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姑、發哥不敵小倩?「鬼新娘」歌比片紅

「鬼新娘」上映滿30週年。圖/摘自Hong Kong Cinemagic

張國榮與王祖賢主演的悽美特效鬼片「倩女幽魂」上映至今滿30週年,臺灣掀起賣座風暴後,港臺片商競拍「女鬼片」,陷入一窩蜂。然而在「倩女幽魂」後第一部搭到熱潮的「鬼新娘」,其實在「倩女幽魂」殺青後一個月、還未正式上映前就開拍,嚴格來說不算是跟風片,卻因上片時機湊巧,在香港的票房甚至比「倩女幽魂」更高。然而臺灣觀衆愛死小倩,「倩女幽魂」在臺灣遠比香港更賣座,「鬼新娘」反倒在臺威力遜色三分。

「鬼新娘」在臺灣的票房反應不如香港。圖/摘自HKMDB

「鬼新娘」由麥當雄監製,和徐克監製的「倩女幽魂」就絕對不會是同樣的風格,不過卡司組合相當吸引人,除了周潤發挑男主角大梁外,還有鐘楚紅、王小鳳、葉德嫺等3位重量級女星搭配。那時的周潤發在華人影壇聲勢如日中天,新藝城已簽下他作爲基本演員,「鬼新娘」是他和麥當雄的公司合約中最後一部片,新藝城雖然通融讓周潤發參與演出,卻必須在一個月內殺青他的戲份,所以動用了黎大煒和黃泰來兩位導演分頭搶拍。周潤發進劇組前纔剛與陳薈蓮完婚,爲免觸黴頭,片名一度改成「龍鳳冤家」,等到要上片時,臺灣已陷入「女鬼熱」,「龍鳳冤家」自然又改回了「鬼新娘」,且爲配合臺灣的國慶大檔,「鬼新娘」在香港反而比臺灣還晚一週上映。

當年的港片在臺灣不但都配成國語放映,連插曲與主題曲都可能另外找人重新打造,而不見得是直接將粵語歌曲翻唱成國語版。「鬼新娘」的臺灣版本即是如此。粵語版由葉德嫺演唱的主題曲「再生夢」充滿一種悽楚、迷離的氣氛,和片子的「人鬼戀」主題還蠻搭;但是國語版主題曲「今夕是何夕」鈕大可作曲、慎芝作詞,如此名家之作,即便只是首纏綿悱惻的情歌,都能將羅曼蒂克的氣氛提升到最高點,所以竟成了整部片在寶島迴響最熱烈的部分,還讓港姐出身、來臺發展數年的曾慶瑜終於走紅。

葉德嫺扮演道姑,也獻唱片中插曲。圖/摘自Hong Kong Cinemagic

葉德嫺唱作俱佳,不但在「鬼新娘」中扮演單戀周潤發多年的道姑表姊,還包辦主題曲與插曲的演唱。有一幕她邊作法邊唱歌,這首「天師捉妖」無論節奏或是曲式風格,都有如「倩女幽魂」中的「道」女性版,葉德嫺的嗓音有種堅毅的氣魄,國語版演唱人選不容易找,也不能由配音員開口唱,最後竟然出現一個奇妙的結果,由駐唱多年、也發過專輯卻反應不理想、叫好不叫座的李麗芬來演出。李麗芬前一年才發了「城市英雄」這張專輯,愛樂者視爲珍寶,銷售數字並不亮眼,她也還在「是否繼續發專輯」的掙扎中,國語版「鬼新娘」片尾字幕並沒打出是她演唱,她卻在之後出唱片受訪時坦言,爲「鬼新娘」唱「天師捉妖」國語版是一次又特別又難忘的經驗。

鐘楚紅在「鬼新娘」扮演溫柔婉約的女鬼。圖/摘自apessimistisneverdisappointed

30年前的臺灣,「光輝的10月」有雙十節、光復節等一連串假期,堪稱暑假之後最多國定假日的期間,也被視爲電影界的強檔,特別這一年的中秋節還在10月7日,「鬼新娘」在臺灣片商眼中的份量當然非同小可。有趣的是,港片最旺的時期,紅星也不停軋戲,自己打自己的情況常發生,「鬼新娘」臺灣上片前一週,同由鐘楚紅主演的「意亂情迷」上檔,儘管劇情不出色、只是套用希區考克「迷魂記」的架構但視覺更加唯美而已,紅姑的美貌依然吸引死忠粉絲上戲院,妙的是王小鳳也在此片扮演反派,一週後「鬼新娘」上映,觀衆難免被「意亂情迷」稍微瓜分,即便如此,賣座仍然從第一天就跑冠軍,還領先同檔的外片,也算是頗爲風光。

鐘楚紅演女鬼自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圖/摘自apessimistisneverdisappointed

比較「鬼新娘」與「倩女幽魂」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現代背景、後者古代,紅姑的古裝不如時裝討喜,「鬼新娘」避過了這個缺點,但古裝的王祖賢出奇悽美絕倫,不食人間煙火,紅姑就少了點令人「驚豔」的感覺。「鬼新娘」特效場面比重明顯不如「倩女幽魂」,除了人鬼戀以外的內容是港式小人物喜劇大雜燴,娛樂效果望塵莫及,在臺灣的賣座不如「倩女幽魂」也是理所當然,且最後男女主角並非圓滿收場,觀衆帶着深深的遺憾走出戲院,也影響了「N刷」的機率。統計全年度的臺灣票房,「倩女幽魂」高居華語片第3名,「鬼新娘」雖然稱霸雙十節熱檔,卻沒有擠進前10名,不像在香港還有打進全年Top 10。儘管賣座沒有開出超級大紅盤,「鬼新娘」在寶島還是稱得上成績不錯,尤其「今夕是何夕」至今仍是經典情歌,影響深遠超過片子本身。

周潤發與鐘楚紅在「鬼新娘」有一段奇幻情緣。圖/摘自Hong Kong Cinemagic

翻攝自民國76年自立晚報

翻攝自民國76年自立晚報

(★「電影時光機」專欄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

六年級影視圈萬年小記者,生活中不能不看電影,不能缺少影集,口味不完全主流又完全不上流,努力在工作中擠出更多時間欣賞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