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鯨號”無人艇亮相!多項世界第一,臺前艦長:這就是大國自信
【前言】
珠海航展上,“虎鯨號”無人艇因爲外觀科幻、設計獨特,還創下了多項世界第一,一亮相就成爲全場焦點。
臺灣的前海軍艦長呂禮詩表示:“虎鯨號跑4000海里就是爲了跟上航母打擊羣,這纔是大國自信的體現。”
“虎鯨號”究竟有哪些令人矚目的特點?爲什麼會引發如此大的轟動?它的問世會如何改寫未來海戰的模式?
三體結構與隱身設計
在25日的相關報道中,臺灣的前海軍艦長呂禮詩在一檔節目中,對大陸在珠海航展上展出的“虎鯨號”艦艇發表了自己的評價。
呂禮詩表示,“虎鯨號”不僅有垂直髮射系統、火炮,甚至還有光學雷達。
而且“虎鯨號”跑4000海里,就是爲了跟上航母打擊羣,這纔是大國的自信。
讓呂禮詩不吝讚美的“虎鯨號”,確實在船體設計上實現了一次重要突破,其三體結構成爲其核心特點之一。
主船體和兩側副體共同構成了這一獨特佈局,不僅增強了艦艇的航行穩定性提升了速度和抗波性,還能節省空間夠搭載更多武器和設備。
“虎鯨號”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三體無人作戰艇,它長58米,寬23米,排水量接近500噸,在無人艇中屬於絕對的“巨無霸”。
這種噸位不僅爲其搭載更多武器裝備提供了可能,也增強了穩定性和續航能力,使其在惡劣海況下仍能保持高效作戰。
在臺風頻發的海域,普通艦艇通常需要減速甚至停航,但“虎鯨號”憑藉優秀的耐波性可以繼續高速航行。
“虎鯨號”擁有世界領先的隱身性能,其外形設計遵循隱身原理,船體線條流暢,多處採用切面化處理,有效減少了雷達反射信號。
得益於其多棱面設計和先進隱身塗層,這艘無人艇在雷達波、紅外信號等方面的反射幾乎降到了最低,形成了優越的隱身能力。
美國的“海上獵手”號也採用了類似的三體設計,但“虎鯨號”在隱身塗層和船體佈局上進行了優化。
特別是在桅杆上的雙波段雷達與相控陣電子系統的配合下,實現了更強的態勢感知能力。
“虎鯨號”的推進系統採用柴電雙模驅動,這種設計使其在低速時運行更爲安靜,在高速時動力強勁。
最大航速可達40節,續航能力超過4000海里,遠遠領先同類無人艇,不僅滿足了遠洋作戰的需求,也爲長時間偵察與巡航任務提供了保障。
“虎鯨號”的多功能性也讓其成爲海上“全能戰士”,能夠搭載無人機、無人潛航器和多種武器系統,執行從偵察到打擊的全任務鏈作戰。
強大武器系統
從設計之初,“虎鯨號”無人艇就被賦予了全面的武裝能力,能夠獨立完成多種高強度任務。
它搭載的武器種類和數量,甚至可以媲美一艘小型護衛艦,首先就是“虎鯨號”前甲板上的垂直髮射裝置。
四單元通用垂直髮射系統爲其提供了靈活的武器搭載能力,可以發射包括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和反潛火箭魚雷等多種彈藥。
鷹擊-83反艦導彈可在遠距離內有效摧毀敵方艦艇,而FM-3000N防空導彈則爲其提供了區域防空能力,能夠抵禦高速飛行目標的威脅。
在執行掃雷或巡邏任務時,“虎鯨號”可以切換爲更輕量的配置,搭載無人潛航器或掃雷設備。
在高強度作戰環境下,它的重型武器模塊則能迅速完成火力覆蓋任務。
艇首位置同樣別具匠心,一門升降式30毫米速射炮隱藏在甲板以下,作戰時可迅速升起,完成近距離自衛或對小型目標的精確打擊任務。
在後甲板區域,“虎鯨號”預留了無人機起降平臺,而搭載的無人機能夠承擔長時間偵察任務,同時爲其提供更廣泛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
與其前身JARI-USV相比,“虎鯨號”在武器系統上完成了一次質的飛躍,早期版本僅配備了基礎武器,“虎鯨號”在種類上更加豐富。
垂直髮射系統與高性能雷達相結合,使其具備超視距打擊能力,爲複雜作戰環境提供了更高的火力輸出效率。
而艦載AI系統可以在多種複雜條件下快速分析戰場數據,並智能規劃火力打擊方案。
結合雙波段雷達的偵測能力,“虎鯨號”在高強度作戰中可實現精準打擊,幾乎不需要人爲干預。
這種設計理念不僅限於“虎鯨號”,中國的另一艘智能無人母艦“珠海雲”同樣採用了模塊化技術,能夠搭載多種無人裝備進行協同作戰。
無人化與智能化
“虎鯨號”搭載雙波段雷達和艦載AI系統,能夠實時分析戰場數據,自動規劃打擊任務,甚至實現與無人機和其他無人艇的協同作戰。
作爲一艘全無人作戰平臺,“虎鯨號”徹底擺脫了對船員的依賴,所有操作均通過遠程指揮或自主系統完成。
無人化最大的優勢在於對人員風險的徹底規避,傳統艦艇上的官兵常常面臨惡劣環境和戰場威脅。
而“虎鯨號”通過遠程操控和AI智能系統,不僅能高效完成任務,還將人員從危險中解放出來。
尤其是在高危作戰場景下,無人化系統成爲執行偵察、掃雷、反潛等任務的最佳選擇。
“虎鯨號”搭載的艦載AI系統,可以通過收集戰場數據,實時分析敵我態勢,並快速調整作戰策略。
在面對多方向來襲目標時,AI可以自動分配火力資源,優先打擊高威脅目標,甚至根據實際情況自主改變航線或規避打擊。
在國際軍事舞臺上,類似的智能化嘗試正在迅速推進,美國的“幽靈艦隊”項目同樣旨在通過無人化與智能化實現作戰能力的提升。
與“幽靈艦隊”相比,“虎鯨號”在技術的全面性和實際部署的成熟度上更勝一籌。
“虎鯨號”不僅完成了從概念到實物的跨越,還通過展示全功能的作戰能力,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在無人作戰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虎鯨號”的智能化還體現在對資源的高效利用上,無人化設計減少了對人員空間的需求,從而爲燃料、彈藥和電子設備預留了更多空間。
“虎鯨號”不僅可以長時間在海上巡航,還能在敵方察覺之前發動精準打擊。
此外“虎鯨號”還可以作爲傳統艦隊的“忠誠僚艦”,爲大型艦艇提供情報支援和戰術配合。
在航母編隊中,“虎鯨號”可擔任先鋒力量,深入前沿偵察敵情,爲後方艦艇提供高價值情報,同時充當火力輔助平臺,減輕主力艦的作戰壓力。
全球無人作戰技術的發展
在國際舞臺上,無人作戰裝備早已成爲軍事強國競相研發的重點。
美國“幽靈艦隊”項目通過無人艦艇與有人艦隊的協同,旨在實現大範圍的戰場覆蓋與高效打擊。
然而與“虎鯨號”相比,美國的無人艦艇更偏向任務單一化,無法在綜合性能上達到後者的水平。
俄羅斯也在無人艇領域進行了深度探索,“Poseidon”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可執行戰略級任務,但俄羅斯的無人艇更傾向於特種用途,難以覆蓋複雜的海戰場景。
在中小國家的海防建設中,土耳其開發的“ULAQ”無人艇,憑藉低成本和高效作戰能力,爲中等規模的海軍提供了新的選擇。
然而這類裝備更多被視爲“經濟型”產品,技術深度和實戰性能仍難以與中國的無人作戰艇相提並論。
“虎鯨號”作爲一艘技術先進、成本相對可控的無人艇,爲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以較低代價提升海防能力的可能。
結語
“虎鯨號”的亮相,不僅是中國無人作戰技術的一次巔峰展示,更是未來海戰模式的一次預演。
未來,誰能在無人作戰技術上佔據制高點,誰就能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而“虎鯨號”,正是邁向這一目標的關鍵一步。
從獨特的設計到強大的性能,從無人化的突破到智能化的革新,這艘艦艇的成功標誌着中國海軍的強大實力和技術自信,也展現了無人化技術的無限可能。
如果你喜歡我寫的文章,麻煩請點個“關注”,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一同探討,願世界和平。
參考資料
臺海網在2024年11月25日《"虎鯨號"無人艇搭配航母打擊羣作戰?呂禮詩:這就是大國的自信》的報道
央視新聞在2024年11月11日《首次進行實艦展示,大型無人作戰艇“虎鯨號”具備怎樣的作戰能力?》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