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雄:外力干涉臺灣國防

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黃煌雄舉行「2024年國防評估報告」新聞發佈會,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左)與和平安全中心執行長李喜明(右)出席。記者曾原信/攝影

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安全中心昨天發佈「二○二四國防評估報告」。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指出,國軍當前三大新趨勢是「組織增胖、員額增加、預算增多」,一改過去廿餘年持續精簡的趨勢,但對於如此重大改革方向,政府卻未提出令人信服的公開論述,諸如恢復徵兵等政策,更充滿外力的投影。黃煌雄表示,蔡政府第二任期,可說是外國因素介入我方國防決策管道最多元、聲量最大的階段,這些將成爲賴清德政府的歷史重擔。

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否認有外力干涉。顧立雄說,兵役役期調整是因應敵情威脅、建軍備戰需要,以及國土防衛構想的改變,所以需要一年期義務役人員補充部隊,進行更實戰化的訓練。

黃煌雄是最早關注國防政策的民進黨民代;此後李扁馬三任總統,都曾提名其擔任監委。他擔任董事長的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成立智庫「和平安全研究中心」,由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擔任執行長,推出國防評估報告。

黃煌雄指出,廿餘年來的國防變革成爲U字型,在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內反轉攀升。一九九○年代以來,國軍多次組織變革,一貫精神是組織減肥瘦身;近年擴編新興兵力、增設新訓守備旅等政策,卻從根本上改變先前趨勢。預期幾年間,國軍總員額可能回覆到「精進案」水平,即廿七萬五千人。另一個反轉的趨勢,是國防開銷的比重:自制武器或向美軍購有增無減,致使國防預算加上特別預算的總額,不斷增加。

黃煌雄說,自己擔任監委期間,曾深度訪談歷任參謀總長與國防部長,這些主事者在決定改革方向的過程,幾乎不受外力介入與干擾。當前的新趨勢,特別是一年期義務役的實施,決策過程卻充滿外力投影,不僅外國政府,包括國會議員乃至智庫學者、退將、媒體,都試圖發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