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勇士與戰爭的距離

(圖/路透)

民間全民防衛組織「黑熊學院」院長沈伯洋指出,要讓全臺人民培養「抗敵意識」,主要目標要讓民衆瞭解戰爭、知曉戰爭、應對戰爭等,進而開設軍事課程強化自保能力,最後期待學員擔綱軍事戰爭中的專職角色,能在戰時保護自我且避免干擾社會內部、正規軍隊以及政府整體運作。這與世界各國在「現代戰爭」的專業觀點恐怕大相逕庭,反而呈現一種政治正確的「熱戰兵推」。這種宣揚「抗敵意識」的操作,無異於哈瑪斯激進組織,保衛人民無能,反而只會讓人民陷於戰爭水火。

黑熊學院服膺抗中保臺的政治正確,進行鼓吹戰爭的兩岸兵推衆所皆知,但缺乏了側重軍事武力的現代戰爭,一味偏向激化意識形態的中國對抗;當總統蔡英文邀請沈伯洋到民進黨發表演說,表示認同理念且指示由內政部作爲窗口,看似政府機關與民間組織的「官民合作」,卻以政治正確將中國視爲「唯一敵人」。

黑熊學院創立號稱推廣「全民防衛」,對比「現代戰爭」概念根本判若雲泥,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捐助6億資金給「黑熊學院」,喊出3年訓練300萬名「黑熊勇士」,彷彿義和團轉世投胎,卻被總體戰力、軍人掛帥、後勤民防戳破在「抗中保臺」背後的政治正確仍陰魂不散。

黑熊學院在「全民防衛」上沒有定位是要訓練運用國防科技協助作戰的「民兵」,還是提供戊守的「民防」?無法嫁接國軍單位來做戰力加陳,一味倡導提升民間的「社會韌性」,顯然已將戰爭置入「理想主義」;民進黨與黑熊學院表示要爲臺灣培養國安人才,卻不是在國軍單位紮根,如果單靠政黨民間附隨組織,如何真正發揮現代戰爭所需要的總體戰力。

黑熊學院究竟是「志工單位」、「倡議團體」還是「民防組織」?抑或偏向「壯闊臺灣」的智庫型態?未來是否會朝「國土防衛部隊」的目標邁進?這類號稱民間發起定位不明的武裝團體恐怕難有嚇阻效應;在任務的轉型上能夠配合軍方後勤單位纔是根本,也應超出個人、地域及黨派關係,而非打着抗中保臺的政治正確,而讓各種後勤民防陷入多頭馬車難以調度。

當蔡政府在2024總統大選前夕推出一系列的「戰爭活動」,「黑熊學院」企圖以「第二軍隊」異於國家化的編制越俎代庖,加上「全民動員法」以及「警察軍隊化」等短線炒作,與其另編新軍、動員、戰術不如針對國防政策的現代化上通盤檢討,遑論灌輸平民百姓浪漫想像而隱匿悲慘現實的殘酷戰爭。(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