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瑞54億美金“打水漂”了

54億美金“打水漂”,輝瑞扼腕長嘆。

根據9月25日發佈的公告,該巨頭自願撤回目前所有獲批用於治療鐮狀細胞性貧血(SCD)的OXBRYTA®(voxelotor)批次,並將停止全球所有正在進行的voxelotor臨牀試驗和擴大可及性計劃。

兩年前,輝瑞砸錢買下這款已經成功商業化的產品。但令其始料未及,Oxbryta落得個草草收場。

此次決定基於新的臨牀數據,“現在表明Oxbryta的總體益處不再超過其批准的鐮狀細胞性貧血適應症中的風險”。簡言之,輝瑞的產品已經無法遏制併發症和死亡風險的這批野馬,可能導致血管閉塞性危象和致命事件。

被寄予厚望的當家產品如今離場立場,留給輝瑞和鐮狀細胞性貧血的想象力因此蒙塵。

輝瑞,難。

▍名星隕落

輝瑞願意在鐮狀細胞性貧血上燒錢54億美元,並非一時意氣用事。

從歷史上看,針對鐮狀細胞性貧血的根本原因及其急性和慢性併發症的治療需求一直很高。雖然在發達市場中鐮狀細胞性貧血很少見,但全球有450萬人患有鐮狀細胞性貧血,超過4500萬人患有鐮狀細胞性貧血。

鐮狀細胞性貧血主要發生在祖先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身上,但也發生在西班牙裔、南亞、南歐和中東血統的人身上。可見市場容量之廣、商業價值之大。

因此,早在幾年前,輝瑞就開始了自己的佈局。在2022年的併購狂潮中,它斥資54億美元收購了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GBT),而Oxbryta就是其中的核心。

當時,輝瑞表示,Oxbryta和GBT的鐮狀細胞性貧血產品線有可能實現全球總銷售額超過30億美元的峰值。

公開資料顯示,Oxbryta通過增加血紅蛋白對氧的親和力起作用,可抑制鐮狀血紅蛋白聚合以及由此導致的紅細胞鐮狀化和破壞,從而導致溶血和溶血性貧血,這是每個鐮狀細胞性貧血患者面臨的主要病症。

彼時,該藥物一度風光無量。2019年,FDA加速批准Oxbryta片劑用於治療成人和12歲及以上兒童的鐮狀細胞性貧血。

2021年12月,FDA還擴大了Oxbryta在美國用於治療4歲及以上患者的鐮狀細胞性貧血的批准範圍。可見也曾對其報以厚望。

除了FDA,Oxbryta還曾被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授予優先藥物(PRIME)稱號,並被歐盟委員會(EC)指定爲治療鐮狀細胞性貧血患者的孤兒藥。

2022年2月,歐盟委員會授予Oxbryta營銷授權,用於單藥治療或與羥基脲(羥基脲)聯合治療成人和12歲及以上兒童患者因鐮狀細胞性貧血引起的溶血性貧血。

自2019年首次獲批以來,Oxbryta已在全球35多個國家獲批。直到2022年被輝瑞收入囊中,去年,Oxbryta的全球銷售額達到3.28億美元,表現並不強勁。

事與願違。今年早些時候,輝瑞因患者招募困難,結束了傳統GBT候選藥物(一種名爲 inclacumab 的 P-選擇素抑制劑)的兩項後期鐮狀細胞性貧血試驗中之一。

這是戲劇性的一幕,從高價被收購走到今天,Oxbryta自以爲背靠大樹,卻在兩年後匆忙退市收尾。輝瑞選擇與之割席,一顆全球鐮狀細胞性貧血市場翹首以待的明星,倏忽隕落。

面對這一打擊性極強的徹底失敗,輝瑞對外表現略顯樂觀,該公司表示,預計撤出該藥物市場不會影響其2024年的財務預期。

▍“掘墓人”CGT

輝瑞的失敗並非突然來襲,而是後來者居上帶來的鞭策。

早前,FDA曾批准兩種鐮狀細胞性貧血基因療法——Vertex和CRISPR Therapeutics 的產品Casgevy以及藍鳥生物公司(bluebird bio)的產品Lyfgenia。

該決定基於一項臨牀數據,表明上述一次性療法可以減少或消除鐮狀細胞性貧血患者的血管閉塞危機。

巧合的是,血管閉塞危機正是導致輝瑞黯然離場的主要原因。

細胞基因療法(CGT)正在從略帶硝煙氣息的競爭態勢中進入市場視野。開創性、改變遊戲規則、變革性、歷史性這些宏大的詞彙,也經常用來形容細胞基因療法。

這一療法通過將外源正常基因導入靶細胞,以糾正或補償缺陷和異常基因引起的疾病,甚至能達到一次性永久治療。

除了鐮狀細胞性貧血,在市場前景更廣闊的血友病、β地中海貧血領域,細胞基因療法同樣不遑多讓。

2019年,全球首個治療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TDT)的基因療法Zynteglo(LentiGlobin,bb1111,含βA-T87Q珠蛋白編碼基因的自體CD34+細胞)就曾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有條件批准,其研發公司就爲上文的藍鳥生物公司。

2020年9月,EMA授予Zynteglo治療鐮狀細胞性貧血的優先藥物資格(PRIME),此前,EMA還授予了Zynteglo治療細胞性貧血患者的孤兒藥資格(ODD)。

在美國,FDA同樣授予了Zynteglo治療細胞性貧血患者的ODD、快速通道資格(FTD)、再生醫學先進療法資格(RMAT)、罕見兒科疾病資格(RPDD)。

基因療法對血液疾病的治療提供了“一勞永逸”的新思路,這已經是業內共識。傳統藥物以及新型抗體藥物將直面基因療法的衝擊。

早在1991年,我國科學家就進行了世界上首例血友病B的基因治療臨牀試驗。現階段多個基因治療臨牀試驗已經表現出了良好的療效與進展,如BioMarin公司的A型血友病基因療法BMN 270已於近期提交了BLA申請,血友病的用藥市場格局即將被基因療法所改變。

即便如此,細胞基因療法仍有一座大山需要翻越——高昂的價格。

例如,Vertex和CRISPR將Casgevy的定價爲220萬美元,而Bluebird表示將爲 Lyfgenia定價310萬美元,這引發了人們對產品覆蓋範圍和可及性的質疑。

大多數基因療法的價格都超過100萬美元,而世界上最昂貴的藥物——CSL Behring和uniQure的血友病B治療藥物Hemgenix的治療費用最高可達350萬美元。

今年早些時候,臨牀和經濟評論研究所(ICER)評估認爲 ,如果定價在135萬美元至205萬美元之間,Vertex和bluebird的療法都將達到成本效益閾值。

但無法忽略的是,細胞基因療法已經開創了血液病治療的另一個紀元。惜敗的輝瑞或許不會是唯一。

▍割肉求全

鐮狀細胞性貧血是輝瑞血液部門的重點之一,不過此前,輝瑞針對鐮狀細胞性貧血患者的實驗性藥物rivipansel的關鍵性III期臨牀研究RESET失敗,未能達到其關鍵的次要療效終點。

因此,輝瑞選擇用消費補充短板。得益於新冠疫苗的強勁銷售,輝瑞手頭有大量現金用於新的交易

“重金求藥”是輝瑞一向的態度,根據輝瑞官網公佈的信息,自2016年以來,輝瑞一共發起了11起併購案,通過這些併購案件,輝瑞不斷完善產品管線,守住製藥業的“王座”。

如今,短暫但尖銳的失敗明晃晃的被擺在輝瑞眼前,輝瑞也給出了自己的應對策略——退市,及時止損。

COVID-19的紅利並不能持續太久。隨着行業熱點的轉向,“千億美元營收”的成就之後,是輝瑞不斷下調的營收展望。輝瑞股票節節攀升的神話早已淪爲過去式。相反,自2023年年初以來,輝瑞股價已從每股近57.17美元跌至28.93美元(截至發稿前股價),接近腰斬。

自此,輝瑞正式展開了“成本削減計劃”。

2023年,輝瑞對外表示,它上調了成本削減計劃的目標,預計在2024年年底前節省40億美元,比當年10月宣調的預期還要減少5億美元。輝瑞高管沒有詳細說明具體的削減成本措施,只表示70%的削減將來自研發,其餘30%來自銷售、信息和行政職能。

可以說,進入“後COVID-19時代”,輝瑞就彷彿陷入一種“波動”的惴惴不安。此次與鐮狀細胞性貧血產品的徹底割席,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輝瑞正在挖骨消肉,從而追求一種更大的確定性。

更大的流血此前早已發生。

2023年年初,輝瑞旗下罕見疾病治療產品就已被“優化”。

根據公開資料,輝瑞剝離包括了神經病學和心臟病學領域的大部分早期罕見病項目,以及尚未進入臨牀試驗的基因治療項目。而從最新公佈的前期管線來看,輝瑞罕見病/非惡性血液學管線中,只有VTX-801一款藥物身影。

掙扎中的輝瑞在積極挑戰、努力尋找新的商業平衡。

輝瑞曾公開表示,公司將計劃擴大對業務發展的依賴,通過合作伙伴關係從外部Biotech獲得更多藥物項目,阻止其財收的進一步下滑。

即使如此,輝瑞恐怕還是不能高枕無憂。墜落一旦發生,似乎就難以終止。等待輝瑞的是大廠壓力下的轉型和競爭,已經開始,遠未結束。

(來源:同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