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裡的一家人:以黎衝突升溫,黎巴嫩「國內流離失所者」的避難生活

國內流離失所的黎巴嫩人Zamzam在臨時收容所內與3歲半女兒Layla相擁。 圖/陳彥婷攝

黎巴嫩現場採訪、攝影/陳彥婷(獨立記者)

前言: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衝突在8月初突然爲中東局勢升溫,南部受戰火蹂躪,居民家園盡毀。外界擔心繼以哈戰事後,區域內另一場戰事一觸即發,但黎巴嫩國內問題早已迫在眉睫,獨立記者陳彥婷走訪黎巴嫩,透過與流離失所的家庭、官員對話,看看這場衝突背後揭示的社會問題。

現場一片頹垣敗瓦,坐駕幾乎全毀,是Intisar劫後餘生後看到的畫面。今年5月某日晚上9點半,居住在黎巴嫩南部的Intisar al Mahmoud一家在睡夢中被吵醒,她的房子附近被以軍砲火擊中。「我的車當場彈飛到門上,因爲砲火的衝擊力巨大,整輛車都撞在牆上。幸而沒有撞入屋內,否則我們都會死。」

那所公寓現在只剩下破爛的外牆,「那邊有一棵樹,都彈飛到屋內,是車的殘骸救了我們一命。」她與家人留院三天,幸而送醫後都無生命危險。雖然距離事發一段日子,但飛射的窗框碎片劃破Intisar的臉,談到該次襲擊,她仍猶有餘悸,臉上的疤痕同樣明顯。「這邊甚麼都沒有,他們(以軍)只是想炸燬房子,他們認爲我們都是間諜。」

Intisar站在屋前被毀的地方。 圖/陳彥婷攝

Intisar所住的Marjayoun距離以色列邊境約11公里,但越走近邊境,殃及的便不止房子。自去年10月至今,因反擊以色列在加薩開戰,黎巴嫩武裝組織真主黨(Hezbollah)亦與以軍頻繁交火,衝突至8月下旬已造成黎巴嫩逾500人死亡,其中近百人爲平民。以色列有22名軍人死亡24名平民被殺,包括早前在戈蘭高地被火箭炮擊中喪生的12名阿拉伯裔青少年,隨之而觸發一系列報復行動,以軍分別在7月底於貝魯特殺死一名真主黨高層舒克爾(Muhsin/Fuad Shukr),與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成功暗殺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Ismail Haniyeh),令中東地域關係升溫。

▌延伸閱讀:〈從難民到政治之巔:巴勒斯坦前總理哈尼亞,哈瑪斯的「非典型」領袖〉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其後多次向以色列人民表示,以色列有軍事能力抵禦外敵,「以色列會讓侵犯者,不論任何背景,付上沉重代價。」但重申未來的日子將極具挑戰。真主黨領導人納斯拿拉(Hassan Nasrallah)則說,刺殺行爲不能視爲普通襲擊,聲言會以「強」且「有效」報復行動來回應,又指有可能與伊朗或其分支聯手。真主黨在刺殺事件過了差不多一個月後,終在週日大規模地向以方發射火箭砲與無人機還擊,以軍亦隨即擊落砲彈,以色列近邊境上空火光熊熊,真主黨聲稱攻擊雖被阻截,但仍向以方發射350枚火箭砲與無人機,一名以軍士兵被殺,真主黨表示「首階段」行動已完結。

BBC記者Nafiseh Kohnavard引述中東與西方官員透露,第二輪襲擊可能會由另一國家發起,令不少目光轉到伊朗身上。伊朗在什葉派聖地城市庫姆(Qom),一所清真寺升起代表不公義的紅色旗幟,雖然西方國家嘗試要求多方剋制,但新任伊朗總統佩澤施基安(Masoud Pezeshkian)否決提案,指報復是「一個停止罪行、侵犯行爲的解決方法。」

刺殺事件至今已經接近4星期,但伊朗方面仍未作出具體迴應,有分析指出新政府纔剛上場,難免較預期費時,再加上德黑蘭正權衡輕重,一方面要報仇雪恥,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行動擴展成區域戰爭,另亦指出加薩的停火協議是一大關鍵。

碎片劃破Intisar的臉,疤痕清晰可見。 圖/陳彥婷攝

▌在故鄉流離失所

以黎邊境交火,以方官方表示已造成8萬以色列人流離失所,根據聯合國資料,黎巴嫩有超過10萬人要離開邊境,如Sour、Bent Jbeil、Marjaayoun等南部地區。近90%的難民分佈在全國3個地區,南部的泰爾(Tyre)地區便有2.7萬名國內流離失所者難民。臨時要應對突如其來的人口,政府把這間學校改建成臨時收容所,但爲了平衡接收流離失所的平民,與區內幼童上課不受阻,便把學校空間一分爲二。一層10多間教室騰空出來,一個家庭在一間教室內煮食、作息、生活,半百人如廁淋浴便需要共用廁所。

Zamzam Mustafa一家7口過去10個月便在一間教室生活,Zamzam憶起離家的那一天,她正在Bent Jbeil的家附近購置文具,爲子女開學作準備,但砲火落在頭上,孩子的開學日便在徬徨中度過。儘管Zamzam談到的影響,嘴裡都是嘮嘮叨叨,要賣掉牲口維生、擔心子女上課不穩定、影響進度等、但事實上孩子從來沒有脫離驚愕狀態,「孩子們都害怕聲音,因爲砲彈都在我們的小鎮上空飛過,有很多小孩因而頭痛,有時要服用精神科藥物。」Zamzam一臉無奈,「連大人都要吃這些藥,更何況是小朋友。」

教室內塞滿了書包,棉被,牆上掛着女孩色彩斑斕的洋裝,Zamzam一家5個孩子分別是12歲、一對11歲雙胞胎、6歲女孩,與最年輕,只有3歲半的女兒Layla,在採訪時,Layla與媽媽寸步不離。男孩在房內踢足球,一旁的母親在窗邊用瓦斯爐煮食,在沒有電力、沒有汽油的房間,室內掛着大黑板,景像相映成趣,同時展現着戰爭的諷刺。「有很多人亦沒有撤走,因爲他們知道這邊的生活環境惡劣,洗手間是共用的,又沒有電,他們會寧願留在他們的村落,就算他們知道留下來並不安全。」

泰爾地區是黎巴嫩最大的收容所,在泰爾市政府災害的辦公室,螢幕上是一項項數字,對流離失所的人分門別類,原生地在哪,是否個人或屬一個家庭等等。中心管理主任 Mortada Mhanna如數家珍,「我們現在有2.7萬名國內流離失所者,7500個家庭,6000人是年紀少於12歲的孩子。」國內流離失所者(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IDP)指的是因各種原因被迫逃離家園但仍留在母國的人,他們的身分不算難民,但仍會遇到許多困難。

在採訪時,3歲半的Layla與媽媽寸步不離。 圖/陳彥婷攝

Mhanna指,現在該地區設有5間收容所來安置平民,但問到政府如何供應平民日常生活用品、物資等,Mhanna起初笑說:「沒有迴應」,後來才揭露一切都依靠慈善團體,「我們向慈善團體伸手,因爲我們的政府,我知道你有問過,但我們的政府就是沒有資源。」

黎巴嫩飽經內戰、經濟崩壞等蹉跎,國內資源緊絀,事實上泰爾地區的5間收容所只可容納近千人,目前更已飽和,對2.7萬名流離失所者而言僧多粥少。聯合國資料上指,在云云10萬名國內流離失所者中,只有僅1%人口住在收容所,​​其餘99%人要靠租屋或到親友家暫住。假如爆發更大規模的區域衝突,黎巴嫩社會有沒有資源承受更多的國內流離失所者,是一個警訊。

「7000多個家庭在過去8、9個月,只收到2次食物包或衛生用品包。」Mhanna說。自以哈衝突後,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因被指控有哈瑪斯成員滲透,多個資助國停止捐款,連帶UNRWA的其他分部亦受影響,包括黎巴嫩,引發漣漪效應,「(慈善團體)他們跟我們說正在找預算,但暫時未有新的預算,我不知道這是否與政治有關,但我知道資源很有限。」

國內流離失所的黎巴嫩人,現在一個家庭就住在一間教室內煮食、作息、生活。 圖/陳彥婷攝

▌自身難保的國家

黎巴嫩國內缺乏資源,是因爲全國長久以來面對嚴重的經濟問題,截至2018年底,其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55%,是全球公共債務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經濟災難在2019年浮現,被國際銀行形容爲自1850年來,三大最嚴重的國際危機。後來2020年的疫情,與首都貝魯特港口倉庫大爆炸事件,平民曾經起來反抗,在牆上大字噴上「革命」、「賊」等字眼,示威者指政客包庇銀行,搜刮民膏,最後演變成警民衝突,政府武力鎮壓。

▌延伸閱讀:〈國家爲何一再失敗?黎巴嫩斷油、毒梟與內戰的「三重危機」〉

本來政府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達成協議,透過承諾改革金融體系,強化管治等換取30億美元救援貸款方案,但黎方因政府內多個派別有分歧,加上貪腐問題嚴重等等,改革一直延誤。國內淨財政虧損自2019年累計至今達720億美元,名目國內生產總值由2019年的520億美元跌至2023年的180億,貨幣里拉貶值98%,許多人改用美金交易。現在首都貝魯特的銀行全都圍起高高的鐵閘,有持槍警衛在看守,進出的員工都要出示證件。

債務危機令黎巴嫩缺乏外匯儲備來進口,導致國內缺乏藥物、水、燃料等等,政府財政困窘無法繳付公營開支,國營發電廠虧損嚴重,民衆一天只獲供電數小時,但首都仍舊商機處處,奢侈品牌商家在市中心隨處可見,不少商店、餐廳有私人發電機,用餐時會有數秒電力中斷,到訪有中東巴黎之稱的貝魯特的遊客並未減少。

2020港口大爆炸、嚴重危機與長達1世紀教派衝突而陷入絕對崩潰的黎巴嫩,2021年首都貝魯特爆發街頭槍戰。 圖/路透社

不少私人住宅亦會限電,大多在晚上不會供電,有調查指92%人每週至少經歷一次斷電,8月18日週末,黎巴嫩便因爲用光燃料,導致全國電力中斷,包括機場與港口。面對政府的無能,黎巴嫩民衆已習以爲常,有的使用太陽能發電,但較貧苦的家庭便無法負擔。

另外,現在有近25萬名已登記的巴勒斯坦難民,與150萬名敘利亞難民住在黎巴嫩,佔全國530萬人口的3成,令黎巴嫩成爲全球最多難民人口的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公佈,在今年第一季,97%難民沒有能力飽腹,88%難以交租、44%人更因經濟問題無法得到醫療保障。爲了避免再一次爆發難民潮,美國與歐盟分別自2006年與2011年起,至今向黎巴嫩提供30億美元與30億歐元的援助金,來提供人道、經濟支援,歐盟又再承諾會在今年與2027年間,提供另外10億歐元的資助。

外國的捐助亦未能解決難民問題引申的衝突,右翼基督教代表黎巴嫩力量政客Pascal Sleiman在今年4月,被指遭一堆敘利亞人擄走並殺害後,掀起一陣仇敘情緒,要求把敘利亞難民送返敘利亞。(延伸閱讀:回去你的國家:黎巴嫩遣返330位敘利亞難民,「自願返鄉」的深沉無奈)

國內經濟、難民問題水深火熱,若觸發更大規模的戰事,黎巴嫩能否承受?Mhanna提到第二次以黎戰爭:

「作爲黎巴嫩人,我們都在2006年經歷過災難,我們希望留在這,總比流離失所好,畢竟這裡都是我們的家。」

下篇接續:〈黎巴嫩的國中之國:「武裝政黨」真主黨,與錯綜難解的內外衝突〉

黎巴嫩邊境居民撤離以防戰爭,卻不知流離的日子何時結束。圖爲避難教室內掛起的女孩衣物。 圖/陳彥婷攝

責任編輯/王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