史哲經典與文化傳承、藝術創作與審美體驗等內容的通識課百餘門。這些課程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基本的人文修養、思想視野和精神感悟。

2011年形意拳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山西大學獲批山西省“形意拳”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基地,在基地裡,常常可以看到青年學子們一遍遍練習拳法的身影,出拳、踢腿、後撤、前進,一招一式間盡顯功底。形意拳傳人、青年學子們習練形意拳,高校教師們以研促學、研討形意理論,規劃形意武術發展,創新形意文化品牌。市級非遺傳承人宋式形意拳嫡傳宋寶貴是基地的客座教授,基地內還常常可見太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王連恆、晉源區傳承人程建華等非遺傳人的身影,他們經常與師生進行技法原理、歷史探源和文化傳承等內容的交流研討,引導學生強身健體,激揚精神。學生在歷年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全國傳統武術比賽、全國高等院校健身氣功比賽、全國大學生拳擊錦標賽、山西省學生武術錦標賽中,成績斐然,斬獲金牌一百多枚,並蟬聯山西省大學生體院組團體冠軍。

射藝在君子六藝之中佔有重要地位,爲中華民族固有之弓箭文化體系,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山西大學射藝項目成爲山西省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學校對於射藝項目的傳承秉持“德禮兼蓄,藝體並重”的理念,立足挖掘與整理古代文獻典籍,復原和創編了部分古代鄉射禮及中華傳統箭陣的表演。通過體育課程、體育社團、校隊三個層面,對射藝項目進行文化傳承,不斷擴大中華傳統射藝的參與度和影響力。自2017年起連續多年在山西高平炎帝陵祭祖、全運冠軍走進高平、炎帝故里元宵節表演、太原圖書館世界讀書日、中國高平后羿杯全國射箭挑戰賽開幕式、首屆艾斯弈體育賽事博覽會、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推廣活動等舞臺上展示中華射藝文化,創編了首套適合中小學生特點的中華傳統弓箭操,爲更多青少年參與射藝項目的傳承提供了新的路徑。

長拳、南拳、劈掛拳,刀槍劍棍、軟器械輪、射藝表演番登場,在山西大學學生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長槍翻飛,短棍衝砸,運動員們一舉一動,彰顯武者風采,一招一式,盡展傳統武術文化魅力。項目中不乏太極拳、形意拳、易筋經、五禽戲、少林拳、健身氣功、八段錦等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武術。法學院吳雨涵在一旁看得熱血沸騰:“我藉此認識瞭解傳統體育的衆多門類,民族傳統體育不只是一種運動形式,更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着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我爲他們而感到驕傲。”青年學子在競技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加深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認同感。

非遺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脈,更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精髓。從課堂到課外,從研學到傳承,青年學子在觸摸中華傳統文化脈絡,領略先人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中,肩負起弘揚民族精神的大任。

非遺種子落地生根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需要充盈的時代氣息和青年的創新活力。在濃厚的非遺校園文化氛圍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豪感,猶如一顆種子在青年學子的心底慢慢生根發芽,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成爲非遺文化薪火相傳的重要力量。

廣靈剪紙、孝義皮影、聞喜花饃等非遺項目,融匯傳統與創新內容,嵌入戲曲、舞蹈、舞獅等多種元素,輪番登臺呈現……2023山西省大學生“非遺正青春”校園演說大賽在山西大學舉辦,山西省22所高校的220餘名選手共述非遺,在保護與發展中煥發非遺光彩。在此之前,山西大學舉辦了校級比賽,特別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等專家擔任評委進行指導,提升同學們對非遺講述、非遺演繹的能力。同學們有的通過以剪窗花爲線索講述奶奶和孫女之間的親情故事,有的在現場展示剪紙技藝,有的通過故事演繹出非遺傳承的困境並點出守護傳承的重要性。青年學子們梳理非遺項目發展歷史脈絡,講述傳承非遺故事,推介非遺技藝與文化內涵,迸發非遺傳承新活力,探索非遺保護傳承新實踐,展現出青年和非遺碰撞出的風采:“我們要勇於承擔責任,肩負弘揚非遺文化的使命,不讓明珠蒙塵,將成就留給歷史,把輝煌帶給未來。”

非遺傳承就像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需要一代代人之間歷久彌新地接過對方手裡的接力棒,無止境地堅守下去,創造出屬於傳統文化富有生機活力的未來。

中國是舞龍、舞獅活動的起源地,2006年舞龍與舞獅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山西大學運動會上,龍獅隊的出場總是伴着同學們的歡呼聲和熱烈掌聲。步走麒麟,腳踩八卦,同學們扮演的小獅子撲躍登高,輾轉騰挪,待獅羣散開,蛟龍昂首,龍騰四海,成爲運動場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2021年學校的龍獅社團成爲山西省第一家龍獅社團,由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學生自發成立。成員各有所長,有的學過詠春拳,有的學過陳氏太極,還有人學過螳螂拳、形意拳等。“大家自幼都看着舞龍與舞獅長大,心中對龍獅運動早已充滿了嚮往”,“龍頭”扮演者馬佳馨講道:“大家想通過舞龍舞獅的表演,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愛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其發揚光大。”

在山西大學,像這樣由熱愛非遺文化的青年學子自發組成的社團還有很多。現有民俗與非遺學社、傳統手工藝製作社、相聲社團、晉劇傳承社、挽弓社、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協會等傳統文化類社團十餘個。

一張桌、一把椅、一折紙扇、一身大褂,笑博園相聲俱樂部的成員陸續登場,由《衆口難調》改編的傳統相聲,聚焦觀衆多樣化需求,搭檔配合展現深厚臺詞功底。《數來寶》快板打拍,說唱引經據典,《黃鶴樓》借鑑京劇唱段,點燃全場熱潮,贏得滿堂喝彩。數學科學學院統計學專業王孟濤很小就對相聲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感興趣,在對非遺的推廣傳承中,他最有感觸的是:“大多數人對相聲等非遺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形式和表面,相聲不僅僅有說學逗唱,有真情實意,有處事之理,更有深深的文化根基。特別希望能夠在傳承中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觀念和道德規範,讓相聲展現出永恆魅力、綻放出時代風采。”

民俗與非遺學社深入挖掘民間藝術、戲曲曲藝、手工技藝、民族服飾、民俗活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定期開展剪紙、繩結編織、臉譜繪製等普及性活動,在中華傳統佳節舉辦校園活動,傳承和普及傳統節日文化。社團還組織社員開展田野調查,對古村鎮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民間信仰等進行研究,開展學術沙龍。傳統手工藝製作社員們一起學習交流山西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內容包含剪紙、繪畫、繡花、陶藝、編織等等。在傳承技法的同時,社團還注重研究非遺技藝背後的文化內涵,用青春之力傳播非遺技藝。挽弓社學習張壁古堡少林禪弓院傳統挽弓技藝,立足山西本土,傳承山西文化,社團受邀參加第五屆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在山西體育博物館等地進行現場展演。

從鑑賞、傳播到技藝學習、作品創新,非遺的校園傳承逐步邁向創新實踐的新階段。既瞭解非遺,又創新非遺,才能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

“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一塊白布,五尺紗窗,一盞青燈,戲班子一響,光與影的照耀下,老藝人們在幕後,幕前世相百態故事娓娓道來。作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孝義皮影戲,成爲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郭昊心中最暖的記憶。他與來自美術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的幾位同學創辦了“皮影創客”。他們找到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孝義皮影第八代傳承人侯建川老師,他通過線上直播與團隊交流分享山西皮影的發展。團隊成員一起探索皮影創新性發展,收集、整理皮影相關資料,探討關於“孝義皮影”的創新,打造出皮影課堂、皮影產品等版塊,開發走進皮影、皮影地圖、皮影十二時辰等不同內容。他們設計皮影系列文創周邊產品,包括皮影風箏、鑰匙扣、盲盒等,團隊成員還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開設公衆號、小紅書、抖音、微博等宣傳矩陣,改編傳統皮影劇本,不定期將皮影傳統劇改編爲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瞭解山西孝義皮影,加入進來一起傳承保護皮影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國粹文化得到傳承。

他們以青年人的視角、青年人的方式,主動了解非遺,探尋傳統非遺如何能在新時代社會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古老藝術技藝重煥青春。

電子商務專業的劉超從小熱愛麪塑藝術,他結合所學專業成立了山西令德湖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弘揚麪塑非遺,帶動家鄉經濟建設。在麪塑的發展過程中,保存問題曾經困擾了好幾代人,作品易黴變開裂、變形褪色。學院“創業實踐營”搭建了校內多學院、校外多企業的溝通學習平臺,在多方專家的幫助下,成立了國內首創的麪塑材料研究基地。專業老師的全程指導,使創新訓練更加系統規範。《晉塑欣顏——陳面成塑,國藝中興》項目基於互聯網大環境下的非遺傳承與創新創造,吸引了多學科、多領域同學的加入。隊員們走入鄉村,挖掘文化根源;構建產品體系,搭建完整、高效的商業模式;走向市場,打造多渠道協同聯動的市場網絡……最終,項目在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得全國決賽銀獎。

用年輕人的話語講好非遺故事,山西五千年文明底蘊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產厚重多彩。紗閣戲人被列入第三批“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文學院博士研究生楊婕撰寫的《平遙紗閣戲人》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山西省保護成果叢書》第一輯。叢書由山西大學、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北嶽文藝出版社聯合推出。紗閣戲人,是集紙紮、彩繪、剪紙、雕刻、戲曲等多種藝術於一體的民間藝術。爲了深入探究紗閣戲人的歷史發展與生存境遇,在搜尋閱讀文獻資料基礎上,楊婕多次實地採訪紗閣戲人的傳承人、地方文化工作者、紙紮藝人以及當地民衆。傳承人雷旺盛告訴她:“好多紙紮花樣人們見都沒見過,我也想過弄個展覽,把這些都展出來讓人們看看,可惜因爲種種原因沒實現,還得靠你們去宣傳。”隨着採訪的不斷深入,楊婕對紗閣戲人的瞭解也愈發深刻,對平遙地方文化也有了新的認識。她記錄紗閣戲人的生成、演變與傳承脈絡,思考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並試圖爲紗閣戲人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解決之道,用所學專業知識爲精彩的山西非遺發出青春之聲。

非物質文化遺產燦若雲霞,輝耀千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有中華兒女的代代相傳而璀璨,因有青春力量的點滴匯聚而綻放。山西大學持續用非遺點亮校園文化,古老的非遺文化正在校園裡煥發出勃勃生機。

文 / 李東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