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競爭又對抗 中美如何正確相處?雙方學者這樣說

第11屆北京香山論壇今天(13日)下午舉行第五平行分組會議「中美正確相處之道」。美方學者施燦德(右二)與中方學者吳心伯(左二)都認爲雙方應多溝通、多交流。(藍孝威攝)

第11屆北京香山論壇今天(13日)下午舉行第五平行分組會議「中美正確相處之道」。(藍孝威攝)

中美關係既競爭又對抗,如何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美國學者施燦德(Chad Sbragia)建議,建立新的國防關係框架,超出對抗層面,拓展更多的合作領域。中國大陸學者吳心伯認爲,雙方應鼓勵青年、學術、地方政府與NGO非政府組織等多方面交流,也可由專家學者與政府前官員組成聯合委員會,定期開會討論可合作的項目。

第11屆北京香山論壇今天(13日)下午舉行第五平行分組會議「中美正確相處之道」。中美學者都呼籲,雙邊關係需要有更多的溝通與合作。

美國國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員、前美國助理國防部長施燦德觀察,由於美中雙方缺乏信任,雙邊國防關係有些缺失,比如有一些高級軍事對話已經10年沒有召開過。他認爲,美中應建立新的國防關係框架,超出對抗層面,找到更多的合作領域,化解危機、降低衝突。

「當然這很難實現,恐怕未來10年內都是如此」,施燦德建議,對話機制應重視質量而非數量,不然交流只是流於形式,會缺乏深度。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認爲,要鼓勵兩國之間的互動、對話、溝通與交流,儘可能採取任何行動。他舉例,年輕人之間的交流特別重要,抓住任何機會推動雙邊、多邊合作,除了政府層面,也可以推動地方政府與NGO非政府組織、學術之間的交流,很多領域都可以進行;再來就是儘可能減少對抗與衝突風險。

吳心伯建議,在中美之間建立聯合委員會,由專家學者與政府前官員組成,可以制定出互動項目的積極名單與消極名單,3到4個月委員會開一次會,追蹤項目的落實進度。雙方在建設性的基礎上一起努力,爲中美關係創造積極態勢、提升雙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