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撤「15種樹易製造臭氧」公文 學者:種樹應考量環境特性
▲環境部提供15種「易製造臭氧」植物挨批,學者認爲,不應只用單一指標作爲評估標準。(圖/環境部提供)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環境部日前發函公佈15種避免造成空污樹種引發爭議,環境部決議發函廢止。學者表示,從減少空污效率而言,種植樹木不能只考量異戊二烯(Isoprene)排放量,也需考量植栽所在的環境特性,例如在都市地區,減少異戊二烯排放量,對臭氧生成量減少纔有較大效益,且不應只以單一指標作爲評估標準,以免造成大衆誤解或形成錯誤政策。
環境部委託成大研究案,日前發文給相關政府單位和各縣市政府,指臺灣肖楠等15樹種因爲「異戊二烯」排放率高,易衍生臭氧而影響空品,建議儘量避免種植。消息傳出引發反彈,更被學者批評「本末倒置」,環境部今天邀集學者專家討論後,決議將函予以作廢。
臺灣最佳環境科學家之一、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志忠指出,國內外衆多研究顯示,植物排放的異戊二烯與輻射、溫度以及樹種有密切關聯,且植物會隨周遭溫度升高而快速增加異戊二烯排放量。在高溫亞熱帶及熱帶都市,植物所排放的異戊二烯生成臭氧的量及對空氣品質的負面影響,理論上很可能遠比溫帶都市來的大。
張志忠進一步說明,全球不同城市在不同季節,異戊二烯約佔生成臭氧總量比重有很大差異,一篇研究觀察臺北都會區植物排放的異戊二烯濃度對臭氧生成影響,相較於世界上其它溫帶都市及鄉村地區的夏季異戊二烯平均濃度,在高溫亞熱帶的臺北都會區夏季白天時期,觀測到的異戊二烯更高。
不過,張志忠指出,種植樹木不能只考量異戊二烯排放量,也需考量植栽所在環境特性,且環境中空污不只臭氧,懸浮微粒也是重要污染物質,不同樹種滯塵量效率(攔截微粒、淨化空氣)優劣也可作爲改善空污的考量之一。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孫義方認爲,成大這篇報告在說明綠化好處及價值,但植物是否真的會造成臭氧增加,還需要更多研究。植物提供陸地生物生長、存活、繁殖所需的一切,固碳或是減少空氣污染只是其對生態系服務提供的一小部分功能。若要評估植樹造林功能或是選擇適合樹種,應從多方面考量,不應只以單一指標作爲評估標準,以免造成大衆誤解或形成錯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