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創新驅動贏得發展主動權
來源:經濟日報
一箭六星!9月20日12時1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吉林一號寬幅02B01-06星發射升空。
中國航天的快速發展是創新中國的生動註腳。從“向科學進軍”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再到“創新是第一動力”,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到建設創新型國家再到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中國成立75年來,矢志不移推進科技創新。今天的中國,已成爲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大國,並闊步邁向世界科技強國。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躍升至2023年的第12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科技實力顯著提升
“40.99”“41.15”“42.02”,9月22日,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科學島的一個實驗室內,隨着屏幕上的數字不斷提高並最終定格,科研人員忍不住歡呼:“42.02萬高斯!破紀錄了!”
經現場專家組確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自主研製的水冷磁體產生了42.02萬高斯的穩態磁場,打破了2017年由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水冷磁體產生的41.4萬高斯的世界紀錄。有關專家表示,這一磁體的研製成功,將爲科學家探索新現象、揭示新規律提供強大的實驗條件,也將爲我國建設更高場強的穩態磁體打下關鍵技術基礎。
類似的重大突破,我國還有很多: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商運投產、中國首個萬米深地科探井開鑽、超越硅基極限的二維晶體管問世、FAST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性證據……其實,在新中國剛成立時,我們的科技“家底”非常薄弱:專門的科學研究機構僅有30多個,科技人員隊伍不足5萬人,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幾乎沒有。就是在這樣“一窮二白”的底子上,中國人走出了一條震驚世人的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回望75年的奮鬥歷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黨中央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和經濟發展大勢,結合我國實際對科技事業發展作出重大戰略部署,不斷鞏固科技創新的戰略地位。
1956年,黨中央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由此,當代中國科技發展的輝煌大幕徐徐拉開。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經典論斷讓中國迎來“科學的春天”。
1995年,在全國科技大會上黨中央明確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真正變成了國家發展戰略。
200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全國科技大會,提出新時期科技工作方針:“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和“到2020年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新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
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散裂中子源等一批標誌性大科學研究設施相繼建成,爲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打造了基礎平臺。
——原創性基礎科學研究成果不斷涌現。
“墨子號”實現星地量子通信、化學小分子誘導人體細胞實現重編程、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實現“技術造物”、光子的分數量子反常霍爾態首次實現……我國科學家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物質科學、空間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關鍵工程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嫦娥”攬月、“天和”駐空、“天問”探火、“地殼一號”挺進地球深處、“奮鬥者”號探秘萬米深海……我國在工程技術領域開疆拓土,嫦娥工程、北斗導航系統等標誌性工程極大增強了民族自信。
累累碩果源自持續不斷的科技投入。2023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規模達33278億元,比1991年增長233倍,年均增長18.6%,成爲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家。
累累碩果彰顯科技實力的穩步提升。2023年末,我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羣數量躍居世界首位,目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46.3萬家。截至2024年6月,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42.5萬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9件。
創新成果日益凸顯
從銷售到收款、從採購到付款、從配件到服務、從覈算到報表、從需求到生產,得益於金蝶研發的新一代國產化ERP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濰柴雷沃智慧農業不僅打通了5個端到端的業務流程,完成了各系統集成,其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與核心數據的安全存儲也有了更好的保障。金蝶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說:“經過多年科研攻關,金蝶幫助200多家企業完成ERP國產化替代,有力推動了企業降本增效和管理升級。”
這只是數字技術創新賦能千行百業的一個縮影。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作用日益凸顯。
——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結構。
高鐵技術樹起國際標杆,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新能源汽車爲全球汽車產業增添新動力……2023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達到22.4萬億元,佔GDP比重爲17.73%;2022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爲15.3萬億元,佔GDP比重爲12.71%。
——科技創新推動新動能加速壯大。
5G率先實現規模化應用,北斗導航提供全球精準服務,國產大飛機實現商飛……科技創新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2023年,我國規上工業企業共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34.1萬億元,2013年至2023年年均增長10.7%;新產品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爲25.3%,比2012年提高11.7個百分點。
——科技創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新冠疫情期間第一時間分離出新冠病毒毒株,快速實現檢測試劑的突破,疫苗研發同時佈局多條技術路線並行推進;能源供給領域逐步形成以智能電網爲支撐,水能、風能、太陽能、核能、氫能等新能源多元化供給局面;生物育種、新藥創制、綠色低碳技術助力糧食安全和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
“當前,科技創新以無所不在的滲透性、擴散性、帶動性廣泛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科技部部長陰和俊表示。
一個突出表現即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不斷鞏固提升。長城戰略諮詢發佈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追蹤報告》顯示,2016年至2023年,我國獨角獸企業數量從131家增長至375家,總估值由近5000億美元持續攀升至超1.2萬億美元,其中2020年首破萬億美元,總估值增幅超1倍;8年間累計22個省份出現過獨角獸企業;獨角獸企業所在賽道從22個增至39個,前沿科技獨角獸企業佔比持續提升。
體制改革縱深推進
選育花生品種、建設成果轉化基地、開展農民培訓……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專家崔鳳高一直從事花生科技推廣工作,曾經因爲只有大專學歷,連續19年沒能評上正高職稱。2021年,山東省農科院落實《關於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沒有幾篇論文的崔鳳高憑藉長期在一線服務“三農”的貢獻,成功獲評正高職稱。那一刻,他感慨萬千:“‘破四唯’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幹事更有奔頭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那麼改革就是點燃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點火系。”
高瞻遠矚,領航定向,科技體制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速向縱深推進。
——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和政策環境。
“九龍治水”“天女散花”,這些科技界長期詬病的“頑疾”,在《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中有了解題“良方”:“錢袋子”交給專業學會打理,國家科技計劃全面整合成五大類,建成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
針對創新驅動發展體制機制上存在的堵點痛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10個方面32項舉措143項任務,如今已全面完成,科技創新的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
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重組科學技術部,“加強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成爲這項重要部署的關鍵着力點。
——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需填報的表格,由57張精簡爲11張;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全面實行“無紙化”申請,爲科研人員節省了大量“跑腿”報材料的時間;國家科技計劃按照不超過5%的比例開展隨機抽查,檢查數量和頻次進一步減少。
以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現象和“立新標”爲突破口,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爲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持續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社會風尚。
讓科研人員享受更多創新紅利,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制定《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環環相扣的科技成果轉化三部曲,讓科研人員可以憑藉成果致富;《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爲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讓科研人員和高校教師兼職兼薪,從“灰區”走到“陽光”下……
束縛少了,激勵多了,擁有9000多萬名科技工作者的創新中國,活力奔涌。
看科學論文,我國已經成爲全球知識創新的重要貢獻者。2021年,國際三大檢索工具《科學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會議錄索引》(CPCI)分別收錄我國科研論文61.2萬篇(世界第一)、36.8萬篇(世界第一)和3萬篇(世界第二)。2022年我國科技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二位。
看科技成果轉化,2023年,我國技術市場成交合同數爲95萬項,成交總金額爲6.1萬億元,分別是2012年的3.4倍和9.6倍……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以科技創新之筆擘畫未來,今天的中國,活力涌動,持續向前。(經濟日報記者 沈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