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崛起 參謀本部漸上軌道

中國對日抗戰總司令蔣介石(左)。(本報資料照片)

戰爭、制度與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前言:現代高層參謀組織的建立,可追溯至19 世紀的普魯士(德國),其成功經驗爲列強所注意,各自仿照改革其本國軍制。參謀本部制度流傳全球,成爲現代統帥機構的核心,此一制度並傳至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日本,複流轉至中國。中國於戰火中接受新思潮,中央統帥機構不僅被動接受西方及日本製度,配合自身歷史與政治情勢,亦主動攫取所需而不斷改造,經軍政、軍令合一,到軍令權獨立的參謀本部,歷經40年的發展,於清朝末年、北京政府、國民政府等階段,各有發展特徵。

參謀本部發展的核心問題,一爲橫向的擴大軍事核心,一爲縱向的軍令集權。清末載灃和民初袁世凱的軍事集權,都造成軍事核心縮小,軍令體系崩潰,最後喪失政權。接續北京政府的國民政府,也面臨同樣問題。蔣中正的方式是由小做起,先建立一個軍事核心,再於戰爭中擴大,統合各個軍系。

蔣本爲孫文廣州護法政權的一員參謀,護法政權的軍事組織延續清末以來的發展,屬日德式,孫文聯俄以後,聘請蘇聯軍事顧問,轉爲蘇聯式。其特色爲建立以黨領軍的軍事委員會,設置軍隊政治機構,並於各機構和部隊派任政工人員,參謀作業則差異不大,因爲蘇聯的參謀制度也是學自德國。蔣擔任黃埔軍校校長,藉蘇聯顧問尤其加倫之助,建立校軍的參謀組織,加深參謀技術的現代化,獲兩次東征勝利,奠定軍事地位。後來他掌控廣州政權,參謀組織擴大,於北伐期間分劃執掌,在廣州中央有國民革命軍總參謀長,其下爲軍委會參謀廳,在野戰部隊有國民革命軍行營參謀長,領導行營參謀處。加倫仍以總顧問身分協助參謀作業。北伐中途蔣一度下野,復出後參謀組織改組,仍有兩套,在南京中央有國民革命軍參謀總長、參謀處長,在野戰部隊有第一集團軍總參謀長。時國共已經決裂,蘇聯顧問撤離,加倫的功能由日本陸大畢業的中國參謀擔當,協助獲北伐最後勝利。

北伐一統全國的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其全國參謀本部。國府曾受蘇聯很深的影響,建立軍事委員會及政工制度,以黨領軍,北伐後回到日德軍制。軍委會與日本大本營相近,而參謀本部仍爲法定國防用兵機構,蔣中正兼任參謀總長。蔣延續北伐時期,擁有兩套參謀組織,他以軍委會行使軍令權,負責剿共及處理地方軍系異動,參謀本部專責擬訂國防作戰計劃。兩套參謀組織相互流用,形成軍事參謀羣。他們是一批軍事菁英,多爲陸大畢業,相較中國約4億人口,且大學生人數很少,着實稀少而難得,尤其赴日本陸大留學者特別顯得珍貴。

擬訂對日國防作戰計劃是參謀本部主要工作。參謀本部人員與外籍顧問一同赴各要地考察,據以規劃要塞國防工事和開戰後的部署。日軍歷來對華作戰計劃,皆規劃速戰速決,以便騰出手面對蘇聯這個真正的強敵。在華北方面,日軍擬進攻平津,陸軍並與海軍協同,登陸山東半島、連雲港,佔領青島、濟南、海州等要地;華中方面,於長江下游登陸,佔領上海附近,並於杭州灣登陸;華南方面,佔領福州、廈門、汕頭等地。國府參謀本部準確判斷上述日軍可能動向,於國防作戰計劃加強各日軍進攻地點的部署,在國府重視的長江流域及沿海等國府中樞地帶,擬訂〈中部國軍作戰計劃〉等計劃。由於國府對華北掌控有限,而中央軍隨着共軍進入西南,獲四川廣大根據地,國軍高級將領曾討論開戰後放棄華北、於上海開戰、引敵南下至長江流域或轉變日軍作戰線。這些意見爲德國總顧問法肯豪森所駁斥,他也重視長江流域及四川根據地,但極力反對開戰後放棄華北或沿海,以長篇幅的報告分析利弊。後來國軍的計劃,仍以華北爲主戰場,並更爲強調於此強硬抵抗,攻勢防禦,與敵決戰、會戰或陣地戰;沿江海如上海之日軍,擬主動肅清,先發制敵,戰事不利後再轉爲持久消耗,節節向內地轉進。由是國府有了一套戰爭劇本,對日作戰已非毫無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