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每逢過年後必上漲?名醫揭「老問題」:存在40年了

臺灣缺蛋情況嚴重,不少賣場架上沒蛋,或供應稀缺,公告每人每卡限購兩盒。(資料照)

去年雞蛋貴又買不到的亂象今年再度重演,但不少綠營側翼卻洗風向說是認知作戰。精神科名醫沈政男指出,蛋價不是市場機制決定,而是雞蛋報價督導委員會所調控;而進口雞蛋價格波動這兩年則受到疫情與戰爭影響,玉米價格飆高使養雞成本上漲。他還強調,過年期間蛋商給蛋農的收購價格會比平常低,1臺斤會降價3、4元,紅盤價壓低收購價格後,讓蛋價在過年後也會上漲,其實這是老問題了,四十年以後依然存在。

沈政男表示,雞蛋漲價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連鄭文燦都講了,竟然還有人說「缺蛋是認知作戰」。更扯的是,有人竟說:哪裡缺蛋?我每天都吃得到蛋!這樣諂媚官方還不夠,還說外國油價飆漲,臺灣還是很低,實在很幸福!殊不知,剛剛通過的疫後補助條例,有一部份就是拿來補助油價與電價。去年一整年,爲了緩和通貨膨脹,油價與電價也都是被官方補助壓低,沒有真正反映市場機制。

「同理,大家吃到的雞蛋,一顆多少錢,是市場供需決定的嗎?」沈政男指出,是他們決定的:雞蛋報價督導委員會。簡言之,臺灣的蛋價,甚至其他糧食的價格,都不是單純的市場供需機制所決定,而是背後有一個調控機制,以免影響民生,進而影響非民生事項。米價,是不是很穩定?那是因爲有一個公糧的調控機制,米價若太貴就釋出,以得到平抑的效果。同理,雞蛋價格爲什麼不能透過同樣的機制來調控?

沈政男強調,因爲蛋放久了,就變臭雞蛋了。所以說蛋價更容易波動,不容易調控,道理在此。臺灣其實有在調控,也就是進口雞蛋,比如去年進口雞蛋就增加不少,然而主要還是自給,臺灣人吃到的雞蛋幾乎都是臺灣雞所生。這一、兩年蛋價的波動,主要還是受到疫情與戰爭影響,使得玉米價格飆高,進而使得養雞成本上漲,這在全世界都是如此。至於禽流感,臺灣相對不嚴重,因此不是這個因素。

「臺灣蛋價特別在於:過年後也會上漲。」沈政男提到,有沒有聽過「紅盤價」?過年期間,蛋商給蛋農的收購價格,會比平常低,幾乎一臺斤會降價三、四元,理由是你要蛋商過年幫你賣蛋,就跟坐車與洗頭一樣,必須加價。然而,「紅盤價」壓低收購價格以後,有沒有反應在零售價格?前面說過了,蛋價,就不是市場供需機制在決定嘛!他大學課程研究過農產品的產銷機制,其實這是老問題了,四十年以後依然存在。

沈政男直言,你吃得到蛋、你覺得蛋沒有比較貴,這是你個人感覺,不代表客觀事實。蛋價該是多少、有沒有缺蛋,是經濟學,更是農業經濟學,背後有一套很深的道理。臺灣平均每人一天吃一顆蛋,等於一天需要兩千三百萬顆蛋。他對於臺灣早餐店的菜單幾乎都有蛋一向不以爲然:好像沒有蛋就不會做早餐了。但膽固醇高的食物吃太多終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健檢數值已經超標的人,還是不要吃太多高膽固醇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