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展繡花功夫 護古城文脈
原標題:
江蘇徐州:展繡花功夫 護古城文脈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通訊員 陸金玉
最近,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徐州在文旅發展方面邁出了新步伐:開業不到5個月的文廟街區遊客日均3萬餘人,營業額超5200萬元。越來越多的人因爲一場演繹蘇軾在徐州故事的大型湖島劇《彭城風華》,選擇爲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
近年來,徐州始終以敬畏之心對待獨具地方魅力的歷史文化遺產,堅持高標準系統謀劃、高質量活態利用,一口井、一塊磚、一片瓦、一段牆……在這裡都得到了用心的守護,古老與現代也在這裡得到了和諧、完美的交融。
一條文脈在城市中流淌
從重點保護向全面保護、系統保護、整體保護轉型升級,這是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的必由之路。
“徐州自古列九州,歷史文化燦若繁星。但因黃河氾濫等歷史因素,遺蹟大都被封存,給文物保護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徐州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照建說。
當前,一段長3.5公里的城市文脈長廊“彭城七裡”正在徐州塑形起勢,它南起雲龍山腳下的下圓墩遺址,北至黃樓,以彭城路爲中軸,依次串聯黃樓、文廟、城下城遺址博物館、回龍窩、戶部山等重要歷史文化節點,沿途分佈着2片歷史文化街區、12片歷史地段、45處53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歷史建築。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這裡的“七”契合了文脈中軸線南北長7華里、更新片區面積7平方公里、劃分7個更新單元的要素,還含有“初始、吉祥、周而復始”的文化內涵,“歷史文脈在這片文化區域歡快地流淌、蔓延”。
近年來,徐州以整體性的系統思維大力氣推動“彭城七裡”建設:成立彭城歷史文脈更新工程建設指揮部,不斷完善歷史文脈城市更新議事決策機制;歷時一年編制《徐州城市歷史文脈保護開發規劃》和《歷史文脈城市更新設計方案》。徐州文旅局局長沙波介紹,改造完成後,將進一步激活城市文化生命力,讓城市文化記憶“活”起來、傳下去。
“我們要以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高度自覺,一體推進歷史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系統性傳承、創新性發展。”徐州市委書記宋樂偉說。
一口活井從漢代而來
暑期酷熱,徐州城下城遺址博物館中仍人頭攢動。
四年前,徐州考古史上發生過一件大事:市中心彭城廣場地鐵交換站施工中,陸續發現了院落、房屋、磨坊等歷史文化遺蹟,在附近更深的地層下面,還發現了漢代水井。
“可不能小瞧這口井。這口井從漢朝而來,是城市變遷與人文精神的見證。”站在幽靜深邃的古井旁,博物館義務講解員趙艦說。徐州小心翼翼地在原址規劃建設了城下城遺址博物館,並向南擴大,從而使古井完整地展示在城下城遺址博物館中。
“徐州歷史上處於黃泛區,城市屢次被淹沒。勤勞質樸的徐州先民屢淹屢建,守城守家。所以,我常常帶孩子在這裡憑弔歷史,也讓下一代感受這種蓬勃向上的不屈精神。”徐州市民張先生說。
就像保護這口井一樣,徐州始終以繡花功夫呵護珍貴文化遺產,陸續對崔燾故居、李家大樓等一戶戶古宅進行精心修復,不僅保留了原物的大氣風格,還對其功能進行了細心的調整、塑造、打磨,曾經擁擠不堪的大雜院如今已成爲時尚街區。
一所驛站傳承鄉音
歷史文化遺產延續着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根脈,既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又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讓百姓在生活中觸摸歷史。
走進當地有名的徐州文化館“國潮漢風·文化驛站”,炎炎暑日帶來的燥氣便立即消解。300平方米的文化驛站內乾淨素雅、琴聲繞樑,各類非遺作品引人注目。剪紙、香包、磁盤畫等藝術品以及附近居民自發送來的陶油燈、老懷錶、銅帳鉤等老物件將驛站裝點得格外有文氣。
不遠處,來自徐州文化館志願者團隊的戲曲演員正精心上妝,爲上臺做最後的準備。小小的舞臺前,已經有幾十位居民安靜地坐着等待。“這裡每週三都會有‘徐州好腔調’非遺戲曲展演,柳琴戲、梆子戲、徐州嗩吶,都是我們愛聽的,演員們的水平都很高。而且這裡的老物件看着親切,來到這裡,心就靜下來了。”家住附近的張阿姨笑着說。“身處市井深巷,更要服務羣衆文化生活,留住鄉音鄉愁。”徐州文化館館長楊孝軍介紹,通過與社區街道及社會各方力量的共建,如今的小驛站已成爲文化惠民的大舞臺。
如今,在徐州,歷史文化正在以更接地氣的方式悄然融入羣衆生活,走進羣衆“心裡”,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徐州戶部山(回龍窩)歷史文化街區圍繞“印記、煙火、藝趣、風尚、雅韻、度假”六大主題,將傳統文化與時尚消費融於一體。去年遊客量突破540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4億元。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