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局“虎頭蛇尾” 新中式糕點緣何潰敗?

新中式糕點頭牌虎頭局又一次走向了“風口浪尖”,然而這一次卻是虎頭蛇尾,走出了一條高開低走的創業曲線。

3月30日,虎頭局渣打餅行被曝“拖欠多名員工工資,累計欠薪四個月,拖欠供應貨款、房租等接近2億元,並出現大規模裁員”,市場傳聞“要倒閉了”。

虎頭局官方迴應稱:“虎頭局‘要倒閉’的消息肯定不屬實,目前正在努力修復中。”

如何修復未知。但據3月31日《界面》報道,上海虎頭局門店大量停業,虎頭局辦公總部空餘幾張辦公桌椅和一地散亂的個人用品。

顯然,虎頭局陷入了大麻煩。與開業時的門庭若市相較,短短三年,走到了人走茶涼的境地。

風靡一時的虎頭局經歷了什麼?它又將會給“新消費創業”賽道帶來什麼啓示?

2019年在上海成立的虎頭局,首家門店選址湖南長沙,憑藉中西方結合的新中式糕點產品與新媒體營銷的方式,開業便長紅,單店第二月的營業額就達到30萬元,次年秋季甚至高達120萬元。

2021年1月,虎頭局完成由紅杉中國領投,IDG資本、挑戰者資本跟投的Pre-A輪融資;同年7月,虎頭局宣佈完成近5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GGV紀源資本、老虎環球基金聯合領投,兩輪融資後虎頭局估值近20億元。

業如其名,虎頭局挺“虎”,但如今,虎落平陽了。

疫情中的逆行者

三年疫情,沒能阻擋擴張步伐,虎頭局一如衆多逆行者,保持了高速狂奔的勢頭。

Pre-A輪融資後,虎頭局走出長沙,陸續挺進廣州、上海、武漢等城市,一年之內開出了33家門店。公司在當年末定下了2022年的目標:開出148家直營門店,進入全國十個以上的城市。

軍令山倒,擴張步伐迅速展開,緊接着便是向購物中心鎖鋪、儲備門店人員等工作。當然,支出亦隨之飆升。一位虎頭局核心高管透露,門店造價一度以每平方米 9600 元爲目標,包含設備、水電改造等。

考慮到虎頭局許多門店接近 100 平方米,在不同城市追求不同的裝修設計。如果再算上租金,虎頭局單一門店的初期投資便高達 100 萬元以上。

此外,整個 2022 年,算上五險一金,虎頭局發放了1 億元左右的薪水。

媒體人出身的虎頭局創始人胡亭說:“一定規模的市場覆蓋是品牌必經之路,虎頭局更傾向於選擇先連鎖,再盈利。”顯然,規模效應及互聯網效應變成了首選。

但,“黑天鵝”出現了。

從2022年 2月底開始,上海因爲疫情,爲期數月的封控期,門店停業,人人居家。然而對虎頭局營收貢獻最高的城市也恰恰是上海,營收劇減,但租金和人工的成本卻不能避免,現金流壓力隨之而來。

如果沒有疫情,虎頭局上海部分門店確實火爆,像上海日月光廣場店就能做到11萬單,當然,並非每家門店都能如此。

實際上,整個烘培行業的發展也正陷入困境,頭部品牌克莉絲汀近十年來的淨利潤率都爲負數,2021年甚至跌至-58.26%;元祖股份在2018年至2021年的淨利潤率一直維持在10%以上,但是2022年四季度跌至-6.96%。

據36氪報道,部分門店在封閉期間,胡亭在公司內部表達了樂觀,“她覺得放開以後,虎頭局的貨能夠供上,流量便能夠回來,生意還能繼續跑通。”策略沒有改變,依然是“多開店、多招人”。

擴張巔峰時期,虎頭局的人數達到2000多人。2022年四五月時,曾有企業高管、投資人勸胡亭裁員、保留二三十人,但她沒有下決心要把總部砍到一個如此小的狀態,只進行了相對溫和的裁員和降薪。

2022年6月,上海“解封”之後,虎頭局開店再提速,入駐成都、重慶、杭州、南京,全年開店44家,單店前期投入超百萬。2022年也成爲虎頭局開店最多的一年。根據“窄門餐眼”的數據,截至2022年11月,虎頭局在全國已擁有門店77家。

但,下山容易上山難。

2022年12月,虎頭局便傳出拖欠工資等問題,相繼退出成都、重慶和北京市場。

反觀同時期的墨茉點心局,創始人王瑜霄則選擇了改變策略,“疫情還會反覆,不能一味樂觀的去判斷市場,所以當時我們把未簽約的、未確定的新店項目都暫停了。”

墨茉點心局於2020年成立,根據“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墨茉點心局共有67家門店,其中70%以上的門店,是在2021年5月- 2022年1月開出,從2022年2月至2020年5月,墨茉點心局僅開了7家新店,相比去年的30餘家,墨茉點心局放緩了擴張的步伐,同時也關停了部分門店。

2022年2月,墨茉點心局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裁掉了約40%的員工。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謹慎的墨茉點心局,更早的時候就開始裁員、收縮市場,才得以保存實力。

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比上年下降0.2%。

虎頭局展示了勇氣,也一樣收穫了“教訓”。創業,畢竟企業活下來纔是根本,而保證現金流則是最重要的。

“網紅效應”能救新中式糕點嗎?

新消費賽道已連熱幾年,新秀品牌層出不窮。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烘焙食品市場規模達到2853億元,同比增長19.9%。隨着疫情逐漸恢復,烘焙食品市場將保持10%左右的增長率,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市場規模預估將達3069.9億元。

創業者紛至沓來,新中式糕點品牌亦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虎頭局脫穎而出。

虎頭局創始人胡亭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在創辦虎頭局之前,她曾開過奶茶店,曾在國內新消費蛋糕頭部品牌21Cake任職,其後又加入一個西式烘焙連鎖創業團隊,豐富的烘焙行業經驗讓她在烘培行業中如魚得水。

更重要的是,新聞專業出身,以及媒體從業經歷的胡亭,深諳“網紅效應”等新媒體營銷能力。

回顧虎頭局的崛起之路,產品端的“中西合璧”與營銷端的“網紅效應”是關鍵詞。

“中西合璧”的新中式糕點不同於傳統的中式點心,新中式點心就是將傳統糕點與西式烘焙方式進行融合,把桃酥、麻薯、鮮花餅等糕點加入巧克力、冰淇淋、奶油等餡料,做成迥異於傳統的口味。

當然,“現烤現做”也是新中式點心主打的特色之一,宣稱無任何添加劑,保證了糕點的“健康新鮮”。

不僅如此,新中式烘焙通常會製作成小份制糕點,且可以具備獨立的包裝,零食化程度高,一口一個,適合早餐、下午茶、休閒等多元化場景。

然後,再把當代年輕人減糖減脂等思維融入糕點中推出的新品類,迎合年輕人的口味,追求口味上的“網紅潮流”。

通過互聯網營銷、視頻化營銷、內容營銷等手段,虎頭局迅速實現了新中式糕點“頭牌”的網紅效應,店鋪門口常排長隊,網紅紛起解說。

據多位虎頭局前員工介紹,胡亭“非常重視公關,特別是新媒體傳播與推廣”。

但流量網紅易做,想要實現流量長紅卻不易。“網紅效應”真的能救新中式糕點嗎?

顯然,不能。

網紅效應背後,有着衆多的“流星”。

據業界人士介紹,新中式糕點整體門檻不高,虎頭局只是做到了中西結合、新鮮現做、低糖低脂,並沒有太大的技術壁壘,競爭者可以輕鬆復刻。這也導致了市面上出現很多“點心局”,如酥書點心局、獅子點心局。

一時間,各種點心局羣雄四起。無論是虎頭局、瀘溪河還是墨茉點心局,均推出麻薯、蛋黃酥、肉鬆小貝、泡芙等作爲主力產品,產品高度同質化。

而在門店設計上特別突出“國潮”元素,亦不是特別高的門檻。當然,虎頭局較早採用了亮眼的大字號白色字體,搭配邊緣藍色的燈光,確實讓消費者“眼前一亮”。

歸根結底,新中式糕點的本質還是賣糕點,最核心的訴求是食品的安全與口感,其次纔是性價比、產品形態。

當然,虎頭局也曾向《晚點 LatePost》表示:將來還是要建工廠,大部分餡料、調味料也不會是現做的,可以減少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

但那是將來的事情,現實卻很骨感。虎頭局終究沒走到這個目標。

“網紅效應”大旗之下,仍然留不住消費者的味蕾,一時的熱度並不能改變新中式糕點的未來,不少新消費糕點品牌已相繼倒下。

“美團數據”顯示,全國烘焙門店平均存活時長爲32個月;57.7%的烘焙門店,會在開業兩年內倒閉;能存活4年以上的麪包店,只有23.8%;西式甜品店更低,只有12.1%能開到4年以上。

重創之下的虎頭局,是否還能續命尚未可知。但在地歌網的瞭解中,虎頭局部分“被離職”員工,已經創業的創業,找工作的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