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患者擬開放在家隔離 醫揭:近距離共處3hrs也會傳染

國內研擬放寬猴痘輕症確診者在家隔離。(示意圖/達志影像)

國內猴痘確定病例累計達21例,疾病管制署昨天召開專家會議決議,將研擬放寬輕症確診者在家隔離,不需住院治療。皮膚科醫師認爲,居家隔離是可行的做法,但一定要落實隔離,不僅要避免接觸傳染,如果在2公尺近距離相處超過3小時,也可能經由空氣傳染。

爲防範猴痘疫情,皮膚科醫學會昨天臨時召開線上研討會,針對猴痘診斷、處置和全球疫情進行討論。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過去猴痘在非洲主要感染小孩,以空氣傳染爲主,病竈好發在身上和手上,而近年在各國較常發生在成年人,傳播方式包括性接觸和其他接觸,病竈通常出現在接觸的部位。

臺灣去年6月23日起將猴痘列爲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目前累計21例個案。根據現行規定,猴痘患者需住院隔離至結痂脫落,纔可出院返家。由於有患者反映住院時間過長、不合理,疾管署經專家會議決議調整隔離標準,將研擬開放輕症確診者在家隔離。

黃毓惠認爲,由於猴痘有傳染風險,需和他人隔離,但不一定得住院治療,如開放回家隔離,務必和同住家人避免任何形式的接觸。她舉例,如果穿衣服接觸到水泡,就要避免衣服接觸到別人,或是在2到3公尺的距離內相處3小時以上,也可能經由空氣傳播。

黃毓惠指出,多數猴痘患者會出現皮膚病竈合併發燒,依照症狀發生先後,患者可能選擇到皮膚科或感染科就醫;患者的皮膚症狀以水泡爲主,一開始很小顆,會逐漸長大到1公分左右,和傳統的水痘比起來大很多,可能出現在手掌、腳掌,且水泡中間會有一點凹陷,皮膚科醫師臨牀上可依上述特徵加以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