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青春與影像小說──鄧博仁給觀者的無字天書
鄧博仁在有山有海的成長環境中長大,山對他來說,如時間的載體,從中回顧不同階段的自己。(鄧博仁提供)
鄧博仁揉合學生對青春、自我的回顧,爲她拍了這張代表「青春」的照片。(鄧博仁提供)
鄧博仁在有山有海的成長環境中長大,山對他來說,如時間的載體,從中回顧不同階段的自己。(鄧博仁提供)
鄧博仁在有山有海的成長環境中長大,山對他來說,如時間的載體,從中回顧不同階段的自己。(鄧博仁提供)
攝影家鄧博仁從事攝影教學,從學生身上反思何謂青春。(鄧博仁提供)
攝影擁有能凝結瞬間、作死片刻的特性,鄧博仁希望以影像小說打破攝影這項不可發展的特性……
誰說小說只能用文字寫?隨圖像化時代來臨,用照片、圖畫說故事,也成爲小說新型態。攝影家鄧博仁從事攝影教學工作超過10年,他與他教導的大學生們,利用攝影、筆記、插圖,以「青春」爲題,共同創作《再見,狐狸─鄧博仁影像小說》,開啓臺灣影像小說序章。
編列問卷 探討青春
鄧博仁表示,影像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沒有國界隔閡。但同一張照片,每位觀者卻可能有不一樣的感受,與文字有很大的差異,「影像是可以被閱讀的,觀者對照片有共鳴,照片就會自己說話,敘說故事。但文字小說不一樣,讀者會被文字牽引着走。」
影像小說一如無字天書,要看見攝影家埋藏的故事,不須閉門苦修,只需有緣人。以《再見,狐狸─鄧博仁影像小說》爲例,凡是思索過「何謂青春」這個問題的人,也許就能從中找到解答。而鄧博仁選擇探討青春,則和教學工作有很大的關係。
鄧博仁笑說,長時間與年輕人相處,不自覺會從青春洋溢的學生身上回想自己的成長過往。他編列拍攝問卷,讓學生回答「青春是什麼」、「如果以動物扮演自己,你最喜歡扮演的動物是什麼?」等共10項問題,從學生們五花八門的回答中,拍攝他們眼中的青春。
藉由問卷,鄧博仁也反思回自身,開始以畫筆紀錄下自己對青春的所思所想。出身於屏東的他,成長環境有山有海,即使步入職場,每每看到蔚藍汪洋或是蓊鬱山林,他都會想起從家鄉長大的歷程,利用畫筆、手撕畫拼貼、鉛筆記下心中感觸,形成《再見,狐狸─鄧博仁影像小說》中的〈山形記〉,畫作主角都是山,也是鄧博仁對人生的體悟。
與攝影集最大的不同是,《再見,狐狸─鄧博仁影像小說》裡的攝影作品,或多或少都壓印上了學生的問卷筆跡,看來更自由而無拘無束。鄧博仁表示,對他而言,比起注重構圖,攝影作品投入情感,纔會更具故事性,這部作品外觀上是已完成的小說,但對他而言,也是未完成的小說。
鄧博仁解析,攝影擁有能凝結瞬間、賜死片刻的特性,也正因爲如此,每幅攝影作品置於今日,都像是過往呼吸停止的模樣,但他希望以影像小說打破攝影這項不可發展的特性,「時間可以在書中繼續流動,往未來或過去發展,這部分是殘缺的,但卻會在每位讀者心中延伸,補足不同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