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 你吃對了嗎?」從城市、偏鄉到原民部落,實踐高齡營養健康促進
臺灣將於民國 114 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維護高齡人口的生活品質,其日常飲食與營養攝取是很重要的環節,與長者日後健康生活息息相關。國民健康署運用服務設計專業,將營養的概念融入長者的日常生活中,並推動長者「識能提升」、「支持性環境」與「意願驅動力」,也發展多元的創新服務工具,如:簡易營養問卷、營養選品示範超市、蔬食友善循環菜單、行動菜車等,並於今(111)年 12 月 6 日假剝皮寮歷史街區 173-35 號展室舉行「社區長者健康飲食創新服務設計計劃」成果發表會,展示各項推動成果,期待能有更多場域加入長者創新服務的推動行列。
攜手量販業者,擴散創新服務種子
國民健康署攜手連鎖通路品牌「家樂福」,於 110 年成立全國第一家營養選品示範門市,利用簡易營養問卷讓民衆瞭解自身飲食狀況,也提醒民衆從日常生活中,多攝取富含不同營養素的食物,以達到健康均衡的目標。今(111)年家樂福持續拓展北、中、南示範門市,同時導入相關服務,並結合總公司辦理的「全國生鮮大使培訓」,讓全國量販店的門市代表成爲營養選品門市的種子成員,期望能擴大服務影響力,並觸及更多民衆,將食材選購與均衡營養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攜手量販業者,擴散創新服務種子 圖/國民健康署提供
政府與民間協力,送餐營養加倍
快速高齡化的現象在偏遠地區尤爲明顯,採購食材的種類和管道相對於城市更爲稀少。爲改善偏鄉長者的營養狀態,國民健康署串連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財團法人一粒麥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新北市平溪區十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與新北市平溪區菁桐社區發展協會等團隊,運用營養問卷協助服務人員,完成社區長者的營養需求盤點,並優化送餐的餐盒,使營養的質與量都能兼顧。另外,新北市平溪區十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則因應人力需求,聯手送餐平臺(銀色大門),提供偏鄉老人的營養餐點,並進行後續追蹤與關懷;而菁桐社區的蔬食餐盒,則透過「蔬食友善循環菜單」來改善營養不均的問題,讓偏鄉無論葷食、蔬食習慣的長者,皆能享受健康營養的餐食。
政府與民間協力,送餐營養加倍 圖/國民健康署提供
跨部會橫向聯繫,滿足多元文化飲食需求
國民健康署和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110 年從阿里山鄒族部落開始推廣;嘉義縣山美文化健康站透過族語老師的協助,將部落物產和營養知識結合,貼近部落長者生活;改造部落行動菜車,成爲長者取得多元食材的便利管道。今(111)年更拓點來到南投縣仁愛鄉新望洋部落,與馬烈霸文化健康站合作展開深山型部落服務導入,透過泰雅族語的營養文化轉譯共學,讓部落長者瞭解並容易記憶。以文化健康站作爲社區傳播樞紐,讓營養衛教如衛星式擴散到部落的每個角落,除了站點服務的長者與家庭照顧者,更進一步推廣到社區生活圈的商店,共同爲部落的居民,打造一個健康的支持性環境。爲持續提升長輩飲食健康觀念,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今(111)年度更着重在地實作與社區、部落點的擴展,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產業或民間單位一同響應,發展出不同面向的健康飲食服務創新設計,讓全民懂營養、吃健康。
國民健康署運用服務設計專業,將營養的概念融入長者的日常生活中 圖/國民健康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