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自然科「3多1沒有」 教師解析:多可獲中等以上成績

113年國中教育會考18日、19日登場,有19萬名考生參加會考。圖爲考生要求國中服務區陪考教師在考試前,替她「醍醐灌頂」,場面溫馨有趣。(郭吉銓攝)

113學年度國中教育會考於19日舉行第2天考試,在自然科試題方面,臺北市立萬華國中生物老師王美玲評析,試題由基本觀念題型出發,漸次發展到高層次的活用題,結合學生生活經驗,涵蓋重要學習觀念,難易適中,且具鑑別度,而整體考題最大特色在於「3多1沒有」,即文字、圖表與情境多,計算題偏少。自然科補教老師楊過認爲,整份試題「難題3題都不到」,考生如果在考前有正確複習,大多能獲得中等程度以上的考試結果

在理化方面,臺北市立古亭國中理化老師劉權賢表示,試題能評量學生是否能綜合應用所學,從圖表資訊提取訊息。過去的舊題型只有問學生哪個對或錯,創新題型聚焦在學生對於科學知識或看法的「表達能力」,像是第 6 題,「如何修復銅線裸露的電線」的題型,過去考生大多會直接記憶答案選出,但本題的設計,目的要問出學生「爲何要或不要這樣做」。

臺中市立中港高中理化老師張文昭指出,出現不少科學閱讀、媒體識讀等相關題型,評量學生能否從生活中網路與媒體文章, 深入理解報導的訊息,如第 2 題食品添加物、第 7 題清末銷燬鴉片虎門銷煙、第 17 題牙齒受到酸性飲料酸蝕等題目,都是本次理化特色考題。

張文昭特別提到,第 32 題敘述的是優酪乳中甜味劑含量, 由於不易被人體消化,會由尿液排出,經過濃度推算,竟可檢知國外某游泳池可能的尿液總量。該題是本次理化亮點考題,有趣、靈活且符合生活化。

新北市立永平高中地科老師沈文俊指出,不少題目取自於生活當中,例如第 31 題爲最容易觀察到的正午陽光直接照射範圍,是從稀鬆平常的自然現象,結合學生多元能力的展現,是很有鑑別度及活學活用的題目;而第 44、45 題爲結合跨科概念的「能量與能源」與「碳排放」環境議題,學生須從題幹中閱讀文本找出該國對未來發電方式的期望,轉換 成正確的表格。

自然科補教老師楊過說,今年自然科出題有着大量圖表,其中41題有圖有表,9題爲純文字,如果想要拿高分,除了要掌握觀念定義,也就是具備邏輯感、關鍵字選取等素養能力,就能獲得好表現;不過整份試題「難題3題都不到」,考生如果在考前有正確複習,大多能獲得中等程度的考試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