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危機,最受傷的可能是集裝箱船隊

巴以衝突外溢至紅海,全球貿易再次受到威脅。

12月20日,根據全球運輸和物流公司Kuehne+Nagel的報告,已有103艘集裝箱船選擇避開紅海繞行好望角,導致航行時間延長1至2周。該公司預計,未來幾天繞道的集裝箱船數量還會增加。

此外,據媒體報道,對於仍選擇在紅海航行的商船,保險成本本週從船體價值的約0.1%至0.2%躍升至0.5%。一艘價值1億美元的船舶每次航行必須支付約50萬美元保費。

相對而言,油輪和液化石油氣託運商目前的處境比較有利,因爲運力利用率緊張,加上世界另一條主要運河——巴拿馬運河,遭遇持續旱情,大大提高了他們與客戶的議價能力。

但是對於集裝箱船隊來說,處境則十分棘手。全球集裝箱貿易疲軟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了,今年8月,航運巨頭馬士基預測今年全球集裝箱貿易將萎縮4%。

即使現在發生了“紅海危機”,根據投資機構傑富瑞的預測,集裝箱船隊的利用率也只是從77%增至88%,而油輪目前的利用率高達95%。這意味着,即使繞道,其議價能力也不及油輪和液化石油氣託運商。

如果油價也繼續走高,燃料成本將會增加,對集裝箱船隊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了。

稍早前,馬士基公佈了公司第三季度業績,稅前利潤同比驟降94%至6.91億美元,並表示面對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和價格疲軟,該公司將至少裁員1萬人。

馬士基控制着全球約17%的集裝箱貿易,爲沃爾瑪和耐克等衆多大型零售商和消費品公司運輸貨物,被認爲是全球貿易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