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真》威爾史密斯打人與兒童媒體識讀
黃愛真》威爾史密斯打人與兒童媒體識讀(圖/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兒童與閱讀專欄】近來,常常看到教育領域人士,轉載一篇教師在課堂上操作的媒體識讀課程,課程主題爲近期媒體熱議,美國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威爾史密斯打人事件。
教師相當有技巧地將事件重要議題分割,並從摘自媒體的多重角度訊息,一一對孩子提問,孩子接收到不同的訊息,反映不同,在各種題問的舉手表決時,顯示了國小高年級孩子被媒體訊息操弄的例子。老師並建議孩子要有獨立思考、查證、判斷的能力。
轉寄的標題,筆者見到的是「很棒的社會課引導思考」。
大人迷思
筆者想要提出的是,第一,老師課程中,一個個單向的提問與孩子的舉手表決,能叫做引導孩子「思考」嗎﹖或是教師的自言自語﹖第二,教師的提問忽略了孩子觀點,並預設孩子被媒體誤導的結果,因此我們見不到,是否有從頭到尾未舉手的孩子,或者過程中未舉手的孩子的想法,而被文章引導,以提問大人的觀點思考。過程中,在教室現場的孩子,其實在「思考」中,並不存在。
兒童學/兒童哲學的訓練,或許有機會讓大人的迷思被點開,轉而關注孩子。
提問與討論
筆者近期閱讀臺灣推動兒童哲學教父,楊茂秀教授等人著作,《討論文化-以練習的藝術爲沃土,播種思考實驗的種子》(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出版),這本書即將在五月份與教授對談使用,爲生命教育中心爲教師們設計的兒童哲學課程。書籍中提到提問是探索的關鍵,
「不要以爲…問與答就一定有助於公民素養的提升。傳統的教學中,問答往往成了洗腦的工具。因爲由權威設計提出的問題,往往設定好答案。這種問答我們稱之爲竹節式的線性思考,…。兒童哲學的設計中有「問問」的活動。「問問」的活動,參與談話者的問與答,全部都要用問句,不能使用肯定句、否定句、驚歎句。(詳見IAPC教材中的《靈靈教師手冊》)」(頁21)。
回到教師引導媒體識讀上,是否有學生,從頭到尾都沒有迴應老師的「媒體識讀」提問﹖老師沒有關注少數學生想法,是否老師達到設定教育目的即下結論,也就是,老師提問其實有預設立場﹖老師是否成爲已設定答案的權威人士﹖這兩堂課算是「討論」課嗎﹖
小結
兒童提問與討論的思考課程,需要放掉大人中心,看到孩子立場或者不預設立場,纔可能接收到孩子的訊息。但是要達到以上目標,破除自身迷思,何其困難﹖或許這也是兒童學/兒童哲學迷人之處,提醒大人和孩子對話的謹慎之處。也就是說,或許藉助老師的媒體識讀課程,除了威爾史密斯事件外,還可以深入探索「兒童提問、討論與思考」的後設思考。
參考資料:
《討論文化-以練習的藝術爲沃土,播種思考實驗的種子》,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出版。
圖像出處:黃愛真拍攝
作者爲臺東大學兒童文學所博士、教育部閱讀推手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