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完了”?到底是誰殺死了華語樂壇

2021年12月11日晚,TMEA騰訊音樂娛樂盛典公佈了今年的“年度十大熱歌”。 十個席位均被《雲與海》《白月光與硃砂痣》《淪陷》《踏山河》《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等短視頻爆款攻陷。

TMEA騰訊音樂娛樂盛典公佈了今年的“年度十大熱歌”

當晚相關話題#華語樂壇#直接衝上微博熱搜榜第一位。網友們在話題中提到的最多的就是“華語樂壇完了”。數據顯示,截至12日晚上8點,閱讀量高達1.4億。與此同時人們開始懷念起了過去的華語樂壇,彷彿十年前二十年前的華語樂壇就是“華語樂壇的天花板”。

72小時內微博上話題熱度

那麼華語樂壇是如何從高光頻起,到現在垃圾歌曲充斥在各大榜單之上的。華語樂壇爲什麼衰落?這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

小編認爲首先是平臺的問題,隨着互聯網的發展,信息碎片化和私人定製化越來越嚴重。而 這幾年才火起來的抖音,則是推動音樂低劣化最主要的原因,這個原因就集中於,他所採取的模式,是基於15秒的快速轉換,以至於要在15秒中迅速抓住看者,就只能用很膚淺的“景觀”迅速抓住你的感官,這就必然導致音樂水準的低劣化。

其次則是資本的問題,資本要的是最快能夠回本的商品,至於這個商品本身的質量問題怎麼樣則根本不在乎,甚至說爲了降低成本,包裝的商品本身是平庸和劣質的,樂壇的資本家,寧願把成本投放在造星,包裝,宣傳歌曲諸如此類的營銷上面,例如大肆吹鼓OST並且將衡量標準定爲數量而不是歌曲的質量,除了一年能夠唱3、40首OST這個數字剩下什麼都沒有了,在樂壇這麼多年除了當年“紅”了的歌曲,就再無進步,參加音樂競技類綜藝的時候還要帶着聲樂指導,現場指導該名“歌者”唱歌。同樣的這樣造出來的星也不是不可替代的,相反這樣的星可以“量產”。但是這種對中國的樂壇真的有促進作用嗎?並沒有。相反這是有“害”的,只是在資本的包裝下製造的精緻的“工業垃圾”。這種風氣不加以制止那麼華語樂壇就只能繼續衰落下去。

那麼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