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這個明星教學團隊,竟然是“吵”出來的

極目新聞記者 柯稱

通訊員 謝薇

“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能燎原。”武漢市洪山實驗小學有這樣一支數學“星火團隊”,用智慧的星光點亮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用求知的篝火燃起老師們自我提升的熱情。

該團隊秉持“適性生長、悅己達人、成長成果”的核心理念,通過“起跑、先鋒、領航”三大行動,構建優秀教師發展共同體,進而輻射更廣泛教師羣體。追問團隊迅速成長的原因,團隊負責人、湖北省特級教師張同祥令人意外地說:“可能是我們氛圍好,喜歡‘吵’吧。”

洪山實驗小學有數學“星火團隊”

特級教師歡迎“叫板”

“就像和家裡人相處一樣,平時吵來吵去,其實不是真吵架,而是直抒己見的討論而已。”張同祥笑着解釋,只有在業務討論中忘記年齡、職務、資歷的差別,才能真正碰撞出火花,才能把教研做深做實。

於是,同事們發現,這個團隊頻頻爆發“戰火”——說課意見不同要“開戰”,議課意見不同要“開戰”,研究學生情況觀點不同也要“開戰”,而最激烈的還要數觀課議課之類的活動。老師們說,洪山實驗小學是所年輕的學校,所以團隊八名成員大多是年輕老師,平均年齡32歲。雖然領頭人張同祥是特級教師,還是學校校長,但是他總是鼓勵大家向他“叫板”。

團隊成員在一起討論

比如,2020年團隊開啓“後疫情時代小學雙線混融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大家對於打造線上與線下教學優勢相結合的全新教學模式心裡沒底,感到壓力巨大,不知道該從何處着手。在進行了大量的文獻調研後,團隊開始定期組織研討會,從最初的每月一次,到後來根據需要增加到每週甚至每日的線上碰頭會。

“每一次會議都充滿了思想的碰撞,甚至爲了如何設計課程內容、如何優化線上平臺、如何確保教學質量等問題‘爭’得很激烈。”團隊成員袁雨老師說,此時張同祥就會耐心地聽每一個人說完,再進行引導和總結。

他們還設計了詳細的調查問卷,收集學生和家長對於雙線混融教學的反饋意見,進行大數據分析。最終,經過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團隊不僅成功構建了適合小學階段的雙線混融教學模式,還獲評武漢市優秀課題結題等級。

張同祥和學生在一起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羣人才能走得更遠。”張同祥說,在良好的科研氛圍下,星火團隊已培育出1名區級學科帶頭人,3名教壇新秀,4名教師獲區級數學進取盃賽課一等獎。星星之火正燎原。

一堂課“磨”了11次

“星火團隊”不僅重視科研探索,更在課堂實踐之中星火閃耀。

2021年,團隊核心成員謝薇主任設計了“135N”特色涵養課堂教學研究——“1”指每次數學教研活動圍繞一個核心主題開展;“3”指通過三環相扣的教研流程,確保每次活動的深入與高效;“5”指授課過程需要嚴格遵循五項教學基準(真實情景創設、問題驅動理解、多元活動生成、複雜問題解決、總結反思課堂等);“N”指鼓勵團隊成員在每次活動後都能有N類成果(實踐案例、教學反思、學科論文等)的輸出。目前已完成近6萬字的課堂實錄。

今年暑期,團隊成員嶽夢然老師備戰實驗課《土圭之法》,更體現了團隊對於教學實踐的執着。

老師們一起磨課

這個教學內容不好上,大家一起想辦法,一起跟蹤觀課,一起進行議課。團隊成員不計較時間,一起爲嶽夢然出謀劃策,一起深入研讀2022版數學新課標,在網上搜集各類資料。同時,還主動向科學老師請教實驗中的難點問題。

爲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土圭之法》,嶽夢然和團隊夥伴一起製作實驗器材“土圭”,和學生一起觀察每一個時間點日影不同的變化規律,他們反覆實驗,不斷調整器材的尺寸和角度,以確保實驗的準確性。備課過程中,嶽夢然和團隊夥伴們進行了多達11次的磨課,每一次都力求精益求精。在實驗環節,更是進行了15次的反覆推敲和修改,以確保找到最優化的實驗方法。

《土圭之法》實驗教學

最終,這堂課得到完美展示。嶽夢然通過模擬古人測量日影長度的方法,引導學生一步步探索數學與自然的奧秘,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動手實踐,氣氛熱烈而活躍。

據介紹,“星火團隊”成員們近幾年上了近百節展示課,多人獲得區以上賽課和科研成果。他們不僅在業務上取得了顯著成績,還培養了一批批骨幹老師,由張同祥名師工作坊孵化出了謝薇數學工作坊、陶俊儒數學工作坊,爲學校的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該團隊還走出洪山,多次到武漢市外薄弱學校送教。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