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即將來臨,出行要注意“旅行者腹瀉”!

案例

老王夫婦假期去了東南亞旅行,並時常在路邊享受美食,包括特色海鮮、色拉等。沒過幾天,老王就出現了腹瀉症狀,每天拉2~3次稀便,這讓老王的旅行備受煎熬。2周後回國,老王的大便次數不減反增,遂至醫院就診,最後醫生在老王的大便樣本中找到了阿米巴滋養體,確診爲阿米巴痢疾。經過治療,老王的病情終於好轉了。

小課堂

什麼是旅行者腹瀉

旅行者腹瀉是可預防的旅行相關疾病。研究顯示,30%~70%的旅行者可發生旅行者腹瀉,具體發病率取決於旅行的目的地和旅行季節。

過去,人們常通過“煮沸、烹飪、去皮或忘記它”來預防或應對旅行中的腹瀉。旅行中的不良衛生習慣可能是旅行者腹瀉最大的危險因素。

旅行者腹瀉是一種臨牀綜合徵,可由多種腸道病原體引起。細菌是造成旅行者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佔80%~90%;腸道病毒可能佔5%~15%;寄生蟲感染出現症狀較慢,約佔10%。

如何預防旅行者腹瀉

預防旅行者腹瀉的關鍵是旅行期間慎重選擇食物和飲水。當然,即便旅行中全程都小心謹慎,也無法完全消除腹瀉的風險。

預防建議包括:食物必須徹底煮熟且趁熱食用;水果必須在臨食用前削皮;攝入經巴氏消毒的奶製品;應儘量飲用瓶裝飲料,如果沒有衛生用水,可進行水淨化。

目前不推薦普通的旅行者進行預防性用藥,這是因爲旅行的時間是不確定的,長期使用藥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預防性使用抗生素還可能會增加細菌耐藥,導致旅行者腸道菌羣紊亂,且抗生素並不能預防病毒和寄生蟲引起的腹瀉。

但對於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AIDS)患者和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如炎症性腸病及器官移植後的患者),由於腹瀉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可採用每天一次喹諾酮類藥物口服的預防性用藥,但通常不應超過2周。

知識擴展

旅行者腹瀉的常見病原體有哪些

細菌感染是旅行者腹瀉最常見的病因。其中,最常見的病原體是腸產毒性大腸埃希菌,其次是空腸彎曲桿菌、志賀菌屬和沙門菌屬。腸聚集性和其他大腸埃希菌也常見於旅行者腹瀉病例。

病毒性腹瀉可由多種病原體引起,包括諾如病毒、輪狀病毒和星狀病毒。

賈第鞭毛蟲是旅行者腹瀉中發現的主要原生動物病原體。溶組織內阿米巴是旅行者腹瀉相對不常見的病原體,隱孢子蟲也相對不常見。環孢子蟲的感染風險具有高度的地理性和季節性,常見於尼泊爾、秘魯、海地和危地馬拉,春末和夏季高發。

旅行者腹瀉的臨牀表現如何

細菌和病毒性腹瀉往往突然出現令人煩惱的症狀,從輕微的痙攣和緊急的稀便到嚴重的腹痛、發熱、嘔吐和出血性腹瀉等。

其中,感染諾如病毒後的嘔吐症狀可能更爲突出。原生動物腹瀉,如由藍氏賈第鞭毛蟲或溶組織內阿米巴引起的腹瀉,通常會逐漸出現症狀,且起初症狀比較輕,每天有2~5次解便。

暴露和臨牀表現之間的潛伏期可能是病因的線索:①細菌毒素通常會在幾分鐘內引起症狀。②細菌和病毒病原體的潛伏期爲6~72小時。③原生動物病原體的潛伏期通常爲1~2周,較少出現在旅行的最初幾天。

未經治療的細菌性腹瀉通常持續3~7天;病毒性腹瀉通常持續2~3天;原生動物腹瀉如未經治療,可以持續數週至數月。

即使在沒有持續感染的情況下,急性胃腸炎也會導致持續的胃腸道症狀。這種表現通常被稱爲感染後腸易激綜合徵。其他感染後的後遺症可能包括反應性關節炎和吉蘭-巴雷綜合徵。

誤區解讀

多吃益生菌可以預防旅行者腹瀉

益生菌(如乳酸桿菌和布拉氏酵母菌)已被研究用於預防旅行者腹瀉,但效果並不肯定,部分原因可能是這些細菌的標準化製劑不可靠。目前正在對益生元進行預防旅行者腹瀉的研究,但數據不足以推薦使用益生菌。

(人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