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綠”增“金” 擦亮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

歐陽易佳

碧樹成行,綠意盎然。對福建永春縣的居民來說,漫山的翠綠不僅能產出一顆顆“生態果”,更是結出了一樹樹“財富果”。

日前,永春縣發放全國首批綠票“到賬了”,通過流轉、租賃、合作等方式收儲整合分散化、碎片化、偏遠化林地,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林農變股東,共盤點可開發森林面積86萬畝,預計每年收益2000萬元,實現“不砍樹也能致富”“賣空氣也能賺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本身蘊含着無窮的經濟價值,能夠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自然資源部綜合司司長杜官印表示,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根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必須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的路徑,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系統完備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是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保障。纖纖樹木可成林,涓涓細流生江河,美麗中國建設的腳步在祖國大地處處開花。

串珠般的島嶼點綴深藍的海灣,山東煙臺計劃將長島打造爲集藍島、綠島、知島、智島特色於一體的“零碳島”;建成“千園之城”後,北京計劃今年再添15處休閒公園和城市森林,50處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淘汰“散亂污”,治理“荒灘溝”,陝西富平石川河讓昔日“臭水溝”變身今日“賽江南”的溼地公園……

生態保護修復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舉措。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治理面積超過1億畝,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480萬畝,整治修復海岸線近1680千米、濱海溼地超過75萬畝,紅樹林地面積已增長至45萬畝。

美麗中國建設任重道遠。業內人士表示,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發展中做到惠民、利民、爲民都以“綠色”爲底色,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態環境的追求,創建人與自然相生相融新格局,讓人民在美麗中國建設過程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傍晚,微風輕拂,篔簹湖泛起了朵朵漣漪。“入夜後的篔簹湖水彷彿活了起來,湖面倒映着霓虹燈點綴下的城市天際線,如極光般絢麗迷人。”廈門大學美籍教授威廉·布朗在文章中寫道。

篔簹湖是廈門生態環境之變盪開的第一朵漣漪。它見證了廈門從點到面、從水下到岸上、從單一治理到聯合共治,從山頂到海洋開展全域生態修復,一幅高素質高顏值的“廈門畫卷”鋪展開來。

“廈門實踐”經驗,歷久彌新。從巍峨秦嶺加速治癒“傷疤”,實現自然保護地數量和麪積“雙提升”,到祁連山叫停無序無度開發,蹚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從蜈支洲島拓展海洋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實現“生態+休閒漁業”,到樟樹發展中藥材、油茶、苗木、果蔬等特色農業,“生態+農業”齊頭並進……各地探索“生態+”融合發展路徑,通過強產業、延鏈條等措施,系統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護“綠”就是增“富”,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全領域,走出一條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路徑。

業內人士表示,將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這不僅需要政策與制度的創新支持,更需要全社會對綠色發展的共識與行動,以機制靈活、產業優化、人民富裕、生態美麗爲目標,共同繪製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實習生徐皓萱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