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打賭他活不過20歲,結果他活了84,還培養出諾獎得主李政道
(一)世紀之賭
之所以說這是場世紀之賭,是因爲兩個打賭的不是尋常人物,他們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兩位大學者胡適和竺可楨。當然這不是賭錢。
確切地說,是胡適爲竺可楨賭了兩次,只是第一次竺可楨沒有參與。
1905年,後來成爲中國著名氣象學家、地理學家和教育家的竺可楨15歲,他在上海澄衷中學讀書。身爲班長的竺可楨學業非常優秀。但他因學習太過努力,整天起早貪黑,簡直玩命,不喜歡鍛鍊身體,結果造成身體非常瘦弱,似乎一陣風就能颳倒的樣子。
當時14歲的胡適跟竺可楨同班,他看到竺可楨羸弱的樣子後,便私下和一個同學打賭說,竺可楨光知道學習,不鍛鍊身體,我看他活不長,不到20歲就得去閻王爺那裡報到。
胡適這駭人聽聞的話傳到竺可楨耳朵後,他也是吃驚不小,於是此後就開始鍛鍊身體。心想,老胡呀老胡,別小看人,等我把身體鍛鍊得棒棒的,看咱倆誰長壽,嘿嘿。
竺可楨於1890年3月7日出生在浙江紹興東關鎮(今紹興市上虞區)一個小商人家庭。他自小就聰慧絕倫,2歲開始認字,到5歲時,一般的小孩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的時候,他已經能識1000多個字,在當時也算是個神童了。
關鍵竺可楨學習還十分刻苦。上小學時,有天晚上,哥哥教他寫作文。他寫完之後,哥哥給他指出了一些問題。然後他便重新寫。二稿寫畢,他自己仍覺得不滿意,於是再寫。哥哥已經睡覺了,他卻不睡,一遍一遍地重寫、加工,一直到公雞打鳴,天快亮了,他纔去休息。
嫂子看着竺可楨也是心疼,就怪罪丈夫太苛刻。竺可楨哥哥說:“這哪是我逼他的,是他自己對自己要求嚴格啊!”
竺可楨就是這樣拼命,以至於到上中學時,把身體搞得很差。不過當他聽到胡適說他活不過20歲後,開始改變自己,鍛鍊身體。此後,竺可楨的身體便漸漸強壯了起來。於是數年後,胡適和竺可楨又來了一場“世紀之賭”。
1910年,竺可楨考取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費生。因爲中國是以農立國,他選擇到美國伊利諾大學農學院學習。當然天才級人物胡適也獲得了到美國留學的資格,他讀的是康奈爾大學。1912年,二人在一次聚會時,又進行了一場“豪賭”。
竺可楨說:“老胡,我15歲時,你賭我活不到20歲,可我今年都22歲了。怎麼樣,事實證明,你不愧姓胡,淨胡說,嘿嘿。”
當時竺可楨儘管身體比之前強健了許多,但仍然清瘦清瘦,於是胡適撇撇嘴道:“算你幸運,老竺。不過你乾瘦乾瘦,肯定活不長久,我賭你活不過60,呵呵。”二人是無話不談的老朋友,說話當然毫不顧忌。
於是竺可楨一本正經地說:“我要是活過60歲呢?”
胡適答:“你要是活到60歲,我在你60歲壽筵上,當着所有親朋好友的面給你磕三個響頭!你要是比我活得長,你可以在我的屍體屁股上踢一腳!”
“好,一言爲定。看我到時候怎麼踢你!”竺可楨笑道。
那麼二人究竟誰賭贏了呢?
(二)竺可楨又賭贏了一次
竺可楨在美國一如既往地成績優秀,他在伊利諾大學畢業後,轉入哈佛大學地學系繼續深造。自此,他開始潛心研讀與農業關係密切的氣象學。1915年,他獲得了哈佛大學碩士學位;1917年,他被接納爲美國地理學會會員,並獲伊麥蓀獎學金;1918年,竺可楨以論文《遠東臺風的新分類》獲哈佛大學氣象學博士學位。
一直都在求學的竺可楨,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大齡,28歲的他仍然是單身漢。說來有意思,竺可楨和胡適都是大名鼎鼎的才子,都是接受新式教育的,但二人在婚姻上,都是被包辦的。胡適是被母親硬塞了一個鄉下小腳女人,“憋屈”了一輩子。相比之下,竺可楨的婚姻也有包辦的性質,但他卻運氣好多了。他遇到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才女。
1918年,也在美國留學的著名才女張默君遇到了竺可楨,見其“年少美才”,十分歡喜,於是便打算把他介紹給自己的妹妹張俠魂。張默君也是位女中豪傑,曾被孫中山任爲文書主任,也是才貌出衆。當時她雖已34歲,但仍然氣質優雅,卓爾不羣。竺可楨一看,既然張默君這麼優秀,她的妹妹肯定也不差,於是便慨然應允,直接答應了張默君,同其妹張俠魂簽了婚約。
包辦婚約有個顯著特徵是,雙方結婚前不準見面,竺可楨就是這種情況,不過他是主動答應的,因此他的婚姻就不是那麼嚴格的“包辦”了。但這也是有相當風險的,因爲他畢竟沒有見過對方,誰敢斷定張默君和張俠魂姐妹倆的才貌一定很相似?他這是在賭啊。
不過竺可楨這次還真賭贏了。
1918年秋,竺可楨懷着一腔報國的激情,回到闊別了8年的祖國。一到家,他便被家人催着結婚了。見到張默君的妹妹張俠魂後,很快便喜歡上了對方。張俠魂比他小7歲,真的是才華氣質俱佳,比姐姐張默君更勝一籌。於是在1919年12月27日,雙方舉辦了婚禮。
婚後二人十分恩愛。張俠魂絕對是一位大才女,畢業於上海神州女校,15歲即爲《神州女報》的特邀撰稿人,她還是一個很激進的女權主義者——從其名張俠魂便可看出,俠魂者,大俠之魂也——她16歲就曾在報上發表《女子參政論》一文,文中有言:“女子宜參政乎?曰:爲何而不宜也?顱同圓,趾同方,性同慧,而同爲萬物之靈,女子與男子有何異哉?”在當時可謂振聾發聵。
竺可楨同張俠魂的結合,可謂才子佳人,相得益彰,爲人稱道。可惜的是,兩人沒有走到最後……
(三)痛失妻、子
竺可楨挾哈佛大學氣象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受到國內的極大歡迎,他先受聘到武昌高等師範學校講授地理和天文氣象課。他自編講義,內容新穎而豐富,體現了當時最先進的地理和氣象學說;他還經常在課外帶領學生參觀實習,深得同學們的愛戴。
第二年,竺可楨又被南京高等師範學院“挖走”。不久,教育部在南京高師的基礎上,籌建東南大學;1921年竺可楨便在東南大學任地學系主任。之後,他漸漸成爲中國地理學和氣象學的權威和奠基人。
1928年,竺可楨應蔡元培之邀,在南京北極閣籌建氣象研究所,並擔任所長,出版了他所著的中國第一本近代《氣象學》。從此,他開始推動全國氣象站的建設,也當選爲中國氣象學會會長。在此期間,他爲中國培養了大量的氣象人才,間接地爲中國農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1936年4月,蔣介石看中竺可楨在教育方面的才華,於是任命他爲浙江大學校長。可當時浙大隻是一所地方性大學,只有16個系,700個學生,教學條件都很一般。在這個地方很難發揮自己的才智,但他沒有拒絕,於是向老蔣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財源須源源接濟,用人校長有全權,不受干涉。”
我去浙大可以,你必須財力支持;讓我管理,你就得放權,別干涉我!
老蔣答應。於是竺可楨走馬上任,開始了他的輝煌。
竺可楨也是大刀闊斧。想辦好學,沒有好老師不行,他的第一步就是請人才進入浙大。他首先把年輕有爲的談家楨給請了過來。談家楨是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博士,但剛剛28歲。沒關係,有才就行,直接是教授職稱,月薪300大洋!一時間輿論譁然。後來的談家楨不負衆望,取得傑出成就,成爲中國現代遺傳學的奠基人。
繼談家楨之後,竺可楨又挖到多位著名學者,比如束星北(物理學家)、王淦昌(物理學家)等,甚至對大名鼎鼎的大思想家,被譽“新儒家三聖”之一的馬一浮先生也拋了橄欖枝。竺可楨對馬一浮三顧茅廬,請其出山,但馬一浮以年老爲由婉拒。
一時間浙大人才濟濟。竺可楨還爲浙大定了校訓:“求是”。“求是”就是追求真理,忠於真理,這也是貫穿竺可楨一生的思想核心。
他在學校開學典禮上曾如此演講:“所謂求是,不只是埋頭讀書和做實驗,也是以天下爲己任的愛國精神;不計利害的科學精神;海納江河的開放精神;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浙大在竺可楨的帶領下,蒸蒸日上。
然而不久,抗戰爆發,日軍南侵。爲了保護教育,國民政府指示浙大西遷。於是竺可楨帶領全校師生,攜帶大批的圖書、儀器設備等,踏上了漫漫征程。
學校先後遷到浙江天目,江西泰和等地。在學校的輾轉途中,竺可楨的不幸接連發生了。1938年7月,先是次子竺衡因病夭折,竺可楨還沒有從傷痛中走出,他的愛妻張俠魂又病倒了。
張俠魂患了嚴重的痢疾,當時痢疾是很要命的。在外考察的竺可楨接到女兒竺梅的消息,說母親患病不起時,多情的竺可楨眼淚便噗噗灑灑地流了出來。7月23日,他匆匆趕到家裡時,張俠魂已經病得不成樣子了。
竺可楨放下一切,強忍喪子之痛,陪伴、照顧妻子。但當時戰亂歲月,缺醫少藥,竺可楨也是徒喚奈何,眼睜睜看着妻子的生命之火一點點熄滅。10天之後,一代才女張俠魂香消玉殞,享年41歲。竺可楨半個月之內,喪妻亡子,讓他悲痛欲絕。他曾寫悼亡詩《挽俠魂》曰:生別可哀死更哀,何堪鳳去只留臺。西風蕭瑟湘江渡,昔日雙飛今獨來……
把妻子和兒子埋葬在江西泰和的松山嶺後,竺可楨擦乾眼淚,再次登上了講臺。
(四)東方劍橋
然而,沒多久,日軍的鐵蹄便踏入江西,竺可楨帶領浙大師生再次遷移。先是到了廣西宜山,還沒喘口氣,日寇也到了廣西。竺可楨率領學校再遷貴州,1940年,在遵義安頓了下來。
結束了被後世譽爲“文軍長征”的一路顛簸,浙大終於走上了穩定的發展期。接下來的6年,竺可楨兢兢業業,勵精圖治,把浙大帶上了一個巔峰,成爲中國少有的幾大名校之一,後來浙大也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爲“東方劍橋”。
在遵義的6年,竺可楨在浙大聚集了蘇步青、陳建功、束星北、談家楨、王淦昌等多位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的科學家、大學者,併爲多災多難的祖國培養出了許多科技人才,比如後來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葉篤正(氣象學家)、谷超豪(數學家)、程開甲(物理學家)等,當然還有李政道,他於1943年考入浙大,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期間,竺可楨也獲得了他第二次愛情。還在浙大西遷的途中,大家看竺可楨拖家帶口(他和張俠魂結婚近20年,共有5個子女,夭亡一個,餘下的四個大都還沒有成年),還得操心全校師生的安危,實在是辛苦,於是都建議他續絃。
1939年,物理系教授丁緒賢的夫人陳淑,將自己的堂妹陳汲介紹給了竺可楨。陳汲是大名鼎鼎的武漢大學校長陳源的妹妹,也是位才貌俱佳的女子。當時陳汲已經35歲,但還未婚,原因是她哥哥都在外地工作,她要在家裡照顧年邁的父母,也是個孝女。
1940年,50歲的竺可楨同陳汲結爲伉儷,自此,他們夫妻共同撐起一個艱難的家庭,相敬如賓,白首偕老。
在遵義的數年,竺可楨幸運的是,很好地解決了自己一大家子的住房問題。他本來住在水峒街三號,但周圍幾戶人家整天搓麻將,吵得竺可楨晚上難以入睡,後來他便找到在遵義縣當縣長的傅夢秋,讓他給自己找個安靜的住處。
傅夢秋曾就讀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當時竺可楨是此校的校長,兩人有師生情誼。傅夢秋這人仗義,聽說老師要找房子,我不幫忙誰幫忙?於是直接把自己的房子騰出來數間讓竺可楨住了。
當然傅夢秋家的房子多,兩層樓,還帶個庭院,“庭不深而清幽,院不大卻雅緻。院東翠竹幽篁茂密,清影搖風;院南桃李杏爭春,枝繁葉茂”,竺可楨很喜歡這個小院。於是帶着他的四個兒女以及夫人陳汲就住了下來。1940年12月14日,竺可楨和陳汲的女兒竺鬆出生後,傅夢秋索性把二樓整個一層都給竺可楨家人住了。這一住就是6年。
當然也不能白住,竺可楨是照付房租的。但傅夢秋收的房租很低,每月只有50元。並且在後來,遵義物價上漲,其他人的房租不斷漲價,甚至漲了數倍的情況下,他租給竺可楨的房子一分錢都沒有漲。竺可楨也很感動。
在遵義,竺可楨每天起牀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樓上觀測天象氣候,記入日記。然後再戴一頂禮貌,穿着風衣,拿着一根文明棍,走出家門。於是街上的石板路上便傳來一陣有節奏的木棍觸及地面的“篤篤”聲。
遠遠地,大家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就知道老校長走來了。竺可楨平易近人,走在街上,他會很親熱地跟老百姓打招呼。
遵義給浙大一個安身之地,竺可楨給浙大帶來了內涵,浙大給遵義帶來了榮光。這在那個戰亂的歲月,顯得尤爲可貴。這也是浙大歷史上的一段輝煌……
(五)和胡適的世紀之賭,他贏了!
1945年8月的一天凌晨,竺可楨被一陣敲門聲驚醒。他急忙披衣下樓,但見一羣學生衝過來,他們都一臉嘻嘻哈哈的樣子,一下子把竺可楨擡了起來。他們一邊還高呼着:抗戰勝利了!抗戰勝利了!
當時的竺可楨是喜極而泣,淚雨紛飛……
日本人被趕走了,浙大當然也要遷回去了。竺可楨也不得不離開遵義了。1946年5月16日,離別的日子到了。竺可楨同傅夢秋一家依依惜別。爲了表達對傅夢秋的謝意,竺可楨還把跟隨自己多年的相機和一塊坤錶,贈送給了傅夢秋的女兒。
竺可楨帶領浙江大學遷回杭州,繼續爲浙大的未來而努力。是年,他被選爲國際氣象學會氣候學委員,作爲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他還出席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大會。
1948年,中央研究院評選出首屆院士81名,竺可楨以地裡學家和氣象學家的身份名列其中。1949年4月,竺可楨先生婉拒了當時教育部長杭立武讓他去臺島的建議,留了下來。
建國後,竺可楨從浙大調出,出任中科院副院長,繼續地理學和氣象學方面的研究,爲中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在治學方面極爲嚴謹,給自己定下了三條操守,其中有“不盲從附和,一切以理智爲依據”,“不爲強御,只問是非”等,這些都是非常可貴的。
竺可楨先生生活十分低調。1960年代,他主動要求降低工資,並上交了家裡的沙發、地毯,甚至送走了保姆,縮小住房面積,還把自己的鋼琴捐贈給了幼兒園等。他平常儘量不坐車,到75歲時,還以老邁之軀到一里地以外的糧店買米,把幾十斤的米袋扛在肩上,一路走回去。累了,就停下歇歇,接着走……
因爲他的低調,再加上週總理的眷顧,年老的竺可楨在那個年代沒有受到什麼傷害,一直能夠比較正常地研究學問。他非常勤奮,因爲研究氣象的緣故,他數十年如一日,一直堅持寫日記。之前的日記因爲戰亂,在頻繁的遷徙中丟失了,僅從1936年到1974年的日記保留了下來,這38年他寫的日記就達800多萬字!這是什麼概念?僅從字數上,超越了魯迅先生一生的創作量。這些都是珍貴的文獻資料。
另外,他一生還寫了很多學術論文,達300萬字!字數相當於中國四大名著任何三部加起來。你想想看,這要先生要付出多少心血,關鍵他一生有相當一段時間是在當校長,搞教育,做考察,時間有限啊。
竺可楨的成就無疑是輝煌的。當然這跟他的長壽不無關係。1974年2月6日,這天是元宵節,84歲高齡的竺可楨先生用顫抖的手寫下了最後一篇日記;第二天早上,老先生沒有一如既往地早起,而是仍香甜地睡在夢中。只是他再也沒有醒來……
中國科學界,氣象、地理領域裡的一盞明燈終於熄滅了。
然而,竺可楨贏了,他贏了自己的人生,他贏了他的老夥計胡適,贏了他們之間的世紀之賭。胡適先打賭他活不到20歲,後打賭他活不到60歲,結果他成功地活了84歲,傲慢的胡適敗了,而且敗得一塌糊塗。
1950年,胡適在臺灣混,竺可楨過60大壽的時候,他就沒有來,胡適食言了,並沒有在竺可楨的生日宴會上給他磕三個響頭;胡適是在1962年去世的,只活了70歲,沒有竺可楨長壽。因此按約定,竺可楨應該照老胡的屍體屁股上踢一腳,可竺可楨也沒有去臺灣踢他的屁股。死者爲大,再說都是老夥計了,還那麼認真幹啥,呵呵。
不過竺可楨得感激他的老夥計,要不是胡適的胡謅,說他活不長,他還不會主動去鍛鍊身體呢。因此,竺可楨先生的長壽,還有胡適先生的一份功勞呢!
參考資料:《竺可楨傳》《胡適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