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無法接受的現實:教育分流的本質,就是要把窮人家的孩子轉到體力勞動崗位

爲什麼你一邊感覺大學生找工作困難,人多到沒地方去;另一邊又看見不斷的在催生,四處都覺得缺人。生下來的孩子,未來真的會有工作嗎?

這裡涉及到一個非常麻煩的“錯配”問題。而且和大衆的認知甚至是價值觀都完全不同。

簡單說你的價值觀裡,認爲農村的孩子,多數應該怎樣走進城市?

多數人的回答都是考上大學,學習一個專業,然後再從事一份體面的,非體力勞動的工作。比如法律就很好啊。這些年我們國家擴招的重點就在法學院。就連傳統的理工類甚至是師範類學校,都在不斷的擴招法律類專業。

那麼畢業了有工作嗎?

當然沒有啊。法學類綜合就業最差。因爲根本沒有那麼多的需求,供應卻特別多。

那麼缺人嗎?

非常缺。大家可以看下圖一民政部門的測算。我國光基層護工缺口就有1000多萬。護工收入並不低啊,而且大多數人都需要護工幫助,是人就會老。各地都在抱怨請不大護工,護工太貴。尤其是現在那麼多獨生子女,誰家照顧老人不想請個護工幫忙呢?

你發現矛盾了嗎?

是高等教育供給太多,但是市場需求太少,導致基層勞動非常的缺人。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往往不願意再接受“低級”的技能培訓。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就是不斷的考公,然後去“臨時”性的送外賣,而不是跑到職業技術學校上兩三年課程,再去做個基層的體力勞動者。

這裡面還涉及到一個和大衆認知完全相違背的價值觀問題。我國民衆普遍認爲工作崗位是通過考試成績,“公平分配”的。但是現實中從事體力勞動的前提就是一個人的父母沒錢。社會上多數的崗位其實都是根據人的家庭條件去分配的。

大家沒辦法接受這個現實,所以自然而然就無法去給大衆科普教育分流本質就是要將大部分經濟條件不好的家長生育的孩子轉到體力勞動崗位的結果。

如果這個現實都講不清楚,那麼後續自然大家就沒辦法理解這套分流方案了。

現階段更多是“四不像”。比如現在大學裡在開所謂家政學的專業,課程花裡胡哨,最後授予法學學位。但是畢業生多數都不是去做家政,因爲根本沒有這樣的管家崗位給沒工作經驗的年輕人。就是給他們個法學學位,讓他們可以考公。

都是在教育上給大家餅畫得很大,但是社會根本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