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月洞蝙蝠族羣大解謎 數量最多的是「這品種」冬天可聚2千隻

花蓮豐濱鄉知名景點「月洞」洞內隨處可見倒掛的蝙蝠羣蹤跡,增添景區神秘氛圍。(豐濱鄉公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豐濱鄉知名景點「月洞」洞內隨處可見倒掛的蝙蝠羣蹤跡,增添景區神秘氛圍,經研究調查,發現洞穴裡的物種包括稀有保育類的臺灣無尾葉鼻蝠。(豐濱鄉公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豐濱鄉知名景點「月洞」洞內隨處可見倒掛的蝙蝠羣蹤跡,增添景區神秘氛圍,經研究調查,發現洞穴裡數量最多的物種爲臺灣葉鼻蝠。(豐濱鄉公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豐濱鄉知名景點「月洞」洞內隨處可見倒掛的蝙蝠羣蹤跡,增添景區神秘氛圍,經研究調查,發現洞穴裡偶爾可見到華南水鼠耳蝠。(豐濱鄉公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豐濱鄉知名景點「月洞」洞內隨處可見倒掛的蝙蝠羣蹤跡,增添景區神秘氛圍,經研究調查,發現洞穴裡偶爾可見到臺灣大蹄鼻蝠。(豐濱鄉公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豐濱鄉知名景點「月洞」洞內隨處可見倒掛的蝙蝠羣蹤跡,鄉公所爲了解洞內蝙蝠族羣,去年委託東海大學團隊調查研究,發現洞內外周邊環境族羣數高達12種,包括稀有保育類的臺灣無尾葉鼻蝠,不過數量最多的是臺灣葉鼻蝠,冬天最高可聚集2000只,研判月洞除是其日棲及冬眠之處,更是臺灣其數量最多的天然度冬洞穴。

月洞位在臺11線64.5公里處,爲天然的鐘乳石洞穴,洞中雖無進出水口,卻因巖壁及底部累計而成的全,形成大約5公尺的池子,且湖水會隨月亮盈虧漲落,被當地原住民視爲一塊淨地,譽爲「月亮之井」。由於洞穴溫度變化小,平均爲攝氏2度,相對溼度雖高但變化小,環境穩定,以致巖壁上到處可見倒掛在鐘乳石上的蝙蝠羣蹤跡,憑添幾許神秘氣氛。

豐濱鄉公所去年10月委託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良恭,帶領專業團隊對月洞蝙蝠族羣進行研究,經每月調查,確認洞內及洞穴外鄰近環境族羣共有4科12種,包含長翼蝠科東亞折翅蝠,葉鼻蝠科臺灣無尾葉鼻蝠、臺灣葉鼻蝠,蝙蝠科堀川氏棕蝠、東亞家蝠、臺灣管鼻蝠、赤黑鼠耳蝠、華南水鼠耳蝠、絨山蝠,蹄鼻蝠科臺灣小蹄鼻蝠、臺灣大蹄鼻蝠,及1種尚無法判定物種的鼠耳蝠屬。

其中臺灣管鼻蝠、臺灣小蹄鼻蝠、臺灣大蹄鼻蝠爲臺灣特有種,珍貴稀有屬保育類的臺灣無尾葉鼻蝠、臺灣葉鼻蝠、堀川氏棕蝠爲特有亞種;洞中族羣數量最多的是臺灣葉鼻蝠,冬季聚集高峰接近2000只,夏季數量較少,約300至500只,臺灣無尾葉鼻蝠則多在秋冬兩季現蹤,數量約50只。

鄉公所表示,臺灣葉鼻蝠是臺灣最大型的食蟲蝙蝠,族羣有時會透過遷徙滿足生理需求,如將洞穴區分成冬眠、生殖育幼及雄性棲息等用途。據東海大學研究推斷,月洞應屬臺灣葉鼻蝠日棲所及冬眠洞穴,且是臺灣地區數量最多的天然度冬洞穴,至於孕育洞穴位置目前仍爲謎團,推測可能位在遊憩區背面的原始林中。

鄉長邱福順表示,月洞遊憩區範圍雖然不大,卻具天然泉水巖洞及植被樹木覆蓋良好的棲息地,所記錄物種約佔臺灣已知物種數的3分之1,實屬難得。鄉公所後續將以蝙蝠保育爲優先,規畫系列永續旅遊方式,並配合此次研究建議,整理洞穴外防落石設施及提供友善廁所服務,預計從9月1日起休園至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