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翩躚繪就自然和諧畫卷,汾河太原段水質持續改善
入冬以來,大批候鳥陸續飛抵汾河景區,它們拍打着翅膀,輕盈地在水面嬉鬧,涌動勃勃生機,攝影愛好者紛紛帶上“長槍短炮”,用相機留住候鳥翩躚的麗影,用光影記錄太原生態之美。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我市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汾河出境斷面1月至11月水質綜合指數改善率超過10個百分點。
汾河太原段流域面積約6253平方公里,約佔流域總面積的16%,但承載了全流域約33%的人口、49%的地區生產總值、50%的排水總量。市委、市政府堅決扛牢汾河流域太原段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堅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陸域一體謀劃,堅持治污、調水、清淤、增溼、綠岸一體實施,紮實推進“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全力做好治水興水大文章。
水環境污染問題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控源截污是治水關鍵。去年年底,我市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目前各轄區入河排污口整治階段工作已基本完成。爲實現城區雨污分流,我市對建成區17個雨水分區、47個雨水系統排水管網合流及混接情況進行摸排,分批實施105公里255條道路合流制管網改造工程。至12月初,今年太原建成區實施雨污分流改造的道路達到153條,完工83條,剩餘的道路正在緊張施工中;1589個市政道路雨污水混接節點,完成1447個。
今年,我市對25個市考斷面水質實行監測,監測項目爲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監測頻次爲每週一次。從4月起,對市考斷面月均值水質進行考覈。同時,建立國考、省考、市考斷面水質月通報制度,今年以來,對水質不達標及水質惡化的斷面下達督辦,明確責任主體及整改要求,確保水質的全面達標。汾河流域水質天眼系統建設項目、東暗涵入汾水質提升工程等“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的實施,進一步提升了汾河水質、流域監管水平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警能力。
候鳥棲息,需要的是一個豐富、完整的生態系統,水環境、植被、食物鏈、生境等,缺一不可。可以說,生態好不好,鳥兒說了算。太原治水、治岸等生態修復,可以滿足越來越多的候鳥遷徙需求。目前,汾河景區的鳥類已增加到165種之多,黑鸛、中華秋沙鴨等對水質有“潔癖”的鳥類更是成爲常客,紅嘴鷗也在今年大量“現身實錄”,珍稀鳥類還將持續上新。(任曉明)
來源:太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