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全國的“沙白之死”:她有多勇敢,她爸就有多慘

文丨李月亮 七野

每晚八點四十 陪你看世事

最近引發熱議的一件事。

一個叫沙白的43歲上海女子。

貌美、高知、年入百萬。

去過40個國家,精通多門語言。

會跳舞、鋼琴、畫畫、拳擊……

10月24日,她在瑞士,神采奕奕地錄完了人生的最後一個視頻。

然後打車去到安樂死機構,坦然赴死。

結束了豐富又痛苦的一生。

01

李月亮 ☽

沙白出生在典型的上海中產家庭。

父親是上海某高中的特級數學教師,出了很多年高考卷。

家裡拆遷,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有五套房子。

一家人有文化,有錢,也有愛。

父母對沙白的人生沒什麼要求,只要幸福快樂就好。

但沙白從小就極度自律,有主見。

她規定自己寫完作業才能回家。

她會自己安排好什麼時候學鋼琴、學畫畫,然後通知父母找老師。

她學了一口流利的英文,又自學了西班牙語、法語和意大利語。

之後,她去美國、新加坡讀書,工作。

後來回了國,轉行當託福老師,自己創業開工作室。

第一年就賺了180萬。

妥妥一個金字塔尖的精英大女主。

02

李月亮 ☽

事業節節攀升的背後,是健康的步步後退。

沙白20歲時就確診了紅斑狼瘡,之後爆發過7次,一次比一次嚴重。

紅斑狼瘡,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反覆發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這個病沒辦法根治,但現代醫學可以控制、改善病情,讓患者一輩子可以正常生活。

當然,如果想控制得好,就需要患者高度配合治療。

而從醫生的角度來說,沙白是很氣人的患者。

治療紅斑狼瘡需要打激素,打激素會發胖。

但沙白特別在意外貌和身材,“我要麼瘦,要麼死”。

所以吃幾天激素,她就會主動給自己停藥。

什麼時候停,取決於臉什麼時候腫。

還有,紅斑狼瘡患者不能曬太陽。

但是她明確說——

“我就是不聽醫囑,就是曬太陽”。

“如果我因爲得了紅斑狼瘡,一輩子都不能曬太陽,這還是不是人生了?我寧可少活40年,也要充分地享受陽光、海灘,充分享受我這個美好身材給我帶來的各種男性的愛慕……”

她不喜歡蒼白的膚色,她喜歡性感的黑褐色。

然後到處旅行,在海灘上把自己曬得黑黑的,並深感驕傲:

就問你黑不黑?

這個病不能過度勞累。

但是沙白喜歡玩。

她去冰島挪威旅遊,“參加了不知道多少劇烈運動的項目,把整個身體都弄垮了。”

五年前,她的紅斑狼瘡爆發過一次。

她堅決不打激素,被醫生罵得狗血噴頭,還是不打。

最後有醫生無奈之下,給她打了美羅華。

這個藥存在感染風險,是要慎用的。

但是她堅持打了兩針,之後整整五年沒犯紅斑狼瘡。

但是美羅華的副作用接二連三地出現——

肺部嚴重感染、全身皮膚感染、帶狀皰疹……

最嚴重的是腎衰竭,最後發展成了尿毒症。

她從90斤水腫到130斤,“身體裡裝了40斤水”。

她說,身體裡的水是硬的。

晚上睡覺時,背後像有幾塊巨石壓着神經,無法翻身。

拉尿只能在牀上,想跳樓都沒有力氣。

她盼望自己就這麼死了。

但是爸爸的學生卻硬拉着她去醫院透析。

沙白非常討厭透析的過程。

針頭比抽血針粗兩三倍,扎進她的胳膊裡。

半年多的時間裡,紮了整整168針。

透析時,沙白的血壓像坐過山車。

一會高壓,一會低壓。

高壓能掉到僅僅75,讓她生不如死。

因爲身體虛弱,她沒法工作,沒法像從前一樣周遊世界,連去趟蘇州都費勁。

她還吐槽,透析影響了她的“交配權”。

因爲透析需要在手上造蔞,洗澡都不方便,更別說擁有性生活了。

有一次透析了四五個小時後,她實在受不了了。

痛苦地對護士說:我感覺自己被輪姦了。

03

李月亮 ☽

沙白試圖求生過。

這幾個月,她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換腎。

她想用房子作爲交換,找堂妹跟她換腎。

堂妹一開始還答應出來聊聊,最後直接人間蒸發。

沒有親人願意換,那就只能等腎源。

這就更難。

中國每年有150萬人要換腎,但只有1%的人能換,還不知道得等多少年。

而且沙白說,她的病已經不是換腎就能治好的了。

這次紅斑狼瘡爆發,她的肝臟、心臟、骨密度,都被攻擊到五六十歲甚至七八十歲的程度。

當身體器官一個個地衰竭,就算費盡力氣換了腎,又能咋地呢?

04

李月亮 ☽

沙白覺得,她只有最後一條路可走了。

就是去瑞士安樂死。

其實二十年前,她剛得紅斑狼瘡的時候,就已經想過這個結果。

她並不害怕,反而覺得這是一個“美妙之旅”。

在決定安樂死之前,她考慮了幾個問題。

第一,“我對死亡是什麼看法?”

沙白愛讀哲學書,對死亡也看得很開。

她說,死亡是完整人生的一部分。

一個人的出生值得慶幸,因爲生可以讓我們體驗這個世界的美妙。

而死亡也值得慶賀,因爲死可以讓我們得以解脫痛苦。

“永生反而比死亡更可怕。因爲死亡是解決某些痛苦的唯一出路,永生代表你永遠無法逃脫一些難以忍受的痛苦。”

所以她希望親朋好友也能接受她的死亡。

開一瓶香檳,開開心心地接受她離開人世。

第二,“我的一生有遺憾嗎?”

沙白的回答是:我度過了極好的一生。

她回想自己短暫的一生,感覺非常精彩。

瀏覽了世界的豐盛美好,吸引了很多很多的愛。

男人的愛、女人的愛、老師的愛。

同事的愛、老闆的愛、陌生人的愛……

她總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她說,我不看人生的長度,也不看寬度。

我要看從出生到現在的整個狀態,是不是我最想要的。

那我很自豪地說,我重活一遍也不會比現在更好。

第三,“我不在乎那些愛我的人了嗎?”

沙白跟爸爸的感情非常好。

爸爸從小就寵愛她,一直寵到現在。

所以就算對女兒萬般不捨,但還是尊重她安樂死的選擇。

而沙白跟媽媽的關係,就差很多。

以前她們的關係甚至要超過很多母女。

但從生病開始,媽媽的態度急轉直下。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沙白消極治療而生的惱恨)

剛開始吃激素藥的時候,沙白渾身浮腫着回家。

媽媽見到她的第一句話竟然是:

“你知道你生這個病給我帶來多少麻煩嗎?”

沙白在醫院病牀上失禁的兩個多月,媽媽一次都沒來醫院看過她。

理由是不會打車。

沙白慢慢心寒了。

所以對媽媽的態度是:我就TM不管了。

對於爸爸,沙白表示自己很不捨,但無能爲力。

她現在的身體狀況已經太差了,沒有精力考慮別人。

只要喝了超過一瓶水,在透析時就會非常痛苦。

上海夏天40度的天氣,她渾身發冷,開着電熱毯睡覺。

還會像羊癲瘋一樣抽搐。

痛苦得簡直度日如年,恨不得明天就能去死。

她也覺得,自己安樂死不完全是自私的決定,也是爲了減輕爸爸的負擔。

爸爸今年已經78歲,媽媽還是鼻咽癌患者。

他照顧自己和媽媽很辛苦。

如果自己離開了,爸爸也能安度晚年。

從申請安樂死,到前往瑞士,沙白都很平靜,甚至有些喜悅。

經常看日曆算日子,“比過年還期待”。

安樂死機構的醫生提醒沙白,人是有求生欲的。

也有申請了安樂死又“臨陣逃脫”的人。

但沙白沒有半點反悔的想法。

她帶了三樣東西,決然赴死:

朋友送的吊墜、一本關於她的書、爸爸送的圍巾。

安樂死之前,她和爸爸拍了最後一個視頻。

05

李月亮 ☽

怎麼評價沙白的做法?

我覺得必須從兩個視角來看——

20歲的她,和43歲的她。

我理解並尊重43歲的她。

但強烈反對20歲的她。

先說43歲的沙白——

她已經是嚴重的尿毒症,其他器官也漸漸衰竭。

生命質量已經很差,而且可以預見未來會更差。

所以她不想在這個世界苟且。

坦然赴死。

如果這生命太過痛苦,不如把它還給宇宙。

這種對死亡的達觀,超出了很多平常人。

因爲在我們的文化裡,最基本的認知就是“生命最可貴”。

五千年前,堯問舜:“天下孰最貴?”

舜說:“生最貴”。

生最貴。

所以世人“樂生惡死”,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死亡是每個人的終點,是最硬性的天規,無人可違。

既然無法違抗,不如坦然面對。

在死之將至時,能豁達從容地走,也是難得的超逸與灑脫。

06

李月亮 ☽

然後我們再回看20歲的沙白。

其實那時如果她好好配合醫生,病情是不會惡化到今天的。

這幾天有很多醫生和網友都在講,紅斑狼瘡可控。

但是沙白偏偏就是不想活得受限。

她要美,要愛情,要自由,要體驗生命的豐盛……

所以一步步走到今天。

當然,如果純粹只看她自己,這也無可厚非。

有人想小心翼翼活到80歲。

有人想恣意灑脫活到40歲。

都是個人選擇,他人無權評說。

但是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思考另一個問題:

人可不可以只爲自己活?

如果你選擇恣意綻放過一生的前提,是至親揹負巨痛,你還應不應該這樣活?

在沙白的故事裡,最痛的其實她的父親。

這個78歲的老人,非常寵愛女兒,竭力給她最好的生活。

“女兒是爸爸的一切”,他到現在還這樣說。

但是這個他深愛的女兒,執意結束自己的生命。

他還不得不去瑞士陪她最後一程。

何等悲痛,可想而知。

他在最後的幾天裡,反覆表達對女兒的愛。

他多次艱難開口,試圖挽回女兒。

沙白說感覺這兩天狀態稍好些,他就很小聲地懇求:

“哎呀,那就再堅持一年?”

“再陪爸爸一年好不好?”

但是女兒撒着嬌回答:

“我不要,我不要堅持。”

他只能一個人對着天空說:

“我想念我的女兒,我愛我的女兒,你在我也愛你,不在也愛你。永遠愛你。”

送最愛的女兒去安樂死,想必是這世上最痛苦的成全。

沙白也是心疼的。

但她並不覺得自己虧欠爸爸。

她的思想比較西化,認爲父母子女之間,沒有孝順感恩之說:

“我的字典裡沒有孝順這個詞,父女之間是共同成長的關係。他不欠我的,我也不欠他的。”

“有些父母生下孩子,是因爲他們自己空虛寂寞,含辛茹苦也是你自己的選擇。”

說得頭頭是道,但其實無法自圓其說。

的確,生下孩子是父母自己的選擇。

有些父母也確實很糟糕,生而不愛,不養,不教。

但是沙白小姐,你的爸爸不是那種啊。

他給了你極致的寵愛,富裕的生活,良好的養育,這才讓你有了豐盛美好的一生啊。

對這樣的爸爸,你不該心存感恩嗎?

不該顧念一下他的感受嗎?

你可以選擇高質量的生活,盡情活出你的精彩。

但是如果這精彩的副作用,是爸爸的巨大痛苦,還當如此選擇嗎?

這無關孝順,這是人和人之間最基本的情義。

是“爸爸如此愛我,給我那麼多,我自然也要爲他考慮,儘量做好我自己,不使他痛苦”的基本道義。

如果自己盡力了,還是走到了絕境,那是無可奈何。

但是在20歲得紅斑狼瘡的時候,明明可以好好吃藥,控制病情。

卻因爲“這樣的生活不符合我的預期,我就是要美”,而執意不遵醫囑。

明知道會出問題,還是不吃激素,去曬太陽,去體驗劇烈的運動項目……

最後把身體徹底搞垮。

自己去死,一了百了。

徒留爸爸在人間痛苦。

這真的是合理正確值得推崇的選擇嗎?

如果父親對女兒盡職盡責,那女兒應不應該去承擔對父親的責任?

我不敢妄下結論。

只能說如果是我,我會考慮父母的感受。

會盡力避免父母因爲我的選擇,而陷入巨大痛苦。

如果有一個命題,是“我來承受變胖變醜的痛苦”,還是“讓風燭殘年的爸爸承受失去女兒的痛苦”。

我理當選擇前者。

如果努力過後還是被命運打翻,使他們痛苦。

我會感到愧疚,滿懷歉意。

我說不出“我不欠你”這樣的話。

人的確應該追求自由,活出自我。

但是盧梭早就說過——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再怎麼自由的生命,也總要揹負種種枷鎖——情義,良知,責任……

沒有一個人能夠徹徹底底地爲自己而活。

也沒有人應該拋開一切只顧自己開心自己爽。

那些完全以自我爲中心、隨心所欲的自由,看似是高級是文明,實則是自私是野蠻。

不值得歌頌。

如果你也認同,還請點亮【贊】+【在看】。

──── 全文完 ────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氣作家,微信公衆號【李月亮】每日解讀熱點,透析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讀者成長。新書《活得清醒》噹噹網熱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