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於一旦!內神通外鬼 敗在自己人

傳記文學第737期《臺灣兩次核武研發紀實》

筆者因緣際會參與了中華民國史上僅有的兩次核武研發─即再處理計劃,雖然都是以失敗收場,而且第二次更是異常悲慘的結局;但對筆者來說,除了遺憾、傷痛及無愧的驕傲外;在個人的職場生涯及人生上,都有豐富的收穫以及重大且深遠的影響。

民國六十三年七月進中科院,筆者即幸運地參加了第一次的核武研發─新新一期再處理實驗室的工作。從毫無經驗的菜鳥開始,隨着建廠、試俥與輪班逐步進行「做中學」、「訓練及實作」,以至奠定了筆者做爲一個化學工程師的基礎─這都是第一次核武研發所賜予筆者的職涯資產!

第一次核武研發由於「華盛頓郵報事件」引發美國於民國六十六年初對臺強硬幹預而中止,實驗室關閉,設備拆除。筆者當時資歷淺薄,故雖覺遺憾,但感受不若陳勝朗、王唯科及郭載書等資深高層人員深刻。

至民國七十二年參加第二次核武研發─一二三○專案,筆者主辦程序設計及系統協調工作,工作的角色、階層與職責均與新新一期計劃不可同日而語!此可說是自新新一期計劃之後,長官對筆者接續辦理多項建廠計劃之成果及執行能力的肯定!筆者當是殫精竭慮、全力以赴!

兩年零一個月後,建廠設計順利完成,即因赴美留學而轉交予邵博士接辦,隔年暑假返臺探眷亦抽空回計劃參與討論。一二三○專案對筆者而言,猶如親生、親手呵護長大的小孩一樣,投入的心力更是較往昔可謂數倍而不止!是以,對於一二三○專案計劃受到美國人粗暴的摧毀,筆者感受到的傷痛實如「親子被殺」一般,也終於體會到新新一期被美國人強力中止時,郭載書總工程師的椎心之痛,以及在六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唐君鉑召集慰勉會議上的憤慨言語意涵。

第二次的核武研發,「天時、地利、人和」雖勉強掌握住前兩大要素,奈何「內神通外鬼」,敗在自己人手裡,更是隻有徒呼負負!張憲義事件爆發之後,不只一二三○專案計劃被終結,臺灣整個的核武研發體系亦毀於一旦!

民國八十七年,是「張憲義叛逃十週年」,這一年五月十一日,印度甘冒美國經濟制裁的風險,避開美國CIA人造衛星及間諜的監控下,硬是成功地進行了相隔二十四年的「第二次核爆」!五年前(二○一八),即「張憲義叛逃事件卅週年」,印度特別將此次成功的核爆史實拍成電影,片名爲《核彈英雄》,筆者觀看再三,每每激動、唏噓久久方能平復!(四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