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擊AIT理事卜道維 民進黨批悖離事實、誤解臺灣民意
總計 票。
▲美國學者卜道維(David Brown)認爲反服貿運動,隱含民進黨選舉動員成分。(圖/記者陳明仁攝)
美國兩岸學者、美國在臺協會(AIT)理事卜道維(David Brown)就臺灣的服貿爭議指出,美國的國會運作不容許任何「妨礙議事」的舉動,「我們不會視民進黨的阻撓策略爲具有正當性的民主行動」,甚至以重話批評民進黨,「是臺灣民主轉型過程中的一項挑戰」。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前駐美代表吳釗燮與國際部主任劉世忠,31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尊重美方個別學者的立場,但強調卜道維的看法不僅悖離事實,更徹底誤解臺灣民意走向,相信參與「太陽花學運」的學生與公民團體無法認同,甚至覺得可笑。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SAIS)教授,同時也具有美國在臺協會理事身分的卜道維,28日在華府外交界刊物尼爾森報告(Nelson Report),就民進黨籍立委蕭美琴26日向美方發出的公開信函提出上述迴應。
蕭美琴投書內容中指出國民黨服貿協議前從未與受影響行業諮商,國會未獲簡報,也未事前通知,官方在沒有國會同意下執行,上徵候纔有跨黨派協商、公聽會與逐條審查表決。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認爲卜道維的看法,污衊了臺灣自主公民與團體。(圖/記者黃克翔攝)
卜道維在回批民進黨的文章中則指出則指稱蕭美琴省略了大部分服貿協議事件的發展過程,「反服貿學運」是民進黨爲選舉考量所進行的動員。對此,吳釗燮表示,卜對臺灣民意是「徹底誤解」,他應該多來臺灣,瞭解基層對馬英九累積多少「怨氣」;何況,卜未提及核四、大埔事件、關廠工人事件、洪仲丘事件,直接定調反服貿運動是民進黨選舉動員,這對臺灣公民社會是相當大的污衊;至於卜指控民進黨是臺灣民主轉型過程中的「挑戰」,吳釗燮反擊,讓50萬自主公民走上街頭的,是「破壞民主的馬英九」,不是民進黨。
▲民進黨國際部主任劉世忠指出,卜道維的觀察與國際主流沒有有很大的落差。(圖/記者陳明仁攝)
劉世忠則批評,不應以偏狹、片面或只從「兩岸關係」的角度看待反服貿運動,而應觀察臺灣社會對執政者累積多少不滿,並同步爆發在這場運動中。此外,他以國際主流媒體對學運的報導爲例,突顯卜道維的觀察有所落差,包括《經濟學人》指出,「馬英九兩岸歷史地位的夢已難圓」、《金融時報》提到,「330大遊行強烈展現對中國深感厭惡」,以及《美聯社》「馬英九與中國靠攏的招牌政策遭遇挑戰」。
▲劉世忠強調,反服貿運動不應單從兩岸關係角度觀察。(圖/記者徐文彬攝)
吳釗燮表示,他第一時間已透過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向卜道維查證信函內容,卜強調純粹是他「個人觀點」,並未和華府官員有過任何接觸與討論。
吳進一步指出,25日美方針對反服貿行動的立場,已透過國務院副發言人哈夫女士(Marie Harf)說明,即是「美國當然支持臺灣充滿活力的民主,臺灣民主允許就各項議題進行健全的政治對話,有關兩岸服貿協定議題,得由臺灣自行決定,美方希望對話能在和平並符合公民社會法律下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