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市公司業績保持韌性 二季度淨利潤重拾升勢

證券時報記者 張淑賢

截至8月31日,滬市上市公司已完成2024年半年報披露。數據顯示,滬市公司經營業績總體穩定,發展之“質”和轉型之“效”呈現不少新亮點、新變化,新動能、新產業漸變漸成。

2024年上半年,滬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4.94萬億元,同比基本持平;淨利潤2.36萬億元,同比略降1.4%;扣非後淨利潤2.26萬億元,同比增長0.3%。約八成公司實現盈利,其中850餘家淨利潤同比增長,近240家淨利潤增幅超50%,120餘家增幅超100%,110餘家扭虧爲盈。

分季度看,滬市公司二季度重回上升軌道,合計實現淨利潤1.18萬億元、扣非後淨利潤1.1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2.6%。二季度營業收入、淨利潤環比增速分別爲4.9%、0.6%,淨利潤創近4個季度單季新高,較前4個季度平均淨利潤增長10.6%。其中,實體企業二季度營業收入、淨利潤、扣非後淨利潤環比分別增長6.0%、7.7%、5.1%,邊際改善更爲明顯。

分行業看,今年二季度,超九成行業保持盈利。社會服務、汽車、有色金屬、公用事業、輕工製造、食品飲料、電子等行業淨利潤增幅居前,同比增速達378%、45%、43%、22%、18%、17%、12%;農林牧漁、鋼鐵、非銀金融、基礎化工等行業恢復勢頭較好,增速較一季度加快278、200、58、24個百分點。

半年報顯示,滬市公司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實體類公司研發投入合計近4300億元,同比增長約4%。科創板研發投入再創新高,累計投入超780億元,同比增長約10%,研發投入強度中位數達12%;新增發明專利1萬項,累計獲得發明專利超11萬項。高研發投入帶動高技術產業投資,今年上半年,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爲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投資增長22%,軌交裝備、航空裝備、半導體等高技術製造行業投資分別增長35%、30%、18%。

目前,不少滬市公司正在開闢新賽道。以5G領域爲例,三大運營商加大投資力度,上半年全國5G基站數量淨增加54萬個,中國移動5G網絡投資314億元,5G專網收入達39億元,已在超280個城市推進5G-A商用部署。

技術進步和產品迭代也推動出口業務增長。今年上半年,720餘家滬市公司披露海外業務數據,共計實現海外收入2.95萬億元,同比增長7%。以汽車行業爲例,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合計實現海外銷量超80萬輛,同比增長20%。“一車出海帶動全鏈”,42家汽車零部件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長8%。受益於高性能計算等關鍵領域投入,消費電子產品性能提升換代,以韋爾股份、長電科技、晶晨股份爲代表的半導體公司築穩復甦,推動出口增長,45家半導體公司海外收入增長22%。

滬市公司出海格局日趨多元化,今年上半年,76家公司公告新設海外子公司、投資項目等出海動作,提及“亞洲”或“東南亞”多達50家。洛陽鉬業佈局四大洲,上半年境外收入達936億元;傳音控股主要銷往非洲、南亞等新興市場國家,上半年境外收入345億元,創歷史新高。

滬市公司還積極主動履行主體責任,夯實市場內生穩定性。投資者回報方面,今年中期分紅迎來井噴期,滬市公司分紅家數合計337家,同比增長343%,合計分紅金額近5000億元,同比增長156%,其中,向境內投資者分紅金額近3000億元,同比增長193%,中國移動、中國石油、中國平安等10餘家公司分紅超百億元。

以真金白銀回饋投資者同時,滬市公司還通過回購增持提振市場信心。2024年以來,新增回購計劃560餘家次,擬回購金額上限近800億元;新增大股東、董監高等主體增持計劃350餘家次,擬增持金額上限約330億元。

今年以來,滬市已有千餘家公司披露“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方案。發佈方案的公司中,近200家公司業績增幅超50%,見證了滬市公司積極主動提升自身投資價值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