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兄弟努力籌錢

華誼兄弟缺錢早已不是秘密。

近日,華誼兄弟發佈定增預案,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不超過7.77億股,擬募資總金額不超過10.2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影視劇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關注的是,早在2020年4月,華誼兄弟就曾發佈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過22.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在隨後的四年間,這份定增方案經過了七度修訂,一直未獲批。

如今,華誼兄弟重新提交定增預案的同時,也主動終止了前次定增。換言之,從募資總金額來看,此次定增相比前次的規模縮水幅度約55%。

華誼兄弟努力籌錢的背後,截至2023年底,公司資產負債率爲79.06%,資產負債水平高於大部分同行和行業平均水平,而自2018年業績由盈轉虧後,華誼兄弟已經連續六年虧損,持續的經營困難也讓公司市值大幅縮水。

與此同時,昔日的影視“一哥”華誼兄弟在電影市場上的聲量也在逐漸減弱。今年以來,國內電影票房已經突破310億元,華誼兄弟主要出品的電影票房均未破億。從片單來看,華誼兄弟儲備的重磅項目有陸川導演的《749局》、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2》,與此同時,公司還入局了火熱的短劇市場,但這些項目能否拯救華誼兄弟於水火之中,仍是一個未知數。

再推定增計劃融資

“由於公司所處行業的運營模式導致公司資產負債率偏高、營運資金佔用較大,較高的資產負債率壓縮了公司通過債權方式進行融資的空間,同時,隨着有息債務規模的快速增長,公司的償債壓力加大,資本結構亟需改善。”從華誼兄弟發佈的新定增預案中,不難看出公司目前的債務壓力。

壓力見頂,華誼兄弟近日發佈公告,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10.29億元,其中約7.2億元擬用於影視劇項目,另外3.09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以增強公司的資金實力。華誼兄弟表示,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到位之前,公司將根據項目進度的實際需要以自籌資金先行投入,並在募集資金到位之後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予以置換。

伴隨着新定增預案的披露,華誼兄弟上一筆22.9億元的定增融資畫上了句號。2020年4月,華誼兄弟曾發佈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資金額不超過22.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發行對象爲阿里影業、騰訊計算機、陽光人壽、象山大成天下、豫園股份、名赫集團、信泰人壽、三立經控、山東經達。全部發行對象均以現金方式認購。

然而,這份定增計劃並未順利完成,在發佈後的近四年間,華誼兄弟相繼七次修改了定增預案。其中,在今年1月發佈的第七次修訂稿中,擬募資金額被調整爲了8.21億元,與初始擬募資金額相比縮水約64%,不僅如此,上述計劃認購華誼兄弟的九家公司也不見了蹤影。

這也折射出投資者們對華誼兄弟態度上的變化。在初始定增預案中,阿里系和騰訊系公司均與華誼兄弟構成關聯關係,其中阿里影業的關聯方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阿里創投”)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華誼兄弟8.03%的股份,騰訊計算機持有7.90%的股份。但在隨後的三年多時間裡,兩大巨頭相繼割肉減持,騰訊甚至一度清倉,不過在今年第一季度,阿里進行了增持,騰訊也重新入場。根據華誼兄弟一季報,阿里創投持股比例增加至3.87%,馬雲持股2.90%不變,騰訊計算機持股1.13%。

在修改了七次定增預案後,華誼兄弟終止並重新申報。對於撤回申請文件並重新申報的原因,華誼兄弟在公告中表示,是綜合考慮當前資本市場政策變化、公司發展規劃及市場融資環境等諸多因素,與相關各方充分溝通、審慎分析後作出的決策。

從募資的金額上限來看,相比前次定增,華誼兄弟新定增計劃的融資規模縮水幅度約55%。此外,相比前次定增的初始預案明確了參與認購的公司名單,本次發行尚未確定具體發行對象。

打骨折賣資產抵債

一邊定增融資,另一邊誼兄弟也在不斷甩賣資產。

上個月,華誼兄弟公告,公司爲實際經營需要,擬與北京阿里巴巴影業文化有限公司(下稱“阿里影業”)簽署協議,預計轉讓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下稱“東陽美拉”)70%股權,股權轉讓價款爲3.5億元。

在華誼兄弟相關新聞中,東陽美拉多次出現,且由於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關係而多次被外界討論。企查查官網顯示,東陽美拉成立於2015年9月,主營業務是影視劇項目的投資、製作,影視劇本創作、策劃、交易等,成立之初的投資人爲馮小剛和陸國強,後者是馮小剛執導的多部電影的製片人。

企業變更信息顯示,2015年12月,東陽美拉的法定代表人由馮小剛變更爲王忠磊,投資人也發生了變更,陸國強退出,華誼兄弟新進。這一變更來源於2015年11月,華誼兄弟公告擬出資10.5億元收購馮小剛和陸國強持有的東陽美拉70%股權,交易完成後,東陽美拉由華誼兄弟持股70%,馮小剛持股30%。

這筆收購曾轟動一時。彼時,東陽美拉僅成立兩個月,截至公告日該公司的資產總額爲1.36萬元,負債總額爲1.91萬元,所有者權益爲-0.55萬元。在外界看來,華誼兄弟願意耗資超10個億高溢價收購這家剛成立不久、所有者權益爲負的公司,目的是與馮小剛加深捆綁。

事實上,華誼兄弟和馮小剛早在2009年就簽署過《合作協議》,約定馮小剛在合作期限內爲華誼兄弟拍攝五部電影作品。此外,在華誼兄弟宣佈收購東陽美拉70%股權的同時,東陽美拉的老股東還作出了爲期五年的業績承諾,2016年度的業績目標爲當年經審計的稅後淨利潤不低於1億元,且2017-2020年,每個年度的業績目標爲在上一年度承諾的淨利潤目標基礎上增長15%。若未能完成該目標,老股東要以現金房租補足未完成的差額部分。

在“對賭”的這五年間,根據貓眼專業版,東陽美拉出品、馮小剛執導了《我不是潘金蓮》《芳華》《只有芸知道》三部影片,票房分別爲4.82億元、14.22億元、1.59億元。此外,在2018年和2020年,東陽美拉未完成業績承諾目標,累計需補足華誼兄弟2.35億元。

如今,華誼兄弟擬以3.5億元轉讓東陽美拉70%股權,相比9年前收購時豪擲的10.5億元,估值縮水了66.7%,可以說是“打骨折”了,而轉讓給阿里影業則是因爲華誼兄弟欠阿里影業的借款未還清。

這筆借款起源於2019年,華誼兄弟向阿里影業借了7億元的借款,期限爲5年,抵押擔保包括華誼兄弟持有的東陽美拉70%的股權;全資孫公司嘉利文化持有的自有房產、國有土地使用權;華誼兄弟持有的自有房產三套;全資子公司華誼互娛持有的自有房產一套。

隨着借款期限將至,華誼兄弟已無力還款,於是開始用旗下資產來抵債。去年11月,華誼兄弟就已經將嘉利文化100%股權,以及華誼娛樂投資對嘉利文化的全部債權,合計作價3.5億元轉讓給阿里影業旗下公司。

華誼兄弟在今年1月和7月曾兩度公告,向阿里影業借款中剩餘的3.5億元展期,直到7月23日,雙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債權債務抵銷協議》,華誼兄弟將東陽美拉70%股權轉讓給阿里影業,來抵消這3.5億元欠款。

從上述的種種操作來看,華誼兄弟看似在出售旗下資產,但實際上轉讓所獲得的資金並不能到公司手上,以用於接下來的影視項目投入。正如華誼兄弟在公告中所說的,“本次通過出售控股子公司股權,可抵銷公司部分借款,緩解公司資金壓力”。

下一個爆款何時來

作爲老牌影視企業,在中國電影史上,華誼兄弟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從早期的《沒完沒了》《鬼子來了》,到21世紀初的《手機》《天下無賊》《集結號》,以及隨後的《風聲》和《非誠勿擾》系列、《畫皮》系列、《狄仁傑》系列,華誼兄弟創造了多個票房奇蹟,一度是國內商業成績最好的民營影視公司。

2009年,華誼兄弟率先登陸創業板,被稱爲“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上市之後,除了傳統的影視娛樂業務,華誼兄弟開始佈局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互聯網娛樂,力圖打造綜合性娛樂集團。尤其是在實景娛樂方面,華誼兄弟進軍文旅商業地產,在蘇州、深圳、海口等地打造電影小鎮、電影世界和文化城。

在文娛產業分析師張書樂看來,華誼兄弟被自身此前大手筆以影視小鎮進軍商業地產的打法嚴重拖累,其IP衍生場景沒有足夠的內容和情懷支撐,消費者並不會爲一些復刻電影場景、卻無更多玩法創新的主題公園買單。

2018年,《手機2》引發的風波讓華誼兄弟遭遇重創,也是從這一年開始,華誼兄弟結束了多年來的持續盈利。2018年至2023年,華誼兄弟分別虧損11.69億元、39.78億元、10.48億元、2.46億元、9.81億元以及5.39億元,累計虧損近80億元。

在這六年間,華誼兄弟主投主控的電影項目中,表現最好的是2020年暑期檔上映的《八佰》,這部電影累計獲得票房31.10億元,直到2023年仍通過院線和網絡平臺放映給公司帶來885萬元的收入。

2023年,華誼兄弟押中了《流浪地球》這部收穫超40億票房的電影,但可惜的是,華誼兄弟只是35家聯合出品公司之一,這部電影最終給公司帶來的收入爲一千多萬元。這一年,給華誼兄弟創收最多的影視項目是累計票房10.12億元的《前任4:英年早婚》,華誼兄弟從中獲得的收入爲1.23億元,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接近兩成。

而在這一時期,與華誼兄弟深度捆綁的馮小剛也放慢了推出新作的節奏,在2019年上映的《只有芸知道》之後,直到2023年年底才推出了老IP《非誠勿擾》系列第三部,最終卻僅收穫1.02億票房,曾經的“票房靈藥”跌落神壇。電影之外,馮小剛多年後重返電視劇行業,但推出的兩部劇集《北轍南轅》《迴響》口碑不高,前者豆瓣評分僅5.0分,後者更是反響平平。

今年以來,華誼兄弟已經上映的電影數量不多,且在市場未獲得良好的效果,其中在6月上映的《狗陣》和《來福大酒店》分別獲得票房3268萬元、5644萬元,另外一部勵志電影《屋頂足球》僅獲得103萬票房。

隨着與馮小剛的解綁,華誼兄弟的儲備項目中受外界關注度較高的有陸川導演的《749局》、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2》、陳凱歌導演的《志願軍:雄兵出擊2》,但這幾部電影華誼兄弟均是參投方,且能否順利在今年上映仍是一個未知數。

近日,記者就公司是否參與接下來的國慶檔、賀歲檔等重要檔期,以及上述重點項目何時上映等問題採訪華誼兄弟,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迴應。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電影市場表現不及預期,尤其是在全民熱議的奧運會和暑期出遊熱的對比之下,電影暑期檔顯得尤爲冷清,票房與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而在電影之外,華誼兄弟也在持續發力電視劇、網劇和網絡大電影,並涉足近年來火熱的短劇行業,公司與閱文集團合作出品的短劇《鴻天神尊》已於2024年5月開機制作。

張書樂認爲,短劇如果能成爲爆款,確實有可能緩解現金流緊張,但此時短劇行業已進入紅海階段,且許多傳統影視公司早已入局。華誼走IP路線,用網文去啓動短劇的路線是正確的,但仍需要獨特打法和獨有元素支撐,就如當年依靠馮小剛、張國立這樣的臺柱子那樣。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