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條例避開兩國論 和平契機 學者指臺獨黨綱如不改 民共交流難突破

2016兩岸關係變局與發展座談會,2日下午於臺北舉行。(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提供)

民共僵局遲遲無法打開,五二○之後兩岸關係會不會生變,令人關注。兩岸學者認爲,新國會民進黨如何處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是關鍵,民進黨必須審慎面對兩岸關係的定位,避開兩國論的任何意涵,釋出善意,纔有可能維繫兩岸和平現狀。

二十一世紀基金會2日於臺北舉辦「2016兩岸關係變局與發展座談會」,邀學者討論「臺灣新政局與兩岸關係發展」,座談會由基金會執行董事高思博、《中國時報》總主筆戎撫天共同主持。

持續對抗 兩岸不樂觀

成功大學教授周志傑表示,大陸體認最終還是要跟民進黨打交道,但是如果臺獨黨綱不改,民共交流不會熱烈。至於立院開議後即將處理的《監督條例》,是否能提出「非兩國論」版本,是未來兩岸交流能否和平穩定的指標。

政治大學教授劉復國表示,民進黨若持續以過去的對抗思維主導,未來兩岸關係不樂觀。民進黨若無法以和平方式融入區域,在兩岸及區域都無法維持穩定。通過《監督條例》後,接着就是《服貿》,立院如何處理,都會影響北京對新政府接受度。

但是,淡江大學教授王高成認爲,縱使民進黨在立院以多數通過「拿掉兩國版的《監督條例》」,大陸也未必會接受,進入冷和平是一種可能性,但也許會出現比冷和平更具壓迫性的做法。

臺灣議題 陸仍列優先

高思博表示,兩岸硬逼一方接受,不算形成新的共識。目前機會之窗還是存在,若能透過文字進一步詮釋,雙方即有迴旋空間。如蔡英文就職時,依《憲法》宣誓「恪遵《中華民國憲法》」,即能出現詮釋空間,之後再視大陸方面如何迴應。

《旺報》社長黃清龍認爲,選舉結果出來後,大陸目前還在發展研究新的對臺政策。大陸目前內政外交軍事等皆面臨嚴峻挑戰,但臺灣議題仍是大陸的優先事項。如今立法院開議,《監督條例》列爲優先法案,內容爲何,各界強烈關注。

戎撫天總結表示,臺灣政局發展對兩岸關係會有難以預測的影響,接下來民進黨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大陸如何迴應臺灣選舉結果,以及立院開議後《監督條例》內容如何形成,皆需持續高度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