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身邊的女人──珍嬪頂嘴 慈禧怒令扒衣杖打(二)

用手段讓珍妃流產

光緒一「關懷」就出事了。他先問玉銘的履歷:「你以前在哪個衙門任職啊?」光緒這是問他之前的官職。玉銘沒當過官,又不會說話,張嘴回答:「回皇上,奴才在木器廠當差。」話一出,朝堂上的大臣們都樂了,原來又是一個「特任」官員啊。光緒臉上也掛不住了,叫玉銘將履歷詳細寫來。玉銘就拿着紙張筆墨,跪到殿門外面寫去了。問題是玉銘壓根就不識字,玉銘不識字但是有錢,想買個官光宗耀祖,珍嬪和她兄弟也沒細問就收錢了。誰想還要當這滿堂文武的面寫字啊?好大一會兒,光緒問怎麼還沒把履歷交上來啊,太監出去一看,玉銘跪在地上,汗流浹背,只在紙張畫了歪歪扭扭幾條槓呢。新任四川鹽法道竟然不識字!消息傳出,輿論譁然。

於是就有大臣彈奏珍嬪賣官鬻爵了,還有人把消息捅到了慈禧太后那裡。此時的慈禧剛剛「歸政」光緒沒多久,對光緒掌權不放心,現在醜聞爆發,慈禧也爆發了。她當衆拷問珍嬪,從其住處搜獲記有賣官收入的帳本。之前,慈禧對珍嬪已經沒有了好感,現在賣官一事讓慈禧厭惡起了珍嬪這個恃寵揮霍、干涉朝政的后妃。據說,性情倔強的珍嬪和慈禧發生了激烈的言語衝撞。慈禧說她干預朝政,她就反脣相譏,說就慈禧「沒有」干政。慈禧勃然大怒,將珍嬪「褫衣廷杖」,也就是扒去衣服當衆杖打。這次懲罰很重,珍嬪先是「人事不省,六脈沉伏不見,抽搐氣閉、牙關緊急」,後來「周身筋脈顫動、痰中帶血」,經過二十多天臥牀休息和治療才痊癒。

這是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十月月底的事情。之前珍嬪因爲慈禧六十大壽已經升爲珍妃,沒當幾天就被慈禧太后降爲貴人,姐姐瑾妃也受連累,被降爲貴人。珍妃手下的太監數十人,有的被髮配充軍,有的被秘密處死,有的被立斃杖下,就連伺候珍妃的宮女也被驅逐出宮。

經過這件事後,慈禧很珍妃的關係決裂了。珍妃在後宮的日子很難過,經常受到慈禧的責罵。德錫在晚清宮中擔任侍衛,回憶說,在這種情況下珍妃曾經懷過孩子。但是就在珍妃懷孕大約三個月的時候,他們與慈禧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不好,還產生了比較大的衝突,珍妃頂撞了慈禧,於是慈禧就派人打了珍妃,光緒一看情況不好,馬上給慈禧跪下,並且告訴慈禧,珍妃已經懷孕了。這讓慈禧接受不了。因爲當年慈禧把隆裕嫁給光緒的時候,她的期望值是非常大的,據說還在懿旨中講明:他們的兒子就是將來皇位的繼承人。慈禧希望以此「把大清皇帝的血統與自己家族葉赫那拉氏緊緊聯繫在一起」。後來,慈禧通過一些手段讓珍妃流產了。婆媳兩人的關係就更差了。

珍妃落井版本多

一八九八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被幽禁於中南海瀛臺;珍妃也被幽閉於宮西二長街百子門內牢院。很多人認爲珍妃被打入冷宮,是因爲她支持光緒維新變法,與擅權專政的慈禧太后產生了直接矛盾。珍妃有個弟弟叫志錡,在戊戌變法期間和維新派關係密切,也有「嘗偵宮中密事,輸告新黨」的記載。但說珍妃在遭到慈禧懲處的情況下依然參與變法,則缺乏證據。很可能是慈禧鎮壓了維新變法之後,順帶着把討厭的珍妃打入冷宮。

一九九○年,八國聯軍兵臨北京城下。慈禧帶光緒倉促西逃。臨行前,紫禁城樂壽堂前的井蓋被打開,珍妃掉到井裡死了,時年二十六歲。這就是珍妃落井事件。

在細節上,珍妃落井疑問重重。首先,兇手是誰?有人說是李蓮英推珍妃入井,有人說是太監崔玉貴推的,有人說是珍妃被逼自己跳入井中的。多數人認爲不管誰是直接兇手,慈禧肯定是幕後的黑手。不過德錫爲自己的姑姑慈禧辯解說:「(慈禧和珍妃關係不好,)但是隔閡歸隔閡,老太后要殺珍妃的心卻沒有。」他覺得這是一樁突發事件。

第二,珍妃爲什麼會被推入井中殺掉,難道僅僅是慈禧先前對她的惡感,還是另有原因?清宮末代大太監小德張過繼的孫子張仲忱在《我的祖父小德張》中說慈禧挾光緒西逃之時,珍妃正患天花,病臥在牀。珍妃懇求放歸孃家養病。但這與宮中禮制不合,慈禧遂逼迫珍妃投井自盡。這又是一個珍妃掉井的版本。

第三,珍妃臨死前有什麼言行?許多作品提到珍妃反對慈禧裹脅光緒西逃,認爲西方對光緒皇帝友善,能夠接受光緒皇帝。在國破之際,光緒皇帝應該留在北京主持殘局。這恰恰打中了慈禧的軟肋:西方接受光緒不接受我慈禧,我留光緒在北京不是自棄權力,讓光緒掌權嗎?這可能導致慈禧下定決心要處死珍妃。那麼,珍妃在死前有無抗辯,有沒有提議光緒帝留在北京收拾殘局?

第四,光緒皇帝有無在場?我們先來看看隆裕皇后是怎麼說的。民間流傳隆裕皇后和珍妃的關係很不好。因爲珍妃得寵,也因爲珍妃很聰明,把宮裡的典禮禮節學得很好,而隆裕皇后卻老出錯,結果許多宮中典禮只好由珍妃代替皇后來主持。這些都引起了隆裕的忌恨。

隆裕說:「很多人都說是我嫉妒告她黑狀,所以老太后派人把她推到井裡去了。其實事情是這樣的:當時與八國聯軍戰敗後,洋人軍隊打到了北京。於是在完全沒有取勝希望的情況下,老太后西行。當時的情況非常緊急,因爲誰也不清楚這幫洋人最後會幹什麼?會不會像燒圓明園那樣,把紫禁城也燒了。當然西行帶不了那麼多人,因爲人多了就會成爲負擔。」(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