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相信廣義相對論?早就有物理實驗證明其正確性!

在1905年的學術園地,愛因斯坦如智者般開啓了狹義相對論的大門。他通過歸納法的智慧,將光速不變的現象昇華爲光速不變原理,從而認爲宇宙間的每個角落都洋溢着同等的物理智慧。爲了達成這一目標,愛因斯坦重新解讀了長度、時間和質量的概念,使得這些原本穩固的量隨着物體運動速度的加快而變得活躍起來。

然而,狹義相對論終究只是物理宇宙的冰山一角。現實中,物體不僅具備速度,更有加速度;不僅存在於空間之中,空間亦因物質的存在而有了起伏變化。

於是,愛因斯坦再次藉助歸納法的力量,將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的表觀等價性提升爲等效原理,將兩者的定義合二爲一。由此,作爲物質實體的存在與作爲宇宙舞臺的空間建立了深層的聯繫。空間能左右光子等一切物質的行蹤,物質也能使空間呈現出幾何之美。這種轉變,讓我們的世界觀從機械的框架中躍出,步入了幾何的殿堂。

本質上,這開啓了我們認知的格式塔轉換。這種轉換,需要通過實驗的驗證與推動才能向前邁進。廣義相對論早期的驗證實驗有三個,它們是水星進動、光線彎曲以及引力紅移,這三者對廣義相對論的確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因而被譽爲廣義相對論的三大經典實驗。

以水星進動作爲例,它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並且擁有較大的偏心率,即它的軌道最短距離與最長距離的比值較小。自19世紀初,科學家就發現,水星在繞太陽一圈後,其最長距離與太陽的連線會呈現出一個微小的進動。在物理上,我們稱之爲進動。通過對歷史觀測數據的分析,我們得知水星每世紀的進動約爲5600秒。根據經典力學的計算,我們排除了其他天體對水星的進動作用,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無法解釋的43秒進動。這便是著名的水星剩餘進動。

當時,經典力學如日中天,衆多科學家渴望以此爲契機,實現科學的又一次飛躍。在隨後的幾十年裡,科學家們提出了上百種物理假設來解釋這43秒的進動,例如存在小行星和太陽的扁率等。然而,這些假設要麼無法獨立解釋水星的43秒進動,要麼會進一步要求金星、地球等行星也產生顯著的進動,這與實際的觀測並不相符。於是,對水星剩餘進動的探索陷入了僵局。

而廣義相對論作爲一種新的物理理論,它自然被期望能解決水星剩餘進動的難題。最初,由於計算錯誤,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的結果僅得出了43秒的1/3進動。然而,經過不斷的探索與努力,愛因斯坦在1916年終於計算出了完整的43秒水星進動。因此,水星剩餘進動實驗被視爲廣義相對論得到驗證的第一個實驗。

不過,故事並非就此結束。有科學家提出,既然引起水星進動的因素多種多樣,那麼水星剩餘進動的43秒是否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產生的呢?例如,美國物理學家迪克在上個世紀60年代提出了新的理論,能夠解釋40秒的水星進動。如果太陽的扁率能每世紀產生3秒的進動,迪克的理論便是正確的。然而,此時廣義相對論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科學家們遵循着奧卡姆剃刀原則,傾向於用單一理論來解釋現象。

光線彎曲是愛因斯坦首個預言的實驗,也是廣義相對論獲得認可的關鍵實驗。實驗原理是利用日蝕時拍攝太陽一側的照片,記錄下太陽背景中的星光。半年後,當地球轉到太陽前,在無太陽的情況下,再次拍攝相同區域的照片,通過對比兩張照片,記錄星光的位移。如果光線確實經過太陽彎曲,那麼每個星光都會有一個向中心的位移。

實際上,這個實驗極具挑戰性,不僅需要藉助日蝕拍攝,而且爲了避免日冕的影響,只能選擇距離太陽較遠的星光(10個太陽直徑以外),但又不能太遠(20個太陽直徑以內),否則光線彎曲效應太小,易被其他因素掩蓋。

因此,實驗結果並非直接數值,而是需要統計的數據。對於這些數據,有兩種統計方法:絕對法直接對比兩張照片的差異,相對法則假設照片邊緣的星光無位移,並將其調整爲零,再根據這一尺度調整其他星光的位移。之所以使用相對法,是因爲乳膠照片在乾燥過程中會收縮,產生星光位移,需要排除這一因素。

不幸的是,兩種統計結果差異巨大,至少相差10%。然而,幸運的是,主持該實驗的人是廣義相對論的堅定支持者愛丁頓。經過統計和修正,實驗結果基本符合愛因斯坦的預言;廣義相對論因此被視爲得到了驗證。光線彎曲與人們原本的直線運動觀念形成強烈對比,讓愛因斯坦一夜成名。

實際上,面對同一實驗,可以有多種理論進行解釋。光線彎曲的真正意義不在於具體數值,而在於觀念上承認光的粒子性,光也有質量。在廣義相對論提出之前,人們並未意識到光線可以被物質吸引而彎曲。實際上,只要將光視爲有質量的粒子,牛頓的萬有引力也可計算出光線彎曲效應。

只是,當時的計算僅考慮了引力的橫向效應,所以只有廣義相對論預言的一半,使光線彎曲實驗有了判別作用。然而,如果考慮到引力的縱向效應,將引力場視爲密度較小的介質空間,則越接近引力場,光的等效速度越大;反之,離開引力場,光的等效速度越小。這會產生類似折射效應(引力透鏡效應),使得萬有引力的計算結果與廣義相對論完全一致,均爲1.75秒的彎曲度。

引力紅移是廣義相對論的第三個經典實驗,也是最不順利的實驗,因其效應實在太小,僅有百萬分之一。其原理是,每個原子的光譜都相同,我們可以通過光譜判斷太陽上的元素。由於引力場的作用,光子離開太陽時需克服太陽引力,部分能量轉移給空間,導致光子頻率降低,即引力紅移。

這一實驗最初針對太陽,結果不利於廣義相對論。後來進行了多次觀測,效果始終不理想。最終,將實驗移至質量更大的白矮星上。雖然質量增加增大了紅移量,但新的問題出現:距離遙遠導致其他物理參數不確定。這一實驗一直持續到上世紀60年代,在愛因斯坦逝世、廣義相對論獲得廣泛認可後,才最終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看到實驗驗證受到限制,並不絕對。首先,超出宏觀範圍,未知因素限制了實驗;在排除所有未知因素前,實驗無法絕對驗證理論。其次,其他理論限制了實驗的效力,同一實驗可由多種理論解釋。所以,實驗只能幫助選擇理論,無法證明理論正確。

因此,實驗與理論相輔相成。如果兩者互相促進,理論處於進步狀態;反之,理論處於退步狀態,需要新理論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