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少了「繁花」的臺北國際書展

香港導演王家衛的上海方言電視劇「繁花」大紅,「繁花」原着小說作者金宇澄曾是2018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記者陳宛茜/攝影

今年開年最熱的影視話題莫過於香港導演王家衛的上海方言電視劇「繁花」,原着也引進臺灣。「繁花」原着小說作者金宇澄身爲2018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論話題性本該是今年臺北書展最應力邀來臺的貴賓,礙於詭譎的兩岸關係只能「書到人不到」。今年參加臺北國際書展的大陸作家也創下「零參展」的歷史紀錄,「繁花」金宇澄在臺北國際書展的缺席,反映了臺灣與臺灣出版在「國際化」上避而不談的問題與困境。

原來以爲實體書展在數位時代即將成爲「時代的眼淚」,今年的臺北國際書展反而逆勢上揚,展位設計與活動、人潮均較以往精緻與熱鬧。臺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趙政岷認爲,經此一役,臺北國際書展做爲「閱讀出版活動盛會」的地位已全然確立,讀者逛展的體驗與出版社參與的滿意度都很高,甚至已蓋過純購書和銷售的需求,在銷售和閱讀推廣之間找到平衡點,臺北國際書展應可長長久久走下去。

臺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也喊出「一年不應只有一個書展」的口號,決定在7月5日於世貿一館舉辦爲期四天的首屆「臺北城市書展」,和臺灣出版公會全聯會的「臺北國際童書展」同檔期同場地展出,等於聯手打造迷你版的臺北國際書展。這代表臺灣不僅需要實體書展,還需要更多實體書展。

爲什麼在手機時代,我們還需要實體書展?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認爲,這幾年實體書店不斷關門,書展成爲紙本書主要的銷售管道,出版社也醒悟賣書必須「靠自己」,因此在書展卯足勁辦活動。趙政岷則說,出版社參加書展辦講座,是因應作者的「想要」與讀者的「需要」,即使在數位時代,讀者和作者的面對面交流依然有其必要。

和臺灣其他書展相較,臺北國際書展的獨特在於「國際」兩字,在文化部的支持下,每年都有幾十個國家派代表參展。不過,隨着兩岸關係緊張,這幾年參加臺北書展的大陸作家愈來愈少,今年甚至沒有任何大陸作家參展。曾有一段時間,臺北國際書展以「國際進入華文世界的橋樑」自居,動輒幾十個大陸作家參加,和今年的「零」參展形成強烈對比。

華品文創總經理王承惠指出,臺灣去年10月開放大陸業者來臺觀展,今年臺北國際書展終於恢復了簡體館,但來臺的大陸出版業者都被要求「低調」,人數也大不如前。在這樣的氣氛下,不論是書展基金會和出版社,都不可能邀金宇澄來臺;就算邀了,金宇澄恐怕也不會來。

大陸出版人不來臺,吃虧的其實是臺灣。同爲華文世界,大陸理應是臺灣輸出版權的重要輸出國;臺北國際書展過去是大陸業者洽談購買臺灣書籍版權的重要窗口,近年卻近乎封關。臺灣一直以出版的多元與自由爲傲,但如果連作爲國際窗口的臺北國際書展都無法突破政治的藩籬,又如何展現臺灣出版的「繁花」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