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總裁:若管理得當,人工智能有可能將全球經濟增速提高8%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青亭 北京報道

當地時間10月1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在演講中警告,大多數國家將面臨低增長和高債務並存的嚴峻局面——未來道阻且長。

“中期增長預計將不溫不火——不會大幅低於疫情前水平,但也遠不夠強勁。其不足以消除世界貧困,不足以創造我們需要的就業機會,也不足以產生政府償還沉重債務、同時滿足巨大投資需求(包括綠色轉型)所需的稅收收入。”她說。

“令人更加不安的是,政府債務高企且不斷上升——即使在通脹推高了名義GDP、導致債務率短暫但顯著下降之後,其仍大大高於疫情前水平。”她說,“在一個嚴峻但有可能發生的不利情景中,債務率可能比我們的基線預測高出約20個百分點。”

“隨着償債額的增加,本已不易的支出選擇變得更加艱難。是修建校舍,還是應對氣候變化?是推動數字連接,還是建設道路橋樑?這就是這些國家終將要面對的問題。”她指出,隨着債務增加,低收入國家的財政空間縮小得更多。

她進一步指出,“雪上加霜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問題重重的時代。冷戰結束後的和平紅利正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在一個戰爭日益頻發、安全形勢惡化的世界裡,國防開支很可能會繼續增加,而援助資金可能更難滿足發展中國家日益增長的需求。”

“不僅發展援助規模太小,而且主要國家在本國安全考慮的驅使下,正越來越多地訴諸產業政策和保護主義,接二連三地出臺貿易限制措施。今後,貿易將不再發揮與過去一樣的增長引擎作用。這就是我在2019年警告過的分裂問題——但目前的情況已變得更糟。這就像給已經不溫不火的世界經濟潑了一盆冷水。”她說。

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她表示,爲了提高增長潛力、減少債務、建設更有韌性的世界經濟,各國必須採取積極行動。 在國內政策方面,政府必須努力減少債務並重建緩衝,做好準備應對下一次衝擊。“各國必須整頓預算——應以可信的方式進行,且在大多數國家還應逐步實施。這包括就如何增加收入和提高支出效率作出艱難的選擇,同時確保政策行動得到充分解釋,以贏得民衆的信任。”

對此,她指出,財政節制從來都不受歡迎,因此,財政調整隻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在許多國家,政治討論越來越支持財政擴張。即使是傳統上持有保守財政立場的政黨,也開始對借錢消費產生興趣。財政改革並不容易,但卻是必要的;改革可以提高包容性、擴大機會。一些國家已經證明這是可以做到的。”

對於如何實現經濟增長,她表示,各國亟需將重心放在改革上:讓就業市場服務於民,通過改革來增強人們的技能,並將合適的勞動者與職位進行匹配;爲了更有效地調動資本,政策制定者需要專注於消除投資環境不利、資本市場深度不足等障礙;用各種方法提高生產率,包括髮展風險投資行業。

在對外政策方面,她呼籲各國攜手合作,以開明的態度共同努力,改善共同的前景。

她指出,我們仍然生活在一個缺乏信任、相互割裂的世界裡,國家安全已成爲許多國家最關心的問題。但她強調,這一現實絕不能成爲拒絕阻止全球經濟進一步分裂的藉口。

以人工智能爲例,她指出,IMF的研究發現,如果管理得當,人工智能有可能將全球經濟增速提高8個百分點。然而,在人工智能領域,世界迫切需要制定監管和道德準則,各國必須儘快攜手合作,應對人工智能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