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邁向超高齡社會 議員聚焦長照政策困境
基隆市政府社會處1日於議會提出業務報告,多位議員針對長照問題提出質詢與改善建議。市議員陳冠羽建議,市府更該着重關懷據點初級預防及健康促進的角色,透過志工與裡、鄰長相互合作,拓展服務量能,將服務帶到家門前。(翻攝畫面/徐佑升基隆傳真)
基隆市政府社會處1日於議會提出業務報告,多位議員針對長照問題提出質詢與改善建議。市議員許睿慈建議,針對照服人力不足,需考量是否既有人力流失,以及可否補助教育訓練費用,並需追蹤照服員實際從業後,6年換照還在職的比率,從全面性檢討解決長照人力問題。(徐佑升攝)
基隆市政府社會處1日於議會提出業務報告,多位議員針對長照問題提出質詢與改善建議。社會處長楊玉欣(前排左一)迴應,要執行「有愛城市」的願景,需要做非常多的改變與整合,會收集議員的意見調整執行,也相信明年在充足預算的支持下,能夠有更多作爲。(徐佑升攝)
基隆已邁向「超高齡社會」,長照政策是重中之重。基隆市議會1日由社會處就長照、婦幼等業務進行報告。市議員陳冠羽表示,基隆長照關懷據點需再投入資源,讓關懷積極外展。市議員許睿慈則質疑,報告只有願景式的說法,但沒有成效比較檢討,也未積極解決人力不足問題。社會處長楊玉欣迴應,因今年的預算去年已編列,較難有更多新的計劃,會根據議員的建議,全面改善。
市議員陳冠羽表示,基隆市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數統計至今年9底月已達19.94%,然而長照政策改革進展牛步,市府除了該上緊發條迴應超高齡化社會到來之外,已經建置96處的關懷據點更需投入資源,讓據點關懷訪視工作走出去,積極外展。
陳冠羽強調,基隆市關懷據點有4困境,分別是長輩參與率難提升,尤其是男性長輩不太願意前來、難以發掘新個案,服務量能受限、志工人力逐漸高齡跟減少等問題。其中最辛苦的是關懷據點輔導員加督導只有5位,每位輔導員必須負責20個據點,完全超過中央標準。
陳建議,在長照改革「暖身」時,市府更該着重關懷據點初級預防及健康促進的角色,讓長輩在地安老,也迴歸據點本質透過志工與裡、鄰長相互合作,拓展服務量能,克服山區困境,將服務帶到家門前。
具有長照專業背景的市議員許睿慈則質疑,距離上次定期會半年過去了,每週的長照會議與會人員專業背景是哪些?專家給予意見後的具體作爲及規畫在哪裡?會議是否流於形式?
許也指出,仁愛之家預計於第四季再次招標,但過去已流標四次,再次招標是否有評估過去流標原因,以及未來要如何重新調整?此外,未來的長照園區規畫設置多少身障牀位、多少公費牀位、自費牀位如何收費?這些社會處都必須明訂後才能招商,不是繼續做「打高空式」的願景報告。
許強調,基隆長照園區規模龐大,約莫可開出800牀,再加上原有的240牀,是近1000牀的園區,但經過2017年「長福法」通過後,每一單位上限僅能設置200牀,所以要拆成幾個長照單位,這些都是社會處必須要有認知並解決的部分。
許並建議,針對照服人力不足,也需考量是否既有人力流失,提供人員繼續教育,是社會處可留住人力的福利措施,應考量可否補助教育訓練費用,並需追蹤照服員實際從業後,6年換照還在職的比率,從全面性檢討解決長照人力問題。
社會處長楊玉欣迴應,要執行「有愛城市」的社會福利政策願景,需要做非常多的改變與跨局處的整合,但礙於今年的預算去年已編列,許多創新與改革性的措施,僅能在現有預算下努力進行。
楊強調,根據聯合國公約等精神,對於老人、兒童、婦女以及身障等族羣,會全面照顧並檢討精進,而目前社會處的業務也相當繁雜,許多措施例如無紙化作業等仍有待改善,會收集議員的意見調整執行,也相信明年在充足預算的支持下,能夠有更多作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