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銳評:國家要求滴滴出行下架整改爲何深得人心

國家網信辦4日晚間通報,經檢測覈實,“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已通知應用商店下架該APP,要求滴滴出行認真整改。

國家網信辦的通報在第一時間受到公衆的普遍支持。滴滴出行據報道佔有中國網絡叫車至少80%的市場份額,無數人在使用它,滴滴如何使用這些信息,公衆當然很關心。

互聯網時代爲人們提供了各種方便,但不知不覺之中,公衆的個人信息安全也變得非常脆弱。一個人使用了某項服務,他的相關個人信息就被自動抓取記錄了下來,我們經常在網上被要求授權自己的某個信息被記錄使用,而那個時候基本沒有拒絕授權的選擇。人們無奈地面對了一個現實:自己的個人信息乃至部分隱私已經進入了大型公司的數據庫,這是否會危害我們的安全,作爲個人我們只能聽天由命。

滴滴出行屬於網絡高科技公司,它對在中國普及網絡叫車服務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但它無疑也是大型互聯網公司中掌握個人出行信息最詳細的。網信辦的通報指出滴滴出行“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這很讓人擔心。滴滴出行似乎已經有能力對一個人的行爲習慣進行“大數據分析”,這對個人來說當然構成了潛在信息風險。

我們希望,互聯網巨頭對應用者的信息收集遵循最小化原則,而非一網打盡的最大化原則。然而很多人懷疑,自己的信息被有的互聯網公司做了最大化採集,被商用還屬於比較輕的侵權,有些信息一旦泄露,可能給一些人帶來意外的麻煩和衝擊。

人們尚不瞭解滴滴出行具體是如何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但國家及時站出來保護個人信息,這一行動本身帶給了人們國家在管這件事的信心。重要的是,互聯網巨頭往往在本行業走在了前頭,國家不能夠任由它們成爲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規則制定者,標準一定要掌握在國家手中,從而確保那些巨頭在收集個人信息方面是剋制的,遵循最小化原則。決不能讓任何一家互聯網巨頭成爲比國家掌握還詳細的中國人個人信息的超級數據庫,更不能給它們對那些數據的隨意使用權。

尤其是像滴滴出行這樣的公司,它在美國上市,其排第一第二的股東都是外國公司,國家對它的信息安全監管更需要是嚴格的,這既是維護個人信息安全,也是維護國家安全。監管不意味着限制發展,只有排除了風險後,用戶才能更加放心,未來的市場空間纔會更加廣闊。

滴滴被國家實施網絡安全審查 暫停新用戶註冊

7月2日晚間,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在官網發文,宣佈對“滴滴出行”啓動網絡出行安全審查。

公告稱,爲防範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

爲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工作,防範風險擴大,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註冊。

對此,滴滴出行迴應稱,滴滴將積極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審查期間,將在相關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全面梳理和排查網絡安全風險,持續完善網絡安全體系和技術能力。

美東時間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爲“DIDI”,發行定價爲14美元,位於13美元/ADS至14美元/ADS的發行區間上限。

儘管上市甚是低調,沒有發佈會,也沒有敲鐘儀式,但是交易卻十分活躍。

上市首日,滴滴股價高開低走,開盤後不久一度漲超28%,收盤漲幅縮窄至1%,全天振幅近28%,市值一度超過5000億人民幣。或受審查影響,7月2日,滴滴股價以下跌近11%大幅低開,隨後跌幅有所收窄。

據瞭解,此次滴滴接受審查的背景是去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網絡安全審查辦法》。

網絡安全審查重點評估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採購網絡產品和服務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包括:產品和服務使用後帶來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擾或破壞,以及重要數據被竊取、泄露、毀損的風險;產品和服務供應中斷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業務連續性的危害;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開放性、透明性、來源的多樣性,供應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爲政治、外交、貿易等因素導致供應中斷的風險;產品和服務提供者遵守中國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情況;其他可能危害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和國家安全的因素。

通常情況下,網絡安全審查在45個工作日內完成,情況複雜的會延長15個工作日。進入特別審查程序的審查項目,可能還需要45個工作日或者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