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冬牽罟文化重現!漁夫生活節帶你體驗古早捕魚智慧

屏東縣佳冬鄉塭豐社區將舉辦漁村牽罟文化活動。(佳冬鄉公所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佳冬鄉牽罟活動重現早年漁村文化。(佳冬鄉公所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早年在漁村常見的牽罟活動,現在已經消失,塭豐社區重現牽罟活動,讓民衆體驗古早漁村文化。(佳冬鄉公所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屏東縣塭豐社區辦理「漁夫生活節漁村牽罟文化活動」,26日將在佳冬鄉塭子慈慧宮附近沙灘舉行,除了傳統牽罟活動,體驗古早漁村文化,還有各種手作活動、市集,並且有生態志工導覽魚種紀錄。

屏東縣佳冬鄉林邊溪出海口左側的塭豐村是傳統小漁村,也是石斑魚養殖重鎮,早期牽罟活動在塭豐漁村非常盛行,隨着漁業發展以及海岸線倒退,這種集合衆人之力,將漁網拖上岸的捕魚方式已不復見,社區近年致力轉型深度旅遊的休閒漁業,透過舉辦牽罟活動,讓社區及遊客認識漁村文化演變過程,體驗早期漁民如何運用智慧與技巧捕魚,也傳承臺灣特有漁業文化。

塭豐社區發展協會指出,早期因漁業資源豐富,衍生出多種捕魚方式,然而以前並非人人都有資金造船,所以塭豐漁村發展出羣體拉網的「牽罟」捕魚方式,漁民先搭設簡易的竹筏或舢舨,再載罟(漁網)出海撒網,將漁網圍繞成倒U型、並在兩翼各留1條長曳繩牽引,仰賴岸上數十名留守人力將漁貨拉上岸,這些人力須在腰上「綁腰草(臺語)」,以避免拉扯繩索時受傷,大夥合力將漁網拉上岸,並將漁貨分送給協助的人。

塭豐社區表示,「牽罟」有着先民的智慧,不是隨時可以進行的,要看水流方向及魚羣位置,所以早期牽罟的時間不一定是白天,黃昏或清晨都可能。另外,不管吃飽與否,只要船東家吆喝要拉網捕魚,村內大人小孩通通往海邊走,當下的辛苦滋味非外人能體會的,也形成地方特色歌謠「牽罟歌」。

佳冬鄉公所與塭豐社區發展協會主辦的牽罟活動已邁入第9年,塭豐社區發展協會表示,每年都力求變化,今年除了傳統牽罟活動,還有鹹鴨蛋、海藻爆爆珠、苔迪熊等各手作活動,下午有市集與表演活動,報名一律採團體或線上報名(https://reurl.cc/0dRv3o),每人收費799元,讓遊客體驗早期漁民捕魚、吃魚的生活方式,中午吃佳冬特產石斑魚海口飯湯、欣賞表演。

當天晚上7點30分,屏東縣政府邀請紙風車劇團在佳冬六根莊三山國王廟前,演出《阿猴落地掃─屏東大小事》。劇團結合在地文化,以長輩耳熟能詳的流行金曲45轉,如寶島曼波、四季紅、 山頂上的黑狗兄的曲目及熱情活潑的歡樂舞蹈,穿插幽默逗趣的生活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