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越引領中國智能“純視覺”崛起
隨着智能網聯汽車整車技術研發投入持續加大,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完全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L2級輔助駕駛已經成熟,L3級以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也駛入了“快車道”,落地應用速度將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而在近日,又有一項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極越首先發布了BEV+Transformer的“純視覺”技術方案,並已經跑通了城區領航輔助駕駛,成爲國內首傢俱備成熟純視覺能力智能汽車品牌。幾乎同一時間,極越又曝光了與百度聯合研發的國內首個OCC(Occupancy Network )佔用網絡技術。
BEV+Transformer“純視覺”+OCC佔用網絡,也將完全取代激光雷達,進一步提升“純視覺”高階智駕能力。中國自動駕駛的“純視覺”路線,將在極越和百度的引領下加速崛起。
解碼OCC:“純視覺”方案核心技術,自動駕駛新價值高地
按照自動駕駛的技術方向,其硬件方案可以劃分爲兩大路線:“純視覺”方案,使用攝像頭等被動探測設備,不發射任何探測信號,不依賴回波感知外部世界,目前僅有特斯拉、極越兩位玩家。
“多模態融合”方案,依靠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的回波反射,爲車輛在行駛環境中提供靜態和動態物體的可靠識別數據,絕大多數自動駕駛公司均採用這一方案。對比依賴激光雷達的“多模態融合”方案,“純視覺”方案技術難度更高,但研發成功後成本更低,可以大幅壓縮生產成本。
作爲“純視覺”方案的核心技術之一,OCC是一種基於學習的三維重建方法,通過產生3D體素,將這些3D體素與3D重建體素(Nerf離線訓練得到)進行比較,從而實現感知識別,既能辨別出“不能碰的物體”又能發現“可以碰的網格”。
和BEV(Bird's Eye View)鳥瞰視角相比,OCC解決了不識別就不能作爲障礙物的問題,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處理三維空間數據,從而實現更精確和高效的操作,顯著增強理解周圍環境的能力。有業內人士認爲,OCC將徹底彌補當前感知算法最後一公里的缺陷。
在2022年9月的Tesla AI Day上,OCC正式公佈,甫一亮相就被公認爲將是下一代的感知範式,成爲自動駕駛新的價值高地。特斯拉的“如意算盤”,是OCC解決部分特殊場景問題,不需要激光雷達,從而在自動駕駛的激烈競爭中佔據領先優勢。
但很顯然,OCC並不是特斯拉的專利。10月17日,極越公佈了中國首個基於“純視覺”的佔用網絡DEMO視頻,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OCC即將量產:引領“純視覺”方案崛起,極越走在世界最前列
根據極越發布的OCC演示視頻,極越01對周圍環境有着強大的感知能力,用3D體素清晰地展示了欄杆、綠植、路障等標準障礙物,同時還精準識別出了施工中的工程車、樹木中的路燈等異形障礙物。
其中藍色網格代表靜態建築物,如路中心護欄隔離帶、施工圍欄;橙色代表動態交通參與者,包括機動車、非機動車;還有紫色馬路沿、綠色綠化帶等。每一個網格約15釐米,感知質量非常高,識別也相當準確。
據極越CEO夏一平介紹,最初定義產品時,極越就想走“純視覺”路線,但出於安全考慮,增加了激光雷達作爲冗餘兜底,形成了“純視覺爲主+激光雷達”融合的智能駕駛方案,兩套雙獨立系統互爲備份、相互補充。如今,隨着BEV+Transformer等技術的成熟,極越正式決定採用“純視覺”方案。
目前,極越的高階智駕已經進入2.0階段,BEV+Transformer的“純視覺”,不再借助激光雷達,並逐步降低對高精地圖的依賴程度,配合OCC技術,幫助汽車機器人更準確地還原3D場景,可以獲取比激光雷達點雲分辨率更高的三維結構信息,還能減少漏檢、誤檢並彌補視覺所不具備的空間高度信息,適應更爲複雜的駕駛環境,大幅提升泛化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底層AI視覺算法能力的快速升級,“純視覺”方案在系統成本、技術迭代、數據閉環、端到端等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
據夏一平透露,極越“純視覺”方案端到端的訓練正在以“周更”的速度快速迭代,並且隨着交付量的快速攀升,基於高效數據閉環體系將讓極越高階智駕呈現指數級進化。“數據生產質量和效率,是未來競爭的關鍵。高效的系統一定是硬件越來越少,模型越來越集中,規則和假設越來越少。”夏一平說到。
可以預料的是,在極越01的引領下,“純視覺”方案將快速迭代,中國自動駕駛路線更加豐富,在推動自動駕駛商業化的同時,也將爲全球汽車行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