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不是快樂配方唯一選項

視覺中國供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 實習生 劉小芃

“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天氣轉暖,這句口號又被喊出。此前導演、演員賈玲爲角色減重100斤,更是引燃了熱辣滾燙的減肥熱。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正確對待減肥?只有減肥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嗎?社會對於肥胖者是否有足夠的寬容度和適配度?

“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天氣轉暖,這句話又被很多年輕人惦記起來。實際上,有關肥胖、審美等話題一直備受關注。

一方面,體重對健康的影響亟須重視。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的《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別達到34.3%和16.4%,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趨勢。

另一方面,在“白幼瘦”審美標準裹挾下,不少年輕人產生身材焦慮。2023年5月,深圳一名15歲女生因過度減肥去世引發討論。有媒體發起“你會有身材焦慮嗎”調查,3.6萬人參與投票,近3萬人認爲自己有身材焦慮。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正確對待減肥?只有減肥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嗎?社會對於肥胖者是否有足夠的寬容度和適配度?

爲控制體重咬牙跑步、與食慾較勁

孫冬愛是大三學生,從青春期開始備受肥胖困擾。她感到自己是“突然胖起來的”,高中時一個假期胖了20多斤。從此她走上了控制體重的漫漫長路。

身高161釐米的孫冬愛,最胖時體重將近140斤。在她看來,減肥是一場與自己的戰鬥,她一直和食慾較勁,爲了減肥,她試過各種辦法,“有一段時間沒吃過一頓飽飯”,但效果寥寥。

在銀行工作的付鈺鑫也一直不放過自己的體重。他從小就偏胖,上了大學後更是“玩命長胖”,他多次通過節食控制體重,但在減肥、反彈的循環往復中,胖到了310斤。

出於健康考慮,付鈺鑫特意到中日友好醫院減肥科諮詢醫學專家。檢查後得知,肥胖使他患上Ⅱ型糖尿病、高血壓、夜間呼吸暫停等疾病。醫生建議他進行袖狀胃手術,俗稱“切胃”。

付鈺鑫說,普通人並不需要進行切胃手術,但一些超重、患有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人需要通過這一手段達到減重和治療的目的。

通過手術,付鈺鑫的胃部縮小了3/4。但並非做完手術就一勞永逸,術後他需要經歷長期的調養,不能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半年後才恢復到正常生活。付鈺鑫說:“這其中的痛苦,只有自己能體會。”

“減肥、減脂是一個獨自作戰的過程。”張鑫是一名音樂老師,爲了達到理想的身材,他用4個月的時間刷脂。爲了消耗脂肪,他每天咬牙跑5公里。張鑫說:“要刷脂,有氧運動是最見效的,所以我就一直堅持跑步,每天多跑一點點,點滴進步都會讓我很開心。”

不只困在身體的肥胖中

執意減肥的年輕人,出於不同想法、目的。

90後李波兒是爲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去減肥的。此前李波兒體重一直保持在100斤左右,最胖時達到138斤。上漲的體重不僅帶來身體的困擾,也讓她感受到生活中的不便。“我是一個喜歡寬鬆的人,胖了才發現出行對一個胖子的種種不友好:坐高鐵,位子很擠;坐飛機,也要把身體擠進窄窄的座椅,很不舒服。”

這樣的不便付鈺鑫也感受過。有一年在去海南的航班上,310斤的他坐在狹小的座位裡沒法系上安全帶,“當時只好讓乘務員給我一條延長帶,急得一頭汗,很窘迫”。

媒體工作者陳曉樂(化名)則因體重問題屢次在相親中受挫。體重150斤的她本來不在意這些,身邊總有朋友對她說,“你再瘦點就更完美了”,陳曉樂也是一笑置之。直到多個相親對象表示陳曉樂“身材不夠好”,她才意識到,“社會對女性的身材要求如此苛刻”。

孫冬愛的父母經常督促她減肥,不斷強調她身材不完美,“有一次,媽媽讓我去切胃,我認爲自己只是胖了一些,不至於到切胃的地步。爲此,我們發生過多次激烈的爭吵”。

父母的壓力讓孫冬愛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她不喜歡照鏡子,不喜歡穿彩色的衣服,習慣把自己藏在黑色的衣服裡,“因爲黑色顯瘦”。走在路上,也在躲閃路人的目光,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看她。

在近期舉辦的“2024世界肥胖日中國肥胖大會溝通會”上,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周冰指出,肥胖人羣可能面臨心理困擾和社會困境。2020年,全球36名學者在《自然》子刊《自然醫學》上發表了一份國際聯合共識聲明,呼籲停止肥胖歧視。

吉林醫藥學院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石勱一直關注減肥話題,他注意到,近年來不斷曝出有肥胖人士在招聘中被拒的新聞,肥胖人士在社會生活中遭遇到不少不便與難題。他說:“我們呼籲社會大衆注意身體健康,但也要重視社會評價對減肥人士心理產生的影響,從社會環境等各方面提高適配度和便捷度,讓他們在應對肥胖問題的同時,也能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免於因此受到職業選擇和婚戀交往困擾。”

健康與自洽才能遇到“更美的自己”

實際上,每一個減肥者故事的背後都離不開“希望遇見更好的自己”的心理預期和審美追求,卻也有人因此而走入極端。

95後李海霞本來有着標準體重,但她覺得再瘦一點會更美。爲保持體重,她常年不吃主食,卻因爲長期不攝入碳水化合物而影響身體的代謝和內分泌系統。

李海霞說,社會上充斥着各種“美幼瘦”審美標準,“胖一點,我就會很焦慮,網絡上好看的穿搭博主都很瘦,不斷強調瘦纔是美。”

多年來,孫冬愛一直在嫌棄自己和接受自己中來回搖擺,她雖然不認同當下“以瘦爲美”的審美,但卻跨不出這個圈子,“我很愛吃東西,但多吃一口就很有負罪感,每天都吃不飽,內心很煎熬。”

近年來,“白幼瘦”審美追求成爲潮流,衣服的尺碼越做越小,有受訪者表示,自己100斤的體重,卻要穿XL碼的衣服。有演員在社交媒體上吐槽禮服尺碼過小,根本穿不進去。

針對當下的減肥熱潮,石勱認爲,年輕人首先要正確看待體重問題。“其實很多人並不屬於醫學意義上的肥胖,但在容貌焦慮裹挾下,難免產生心理焦慮。”石勱建議年輕人蔘考《超重或肥胖人羣體重管理流程的專家共識(2021年)》對自己的身材進行科學評價,“一般我們根據BMI即身體質量指數對成年人體重進行判定,指數在20-24之間是正常的,大於24屬於超重,超過28則屬於肥胖。在正常指數內的成年人不需要擔心體重問題,內心的充實與豐盈更爲重要”。

呼籲多元化審美的聲音越來越多。某娛樂圈經紀人在社交平臺上表示,自己不再執着於減肥。在她看來,“人類是有多樣美的,與其讓自己顯瘦,不如在現有的基礎上打扮自己、愉悅自己。每個人的快樂配方不一樣,減肥可能不是我的配方”。

在陳曉樂看來,過度追求“白幼瘦”是不自信的表現,迎合大衆審美,是爲了得到別人的肯定。“我們需要強大自己的內心,真正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不是從衆和追隨。”

如今陳曉樂仍保持運動的習慣,不過她的目的變了,“以前我希望通過運動減肥讓自己變瘦,而現在我享受運動的過程,享受多巴胺分泌帶來的快樂”。

90後朱姝與陳曉樂有同樣的感受。朱姝說,自己就是別人口中的“大骨架”女生,一直都看起來很壯實。隨着內心不斷成長,她與自己的體重和解了,不再關注體重秤上變化的數字,也不再刻意控制食慾,“我更尊重自己的內心,想吃的時候就吃,想運動的時候就積極運動。我越來越感受到身體是一個精密的儀器,你更多呵護、愛惜,身體就會給你更多積極的、正向的能量”。

在朱姝看來,有些人熱衷減肥,有些人喜歡微胖的身材,這都是個人的選擇,應該得到親朋和社會的尊重,“我認爲更好的自己是‘健康與自洽’,接納別人的看法,尊重自己的選擇。無論是怎樣的自己,都可以自信地展示自我”。

孫冬愛認爲,更好的自己應該內心足夠強大,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而不是追求成爲別人眼中“更好的人”。她嘗試與體重和解,“我希望自己變得更強大,減少內耗,雖然這需要一些時間”。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