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離亂之歌》 刻劃1949遷臺世代的流離人生
紀錄片《離亂之歌》22日在臺北舉行首映記者會,沈春池基金會秘書長石靜文(左起)、作家嚮明、隱地、桑品載夫人張保玉、基金會董事長沈慶京、詩人陳義芝與導演齊怡出席。(張鎧乙攝)
公視「紀錄觀點」本週四(23日)晚間十點將首播紀錄片《離亂之歌》,透過七位當代文學家的眼睛與記憶,以散文、詩歌、書信等形式,回望1949年鉅變的戰亂歷史,藉由影片中豐富的訪談與資料畫面,重現外省第一、二代遷臺的流離人生。上映前夕,公視與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離亂之歌》首映記者會,導演齊怡、劉佩怡及受訪者皆出席觀影,分享拍攝點滴。
齊怡表示,「1949年這段歷史的大轉折,是一個傷痕,讓一個人變 得更深刻、成熟、思維更寬容,讓我們也能從歷史中得到教訓,感謝七位作家願意站出來。」
《離亂之歌》共七個篇章,包含流離、渡海、新生、滄桑、懷鄉、返鄉、回望,透過文學作家蘇偉貞、陳義芝、張曉風、桑品載、隱地、王健壯、嚮明等七人的生命歷程,回溯並梳理自己的流離人生與望鄉情懷,結合敘事、朗讀、影像等多元的呈現方式,記錄大時代與家族的故事,讓昔日的戰亂記憶重新有了溫度和啓發。
詩人陳義芝的雙親亦受過戰亂的離散之苦,母親先輾轉撤退來臺,半年後才遇見被共軍俘擄、中途逃亡海南島、渡過海峽歸來的父親,他在《離亂之歌》回想父親,感性表示,「經歷離亂之苦的人,不太回憶也不會訴說,因爲聽的人未必會懂,他遭遇的苦痛結成傷疤,全都存在心靈裡面。」等到政府開放兩岸探親,陳義芝隨即帶着父親返回故鄉尋找至親,「父親啓程時滿懷希望,回程卻沉默、落空失望,對於這個家已經沒有眷戀。」陳義芝透過這趟旅程,理解父親早已認定臺灣是自己的家與歸宿了。
曾赴戰場、1949跟着軍隊遷臺的詩人嚮明,多年後返鄉與弟弟重逢時,收到母親臨終交付的一塊銀元,自此成爲一輩子的珍藏品,他道:「這一塊銀元,是我小時候吵着要不到,讓母親擺在心裡一輩子的心願,那種激動沒辦法形容。」嚮明憶及年少隻身抵臺一無所有的處境,感受特別滄桑,他無奈表示:「每個老兵都像是侏儒,沒有發展的權利,因爲到臺灣時什麼都沒有。」
作家蘇偉貞書寫軍人父親一生顛沛流離的故事,命名爲「草稿」,她說:「從中國大陸出走到臺灣,是一個沒有成形的一生,就是個草稿。」歷經半世紀的離鄉背井,父親在臺灣落地深根、孕育後代,遷臺第二代的蘇偉貞也展現在地認同,她說:「這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所在,父母過世,後代出生,覺得人生完整,歷經生老病死,這就是離散族羣的一生迴圈。」
出生於高雄左營海軍眷村的媒體人王健壯,以父親遺物手提包爲題,藉由書寫拼湊父親的一生,王健壯在《離亂之歌》一片中,談及父親的個性沉默寡言,最大原因歸咎於戰爭,包括婚後與妻子不間斷的逃難、遭遇親弟弟的追殺等,種種因戰亂帶來的傷痛回憶,父親不願多談,王健壯表示,「父親是被戰爭蹂躪扭曲、受傷的一代,有多少人是在青春他的時代,整整十二年的戰爭,每天都在打仗、被死神追着跑。」
《離亂之歌》即將於11月23日週四晚間十點公視頻道首播、公視+同步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