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杭立武宣佈遷臺覆校

杭立武親口所畫的「遷臺覆校」大餅其實只是一個謊言。(本報資料照片)

傳記文學第741期《山東流亡學生與澎湖從軍懸案》

大概在一九四九年六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山東省政府主席秦德純陪同教育部長杭立武在廣州一箇中學的操場上,召集流亡學生講話,所有聚集廣州的流亡學生都出席了。

杭立武站在主席臺上,秦德純站在他的右後邊,當衆宣佈要運送所有學生遷臺覆校,並說已經在臺灣設立好了校舍。但是沒有提到澎湖這個地方的名字,也沒提到一邊讀書一邊接受軍事訓練的事情。大家只聽到他親口所畫的「遷臺覆校」大餅,無不歡欣鼓舞,期盼着早日去臺灣覆校讀書,沒有學生知道,「遷臺覆校」只是一個謊言。

杭立武爲什麼隱瞞實情不說?大概怕說了會影響學生的心理。我記得當時抵達廣州的大專流亡學生和一小部分的中學生已經離開廣州到西南去了。如果我知道去澎湖當兵,也一定毫無疑問地跟着那些大學生去西南了。

我記得是在六月二十四日,濟南第一聯中的師生就整裝待發,齊集廣州的一個港口,我還特地買了兩串香蕉,帶到船上去吃。登船之前,校方發給每個學生一個紙袋,內裝三斤餅乾,四條紅糖片,作爲船上的伙食。

下午登船,船艙與甲板上都擠滿了人。大家開始用餐吃餅乾。我不但有餅乾可吃,還有香蕉佐餐,覺得很享受。

最初聽說我們搭乘的船是一艘登陸艇,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據日後國史館助修黃翔瑜所着〈山東流亡師生冤獄案的發生及處理經過(一九四九─一九五五)〉一文,當時自廣州抵達澎湖的山東流亡師生共有兩批。第一批是在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四日搭乘濟和輪於次日抵達澎湖漁翁島,入住內垵小學,包括濟南第一、第二、第三聯中及煙臺聯中共有四千餘名師生。第二批是在七月七日搭乘登陸艇一一五號抵達澎湖馬公鎮,入住馬公國民學校及澎湖防部營舍,包括濟南第四、第五聯中及昌濰臨中的流亡師生。

此外還有海岱中學的流亡學生,原於四月底搭乘華孚號貨輪至臺灣基隆,因不準上岸,遂轉赴澎湖漁翁島,但人數不多,僅數十人而已。

我搭乘的濟和輪,開出廣州港灣,乘風破浪駛行,一時覺得前程似錦,內心充滿了希望。但當船駛入大海時,風浪大作,波濤洶涌,船隻顛簸得非常厲害,很多人都暈船,嘔吐不止。我吐得更厲害,不但將胃中的餅乾和香蕉都吐出來,最後還吐綠色的胃液,痛苦之情實非筆墨可以形容。後來到了臺灣,發現香蕉更便宜,而且是主要生產與出口的農產品之一,但是我在臺灣住了十九年,沒有吃過一根香蕉和一片餅乾,實在是當年吃倒了胃口,看見就想吐。

濟和輪經過半天一夜的航行,次日下午,在一個港口靠岸了,停泊在一個碼頭,所有船上的流亡學生都上了岸。但是大家都覺得很奇怪,爲什麼臺灣這樣狹小?站在這頭的岸邊,可以清楚地看到對岸的景物。經過向居民打聽,才知道這個島是漁翁島,是澎湖列島之一,距臺灣本島坐船還有三、四個小時的航程。看到四面環海,島上一片荒涼的景象,頓時產生《水滸傳》裡登上梁山的感覺。不同處是《水滸傳》裡的英雄好漢是被逼上梁山,而山東的流亡學生則是被騙上了梁山。

不久聽說第四、第五聯中與昌濰臨中的流亡學生也抵達澎湖本島,住在馬公鎮(現已改爲市),是臺灣省澎湖縣政府和澎湖防衛司令部的所在地。(四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