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部分給付醫材掀風暴 督保盟:CP值不夠更要管理價格

健保自付差額醫材掀風暴,督保盟:CP值不夠更要做價格管理。(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健保署近日擬對健保部分給付、民衆自付差額的醫材訂定收費上限,引發醫界強烈反彈,迫使衛福部宣佈,原訂8月1日上路的期程延後,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長期以來醫材巿場價格混亂,尤其民衆自付差額醫材代表健保署認爲價格和療效之間的CP值不夠高,纔會只願意部分給付,因此政府更有責任要對這部分的醫材價格做管理,以保障民衆權益。

目前醫材分三種,一是健保全額給付,這類醫材佔健保支出96%;第二是健保給付部分、民衆負擔差額,佔比約4%;第三種則是完全自費。

滕西華強調,現在最需要管理並透明化的就是第二種醫材,因爲健保給付部分,表示健保署認爲這類醫材的CP值不夠高,因此不願全額埋單,加上民衆幾乎完全沒有醫學專業,政府介入管理可避免醫材商哄擡價格,也可解決民衆不知如何選擇的困擾。

事實上,根據全民健保共擬會第44次會議資料中的部分給付醫材價格來看,以單焦點、非球面、含黃片的人工水晶體爲例,全國各醫院收費中位數爲3萬2744元,較公立與醫學中心採購價中位數貴7994元,更較韓國收費高出2萬8411元,也較澳洲貴2萬6582元。

至於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全國各醫院收費中位數爲7萬2295元,較公立與醫學中心貴1萬9295元,和日本、韓國、澳洲相較,也依序高出2萬3855、1萬3017及2萬2865元。

再以陶瓷股骨頭材質的人工髖關節爲例,全國各醫院收費中位數爲5萬9400元,較公立與醫學中心採購價中位數貴1萬7334元,和日本、韓國及澳洲相較,也分別高出2萬4400、4萬4557及1萬2100元。

滕西華說,民衆買一雙Nike的鞋,都不會知道廠商成本是多少了,更何況是選擇醫材,而醫療不同於買一雙鞋、一輛車,沒錢可以選擇非名牌或國產車,醫療攸關人命,既然健保署認爲價格和療效間存在一些落差,就應告訴民衆合理的價格是多少。

滕西華表示,醫界並非全部都反對對民衆負擔差額的醫材設價格上限,合理的做法是讓沒有爭議的醫材先適用新制,有爭議的再就價格上限的分組、分類上做討論。

至於醫界指訂定醫材價格上限,會劣幣驅逐良幣,讓民衆使用不到最新最好的醫材,滕西華說,國內還有自費巿場,有能力的患者可以自費,醫界的說法是把健保給付巿場和自費巿場混爲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